當代貴州全媒體綜合整理
11月23日,2016年全省第三次項目建設暨易地扶貧搬遷現場觀摩督查會啟動,這是“十三五”以來第3次,也是全省第17次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會。由省領導率隊的8個觀摩督查組分赴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畢節市、銅仁市、黔東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進行現場觀摩檢查。
11月24日,2016年貴州省第三次項目建設暨易地扶貧搬遷現場觀摩督查總結會在惠水縣召開。會議指出,貴州自2015年12月打響易地扶貧搬遷“當頭炮”以來,全省上下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重中之重來抓,聚焦脫貧目標和關鍵環節精準發力,不斷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實現了“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的良好開局。
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爾指出,貴州要以惠水縣為試點打造易地扶貧搬遷樣板,探索可復制的經驗進行推廣,同時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力度,在搬遷目的、搬遷對象、安置建設、后續保障、責任擔當等方面做到更加精準落實,并圍繞“怎么搬”和“搬出后怎么辦”兩個問題,堅持以集中安置為主,結合工業化和山地旅游、山地特色農業、山地新型城鎮化發展,要讓安置點靠近城鎮、靠近園區、靠近景區,精準聚焦易地扶貧搬遷這塊“硬骨頭”,統籌搬出地和遷入地資源造福群眾,注重解決好搬遷農戶的就學就業就醫問題,切實做到搬得出、穩得住、有保障、能致富。
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孫志剛強調,貴州的易地扶貧搬遷圍繞對象識別、安置方式、住房建設、生計保障和后續發展“四個三”要求全面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抓得緊抓得實,成效越來越明顯,促進了貧困人口脫貧、加快了新型城鎮化發展、帶動了關聯產業發展、創造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增強了干部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易地扶貧搬遷要繼續堅持以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重點,盤活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地”資源,合理選擇好安置點,根據規劃建好安置房,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培訓,為搬遷戶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引導其適應城鎮發展,提高易地扶貧搬遷的效果。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時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扶貧攻堅與“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明確提出要因地制宜研究實施易地搬遷一批等“四個一批”扶貧攻堅行動計劃。一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大扶貧攻堅戰的重中之重和首要戰役來安排部署,做到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安居與樂業并重、搬遷與脫貧并進,扎實推進新一輪脫貧攻堅工作。
截至2015年,貴州已累計實施易地扶貧搬遷62萬人。貴州省政府出臺的《關于深入推進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意見》明確,“十三五”時期,貴州將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13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其中,2016年實施搬遷34.5萬人,2017-2018年每年實施搬遷40萬人,2019年實施搬遷15.5萬人。(責任編輯/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