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茂彪
2014年以來,務川自治縣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在依法行政、強化紀檢監察的同時,完善系列制度,全方位規范各項工作,探索出“強投入求困境突破、強規劃求優勢凸顯、強規范求發展提速、強對接求基礎夯實、強招商求八方助力、強落實求形象重塑”的“六強六求”和“十大規范”等工作思路,有效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提速增效。
今年上半年,務川在全省47個非經濟強縣中排名25位,其中3項指標排名全省第一,5項指標排全省前十,10項部門工作在全省、遵義市考核中名列前茅。尤其是“2016年遵義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點”這一殊榮,更是對務川推進依法行政,打造廉潔高效型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有力佐證。
狠抓調查研究
實現決策科學化
規范政府議事決策規則。從依法行政、勤政廉政、效能建設等12個方面,進一步完善《務川自治縣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強化民主決策、公眾參與、調查研究、專家咨詢等決策環節;加入風險評估、跟蹤評估、責任終身追究、行政裁量權等制度;針對行政不規范、違規違紀行為多、執行力差等現實問題,嚴格糾錯問責、履職盡責、督促檢查等方面的規定,從源頭上為推動決策科學化、行政規范化、履職高效化提供遵循和依據。
規范項目決策和管理。研究制定《務川自治縣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等22個項目管理制度,強化全過程跟蹤審計,確保規范合法;采取社會效益評估、中介評估、風險評估、跟蹤評估等方法,力求做到效益最大化;縣財政每年預算3000萬元設立項目前期工作專項基金,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一系列措施解決了項目推進過程中不規范、不透明問題,促進了項目建設陽光公開、廉潔高效。
規范規劃編制和執行。啟動全行業、全領域規劃編制和完善工作,投入3000多萬元資金,僅用一年時間就完成了產業、城鄉、土地使用、基礎設施等領域近50個具體規劃。新增各類規劃執法力量89人,開展規模空前的“兩違”整治和城鄉規劃執法整治,拆除違法建筑35萬平方米,全面取締非法砂石料場,整治多家違反各類規劃的生產企業,有效維護了規劃的嚴肅性,促進產業發展、城鄉建設更加有序、高效。
規范與效率并重
實現行政規范化
規范國有資產管理。動員全縣力量,組建工作專班,強化城鄉規劃、土地、林業等執法和清理,共接收1124幢房產、232宗土地、193間門面、5家酒店以及其他各類資產,國有資產價值從10億元躍升到50億元。同步開展土地收儲,實現從零到5000畝的突破。以雄厚的國有資產為依托,因勢利導組建集融資經營為一體的洪投公司,2015年至今共申貸審批通過資金63億元、到位30億元,為全縣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力的資金保障,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高效運用。
規范公共資源交易。2015年4月,成立縣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出臺20個內部管理制度,對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等交易行為進行集中規范管理。截至今年10月底,共完成項目交易699宗,成交金額8.79億元,節約資金9185.1萬元,節約率9.5%。有效規范了交易行為,提高了交易效率,堵塞了權力尋租的空間,鏟除了滋生腐敗的溫床。
規范公共財政管理。2015年3月組建縣財評中心,對各類項目進行造價評審把控。截至今年10月底,接審金額37.89億元,審減金額4.31億元,綜合審減率11.35%,節省資金相當于2015年本級收入的105.02%。實行直接支付,切斷部門和第三方利益鏈條,阻塞資金漏洞,杜絕部門私藏“小金庫”行為,2015年3月以來節約財政資金5000萬元以上。嚴肅財經紀律,出臺《嚴肅財經紀律規范財務管理規定》,嚴厲打擊違反財經紀律行為,目前共查處違反規定10人,追回資金16.66萬元。
規范檔案文書管理。2015年以前,全縣有32個部門10年以上未向縣檔案局移交檔案,很多重大決策、征地拆遷、招商引資資料無檔可查、無據可依,大量矛盾糾紛相繼產生。對此,務川完善檔案管理制度,投入160萬元資金新建方志館,完善設施設備,指派150多名專人開展檔案清理工作,縣檔案局接收移交檔案7706盒、312958件。檔案文書的規范管理,為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工作陽光高效開展提供了客觀依據和支撐,是“對歷史負責”的必然選擇和務實舉措。2015年,務川檔案工作考核排名全省第二位、遵義市第一位,縣檔案局獲“全省檔案工作先進集體”表彰。
理順職能職責
實現用權陽光化
規范機構編制、人事和職能管理。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繼續優化機構設置,因地制宜整合國土、建設、城管、交通、環保基層延伸職能,提高行政效能。加強人事管理,著力在政策上管人、環境上留人、待遇上引人、潛力上育人,今年上半年吸引各類優秀人才83人,是2015年的2倍。強化部門履職,以“三定”方案為依據,強化部門職責33項,調整職責21項,規范職責3項;充實城鄉規劃、城管、土地、林業等執法隊伍,扭轉了職能缺位、履職缺位的局面。
規范監察和審計工作。牢牢抓住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堅定不移支持紀檢監察部門“三轉”,緊抓“四風”督查,狠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2015年以來,開展各類督促檢查11次,發現問題32起,查處90人。以財政資金使用為主線,以財政預算執行、固投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為重點,切實強化專項清理工作和審計監督力度,從根本上規范了經濟管理行為,防控了廉政風險。
規范考核、督查和問責工作。實行“三按月一召回”“末位淘汰”等10項干部管理制度,2015年以來共約談干部25人,“回爐淬火”12人。完善考核考評方案,以省、市、縣政府工作報告、重大決策部署為重點,結合鄉鎮、部門工作實際區別化制定考核方案,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加大督查力度,組建“兩辦”、發改、監察四支督查隊伍,對項目建設情況開展督查;借鑒省委、省政府增比進位、項目觀摩的工作方法,每季度開展一次全縣項目觀摩和鄉鎮排位,營造比學趕超氛圍;與時俱進搭建系列微信工作群,對項目建設中存在問題及時曝光,真正做到“白天查、晚上查,平時查、假日查,天晴落雨查、夜半三更查”。加大問責力度,今年上半年,縣委、縣政府對項目推進落實不力的,誡勉談話3人、通報批評4人,36個單位因主體責任未落實被問責。
務川“十大規范”的有力推行,化解了系列矛盾、打破了發展枷鎖、夯實了發展基礎、釋放了發展潛能,助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快車道”。經濟發展提速增效,2016年上半年增比進位排名取得歷史性突破,易地扶貧搬遷“311”行動計劃、“特惠貸”等措施高效落實。發展基礎逐步夯實,2016年上半年全縣融資到位資金16億元,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15億元;形成了以3個省級、8個市級、4個縣級農業園區,及“一園兩區三創”工業園區的平臺體系,農業、工業發展架構優化升級。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兩年來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2000余起,清退5家實力弱小、不講誠信的企業,理順20多個推進遲緩的項目;消化生態移民、征拆安置、國有企業改制等30余個歷史遺留信訪案件,2015年“雙提升”工作群眾安全感滿意率獲全省第五名。整體形象成功重塑,今年上半年承辦了全省一季度扶貧項目現場觀摩會、全省國有企業落實大扶貧戰略行動現場推進會、全省電子政務觀摩交流推進會等10多個大型會議;打造了一批樣板工程;建成西南唯一的雜交構樹組培中心,全國最大的仡佬民族文化農文旅一體化示范點,全省規模最大的電商產業園,全省規劃最早、規模最大、行動最快、落實最好的千戶移民集中安置點,全省最大的民營醫院。
“十大規范”的施行,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2015年以來,務川自治縣在依法行政、規范管理、權力監督等方面,出臺了70多項制度,不斷推動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打造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潔政府,推動經濟社會步入法治軌道夯實了基礎。(作者系務川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