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巨星+范晶晶+趙建光
一、引言
物聯網工程專業涉及計算機、通信、電子、控制、電氣及自動化多門學科,其課程設置、培養目標也處于研究階段。特別是在多學科環境下開展實踐教學將是專業研究的重點。目前,華中科技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等開設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學校也正在開展物聯網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建設方面的研究。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的物聯網工程專業是國家首批批準的本科專業,通過多年的教學已積累了大量經驗,基本的教學與實驗條件也較完善,是進行實踐教學改革創新的最佳時期。
二、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1)作為一個為建設智慧城市培養創新性工程技術人才的本科專業,其與傳統的專業存在著眾多的差異。它沒有成熟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經驗可借鑒,項目旨在建設適合區域學生層次,符合師資條件,富有專業特色的物聯網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通過綜合性實踐教學平臺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提高專業人才素質,培養高水平工程技術人才奠定基礎。
由于物聯網的研究內容比較寬泛而且涉及多學科的融合,也是下一代互聯網(“互聯網+”)所需的學科專業。未來對各高新技術行業人才的需求將非常大,同時此專業的技術也與學校的其他專業存在密切的關系(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可以更好地突出物聯網工程專業的行業特色,滿足市場需求和具有更寬的就業面,培養出國家急需的人才。
(2)具體研究內容、研究目標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物聯網工程專業需要根據現有學科基礎、課程設置以及培養方案,結合實驗室的條件、校內外實習、實訓開展的情況及校內外教師的教科研情況,研究實踐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
通過分析物聯網工程專業國內外實踐教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形成行之有效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為理念的集實踐主體、實踐評價機制、實踐理念、實踐層次、實踐過程為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并分析實施該實踐體系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著眼于人才需求和自身的辦學優勢,在體現國內物聯網工程專業共同特點的基礎上,突出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的特色,培養出“互聯網+”背景下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夯實硬件是開展物聯網實驗教學與研究的基礎。由于物聯網專業是新開設的專業,沒有一個成熟的方案和經驗可供借鑒,各個高校都在探索課程如何設置、實驗室如何建設、實踐教學如何改革。物聯網是電子、計算機、通信等多個學科交叉的專業,是應用性很強的高新技術專業,因此建設基于CDIO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實踐教學的創新,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
(4)實現多學科技術之間的有機結合,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使之貫穿物聯網感知層、傳輸層、支撐層和應用層整個知識和技能體系的教學過程中。
三、結語
項目的成功實施既充分體現了對相關專業的繼承和拓展,又強化了實踐訓練,突出了能力培養,對專業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同時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相關專業建設提供了參考。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原則,實現實踐教學案例化。在案例教學中,采用“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方法,以來自行業的一組工業案例為載體,以教學工廠型實訓基地為平臺,使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職業素養與實際應用環境相結合,從而達到工作過程與教學過程的融合。按照案例的工作過程進行學習與訓練,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忠寶.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1(10).
[2]陳興文,杜元虎,白日霞,等. 本科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 教書育人, 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