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普雷
近年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優化了地方金融服務體系,有效滿足了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以及“三農”方面的融資需求,較好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在快速發展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業務品種單一、經營理念落后、內生發展動力不足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應發揮好自身決策鏈條短的優勢,不斷完善治理結構和內控管理,增強創新服務能力,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黑龍江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基本情況
截至2016年末,黑龍江省共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115家(不含資金互助社),其中城市商業銀行2家,農村商業銀行22家,農村信用社65家,村鎮銀行22家。人民幣資產總額12606.9億元,人民幣負債總額11655.1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4.3%和14.7%。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068.9億元,占全省各項存款余額的31.6%;較上年增長735.4億元,增長2%。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640.4億元,占全省各項貸款余額的20.1%;較上年增長431.1億元,增長13.4%。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4.32%,較上年下降0.6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8%。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是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主體。
多年來,黑龍江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根植龍江沃土,充分發揮自身經營靈活、決策鏈短的優勢,積極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融資支持,創新推出應收賬款質押、產業鏈融資、“兩權”抵押、畜禽活體抵押、大型農機具和農業生產設施抵押等融資服務模式,有效支持了全省小微企業、各類農戶、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在豐富地方金融市場產品、推動金融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支持創新創業、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已經成為全省金融體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16年末,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本外幣所得稅余額325903.41萬元,占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所得稅余額的62%;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本外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24.1億元,占全省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的25.4%;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1347.6億元,占全省涉農貸款余額的16.9%。
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業務品種單一,市場覆蓋面較窄。目前,黑龍江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業務仍以傳統業務為主,收入主要來源于存貸利差,中間業務收入較少。2016年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本外幣中間業務收入32.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11.9%,低于全省銀行業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在利率市場化以及多次降息背景下,銀行存貸款利差逐漸收窄,傳統業務盈利空間逐漸縮小,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業務范圍有待拓寬。同時,受限于資金實力、創新研發能力、人員結構以及當地金融配套措施等因素,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能力較弱,難以提供部分新型信貸業務以及網上銀行、信用卡等金融服務,制約其進一步拓寬信貸市場。
經營理念落后,內部管理不完善。一是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以農信社為例,大部分農信社的股權較為分散,90%以上為中小股東,股權結構不合理,股東參與公司治理的積極性不高,難以對管理層形成有效制衡。另外,監事會職責定位不清,履職乏力,監督作用發揮不充分,“三會”(董事會或理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相互制約機制發揮不理想。二是經營理念落后。與全國性商業銀行相比,大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業務長期局限在注冊地一隅,沒有長期的發展目標和遠景規劃,業務拓展和開拓創新意識不強,不利于機構的長遠發展。三是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與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以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規章缺乏全面性、系統性、科學性,對一些業務經營存在監控盲區,有些規章制度已不適用業務發展需要,需重新修訂,在新業務開發推廣或新的管理模式推行時,沒有及時制定相應配套的規章制度,尚未建立靈活有效的營銷激勵機制。四是人才隊伍建設滯后。與其他金融機構比,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尤其是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高層次、創新型、復合型金融人才匱乏,致使對市場的整體規劃定位和前瞻性不夠,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方式創新研發能力不足、服務能力不足,在市場競爭中仍處于劣勢。
利率定價機制不完善,定價缺乏科學合理性。一是缺乏科學合理的存款利率定價方法。目前,黑龍江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尤其是農村金融機構大多采取基準利率加減點的方式確定存款利率,缺乏科學合理的定價流程及定價公式。利率市場化后,由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對客戶存款的競爭力相對較弱,大多采取提高存款利率定價和提高同業負債占比以支持業務發展,因此資金成本不斷上升。二是貸款利率機制僵化。在缺乏科學的利率定價體系的條件下,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尤其是農村信用社)存貸款定價機制建立的前提,是過多地重視自身經濟效益和利潤目標的實現,對市場資金供需、本地農戶經濟收入狀況和企業盈利水平等指標考慮不充分,在貸款定價過程中偏離定價程序和準則,導致貸款利率水平整體偏高。2016年,全省貸款加權平均利率6.1%,而地方法人類金融機構則是8.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7個百分點。三是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風險定價手段精細化水平還需進一步提升。目前,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主要采用信用評級與利率上浮幅度對照表的方式,在信用評級結果與利率浮動幅度之間建立映射關系,并依此對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進行差別化定價。由于貸款定價相關數據的不完善或缺失,導致無法準確計量客戶違約概率、違約損失率等風險參數和體現最低風險報酬率要求,貸款利率風險定價很難做到定量層面,以風險為導向的精細化定價水平有待提高。
市場競爭不充分,內生發展動力不足。黑龍江省作為欠發達地區,市場競爭不夠充分的問題也同樣反映在金融領域。一是由于直接融資市場份額非常低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法人金融機構貸款仍然是中小企業融資最主要的來源。在當前金融資源處于相對壟斷的情況下,銀行和企業的市場地位難以對等。二是對于縣域經濟和農村經濟,銀行間競爭僅僅停留在淺表層面,對成熟優質客戶競爭過度和對市場開發深度不足的矛盾長期存在。
對策建議
創新拓展業務領域。一是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應充分利用決策鏈條較短的優勢,根據地方經濟的特點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完善信貸管理機制,拓寬信貸業務的深度和廣度。二是加強與政府部門溝通協調,配合政府部門實施好財政補貼、貼息、獎勵、稅收減免以及建立貸款風險分散和補償機制等政策措施,依托優惠政策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支持重點領域或創新貸款投放。三是加快業務轉型升級,積極發展表外業務,開展支付結算類中間業務和代理類中間業務,包括匯票、支票、同城或異地結算、代發工資、托管、代保管等業務。開辦交易類中間業務、管理咨詢業務,積極爭取發債承銷、投行等業務資質。通過提升中間業務收入比重,進一步緩解由于息差減少導致的收益波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強內部治理和內控管理。一是完善公司治理機制,通過不斷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等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充分發揮“三會”作用,逐步建立起相互制衡、相互監督的現代銀行制度體系。二是緊跟金融市場變革前沿和演變趨勢,學習借鑒國有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進一步拓寬視野,增強開拓創新意識,樹立長遠發展理念。三是提高對內控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不斷健全財務監測、經濟責任控制、業務激勵機制及相互監督機制,逐步建立起全面、系統、科學的內控制度體系。四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制定實施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規劃,引進培養適合業務需要的高層次、創新型、復合型金融人才隊伍,增強創新服務能力。
完善存貸款利率定價機制。一是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應兼顧社會效益和自身效益,合理確定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涉農法人金融機構應以服務“三農”為宗旨,在貸款定價上充分考慮農戶的利益,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利率。二是對貸款分別設置不同的指標體系,注重貸款人的信譽、貸款方式、貸款期限等指標,如對長期守信用的黃金客戶在同類貸款利率指標的基礎上給予適當下浮。三是盡量對各種定價指標進行具體量化,根據各種指標所起的作用不同,對利潤最大化和防范貸款風險的影響程度不同設置不同的權重,最后運用貸款定價方法計算出具體的利率水平。四是應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找到一個既有利于社會也有利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自身發展的平衡點,實現自身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