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斌
摘要:對于電力系統而言,配電作為主要組成部分,是電能發電和變電、送電以及配電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供電部門、用戶兩者之間的重要連接紐帶,保證配電網安全和穩定的運行至關重要。對此文章在RFID技術基礎上,對智能配電巡檢系統進行詳細研究,意在保證配電設備的正常工作。
關鍵詞:RFID技術 智能配電巡檢系統 RFID巡檢系統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12-0119-01
巡檢系統時實現配電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在此工作中,巡檢人員可以對配電設備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及時了解,在巡檢過程中盡早發現潛在危害,從而對其進行提早預防。而在原有配電巡檢中,經常會受到效率低和巡檢人員工作不到位等問題的影響,導致巡檢工作難以順利進行。而RFID技術因具有操控簡單、靈活性較強等優勢,而被廣泛應用,這項技術可以根據配電系統自身情況,更好完成配電巡檢工作,促使配電巡檢系統實現智能化的目的,從而推動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1 對RFID技術的分析
RFID系統又稱為射頻識別系統,采用非接觸性方式,實現對數據目標的讀寫和交換等工作,常規RFID系統主要由硬件、軟件兩個部分組成。其中硬件部分包含讀寫器、電子標簽等;軟件部分(主機系統)包含RFID中間件、應用系統等。
讀寫器:即為閱讀器,作為RFID系統的核心部分,其內部含有射頻結構、控制單元與無線天線等。在RFID系統運行期間,移動終端通過命令的下達,利用讀寫器能量的發射對電子標簽激活,以此完成數據讀取與處理工作,最后將其傳輸至信息管理系統內。
電子標簽:即為應答器,屬于RFID系統中數據載體,主要包括無線標簽天線、IC芯片等。其工作原理為:接受讀寫器發出的數據信號,由IC芯片對其數據進行解碼,同時完成數據保存與編碼和調制工作,最后將調節完成的數據信號傳回至讀寫器內。
RFID中間件作為RFID系統中軟件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扮演著終端運行、后臺管理兩種角色,通過對數據信息的搜集、整合以及計算等環節,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
2 基于RFID技術的智能配電巡檢系統
2.1 智能配電巡檢系統
啟動智能配電巡檢系統,進入登錄界面,輸入用戶名與密碼,點擊右側國家電網標識,進入智能配電巡檢系統主界面,在此過程中,巡檢系統初始用戶名為State-Grid、密碼為SG。首先,點擊基本信息管理菜單欄,其中包含管理員信息和巡檢人員信息、電力企業信息、設備信息與線路信息。單擊管理員信息選項,對管理員信息進行查看,并通過手動操作的方式,完成管理員新增、修改以及刪除等工作。以此類推,巡檢人員信息、電力企業信息、設備信息與線路信息操作流程均與管理員信息操作流程相同。其次,巡檢管理選項。其中包含巡檢任務和線路、人員安排、到位時間與記錄。其各個環節的新增、修改以及刪除等工作與上述基本信息管理操作流程完全一致。最后,項目管理。包含兩個菜單欄:設備狀態評價資料與缺陷庫資料,操作流程參照上述內容。和PDA的通信工作,其操作流程如下:單擊同步選項,完成巡檢人員信息、設備信息以及巡檢任務信息的到處工作,由巡檢人員手持PDA,使其能夠顯示設備IP與設備端口相關信息時,點擊連接,完成信息關凱系統與手持PDA的信息共享與同步工作。另外,在設備狀態評價工作中,下拉系統選項、選擇設備狀態評價,彈出設備選擇對話框,對分公司和線路、設備類型與設備名稱進行填寫,進入設備評價指標界面,點擊下一步,出現設備評價準則窗口,結合五標度法的運用,形成不等式評價準則,填寫專家人數與設備各狀態指標評估人數,即可完成設備狀態評價工作。
2.2 RFID巡檢系統
在RFID巡檢系統中,其主要操作過程包括:第一,用戶登錄。開啟終端PDA,在完成網絡的連接后,在完成巡檢系統的點擊后,將用戶名與密碼進行錄入,即可完成該系統的登錄。第二,對巡檢任務進行下載。當巡檢人員進行巡檢前,需要利用無線網絡、USB接口等將巡檢任務進行下載,將其導入手持PDA內,或者巡檢人員在巡檢的過程中進行任務的下載。第三,到位監管。巡檢人員在通過手持PDA進行設備巡檢過程中,應對電子標簽進行掃描操作,而手持PDA即可自動對標簽Code和設備名稱,掃描時間進行詳細記錄,為管理人員開展監管工作提供有力幫助。第四,信息錄入。當巡檢人員進行信息的錄入時,應依據規定編號進行標簽的掃描,完成相應的掃描后,RFID巡檢系統會指導人員依據方案進行具體巡檢,登錄設備信息頁面后,系統會將需要進行檢查的設備項目進行詳細排列,這時巡檢人員即根據提供信息進行選擇錄入、手動錄入。在完成所有項目的檢查后,點擊保存,RFID巡檢系統會自動完成標記,確認為“已巡檢”,自動跳轉至下一設備,直至完成巡檢工作,而系統自動檢測整個巡檢過程,避免出現未記錄、數據不完善、設備未巡檢等,直至完成所有巡檢工作后,界面呈現全部完成即可。第五,記錄查詢和修改。巡檢人員在完成設備巡檢后,如果存在信息錯誤等,點擊查詢,及時對信息進行修改,確保數據的真實、完整。第六,記錄上傳。在完成巡檢工作后,需要將信息進行上傳,防止數據出現丟失等問題。
3 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在對RFID技術進行全面分析發現,在智能配電巡檢系統中,將該項技術合理應用其中,能更好完成巡檢工作人員信息和設備管理,到位率等電子化的管理,從而改善企業自身管理水平,確保生產、生活可以安全有序進行。除此之外,RFID技術還能減少整個管理成本,為企業提升自身經濟效益提供有力依據,從而實現信息化和自動化,智能化管理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許艾明,袁麓,劉耀陽.基于RFID技術的電力設備智能巡檢系統研究[J].電工技術,2013(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