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
白銀市平川區靖煤集團公司康復醫院二病區,甘肅白銀 730913
護理干預在減輕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提高護理滿意度中的臨床療效
李琰
白銀市平川區靖煤集團公司康復醫院二病區,甘肅白銀 730913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運用到減弱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并提升護理滿意度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到該院診治的骨折患者100例,分為兩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50例試驗組采用護理干預,并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護理后的滿意度等。 結果對比發現,試驗組經護理后術后疼痛情況、滿意度都優于對照組(P<0.05)。 結論護理干預運用到減弱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并提升護理滿意度中有顯著效果,值得推廣與運用。
骨折患者;護理干預;護理滿意度
護理干預是一種較為全面且個性的護理方式,可以讓患者在身體、心理等方面體會到更多舒適,進而減弱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術后疼痛在骨折手術患者中是較為普遍的病癥,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合理減弱術后疼痛,讓骨折手術患者平穩度過術后疼痛時期,對整體的治療成效與預后質量都意義非凡[1]。文章討論且分析了護理干預運用到減弱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并提升護理滿意度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把到該院診治的100例骨折患者依據不同的護理方式分成兩組,試驗組50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齡17~69歲,平均年齡(43±2.10)歲;試驗組開展護理干預。對照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21~77歲,平均年齡(49±3.18)歲;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兩組患者的性別及年齡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飲食指導、健康宣教等。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如下:①手術以前的護理:依據患者具體的基本情況、文化程度等,醫護人員應給患者施以個性化的健康教育,仔細講解手術治療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事項等同疾病有關的知識,以提升患者對這一疾病的把握程度及手術治療的依從性。在進行手術以前多同患者進行溝通,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舒緩患者不安、焦躁、懼怕等不良情緒,同時告知患者進行手術的醫生擁有豐富的骨折手術經驗、手術成功的案例,提升患者對抗疾病的自信心。借助手術前探訪,仔細講解手術治療的重要性,提升患者對進行手術的安全感。此外,還應制定出個性化的健康宣教規劃,讓患者獲得更好的護理服務。②手術以后的護理:在進行手術過后應立即把手術順利結束的消息告訴患者,以提升其對手術的自信心。囑咐患者親屬增強同患者的交流,借助對切口周圍的皮膚進行按摩等多種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舒緩術后疼痛。在進行按摩時要以切口敷料為界限,力度不應過重,依據患者偏好,選取舒經活絡油、液狀石蠟作為輔助,用手指對輔料外皮膚進行按摩,使患者體會到舒適。指導患者開展滿戒律呼吸、深呼吸等放松訓練,播放患者喜愛的音樂,從而減弱患者不安、焦躁、悲觀等負面情緒,改善術后疼痛情況。適時使用冷敷、按摩等物理治療方式,增快患處組織的血液循環速度,進而減弱術后患者的疼痛感。
1.3 效果評定
借助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兩組護理后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定,其中術后疼痛共有5個等級:0級即無痛,1級即輕微疼痛,2級即中度疼痛,3級即重度疼痛,4級即劇痛,無法忍受。并對兩組護理后的滿意度進行評定,實行百分制:分數在86分及以上為滿意;分數在65~85分之間為基本滿意;分數在65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度=基本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的數據都采用了SPSS 19.0統計學軟件來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
2.1 比較護理后兩組術后疼痛情況
對照組經護理后21例無痛、13例輕微疼痛、8例中度疼痛、4例重度疼痛、4例劇痛,總有效率為68.00%;試驗組經護理后31例無痛、14例輕微疼痛、4例中度疼痛、1例重度疼痛,總有效率為90.00%;對比后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2.2 比較護理后兩組的滿意度
對照組經護理后29例基本滿意、9例滿意、12例不滿意,總滿意度為76.00%;試驗組經護理后37例基本滿意、12例滿意、1例不滿意,總滿意度為98.00%;對比后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臨床上把疼痛定義成因組織受損或是潛在組織受損導致的不適感及情感體驗。術后疼痛是一種在骨折患者接受手術后的普遍癥狀,疼痛程度同人體、疼痛敏感程度、情緒等身體因素,還有外部環境、年齡等環境因素都緊密相連。相同疾病情況及性質在各個患者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疼痛程度不同。因此,如何借助合理的護理措施,改變疼痛閾值,減弱骨折患者術后的疼痛,變為了臨床工作者研究的重點。
在以保持舒適的病房環境為前提的護理工作中,依據患者的具體狀況,制定出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舒適的住院環境,不但能消除患者對新環境的懼怕、恐慌感,還能提升其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從而形成優良的護患關系。依據患者術前的心理特征,施以一定的心理疏導,盡量舒緩患者焦躁、緊張等不良情緒,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來接受手術治療。指導患者使用舒適的體位,合理控制病房中的濕度及溫度,構建良好的住院環境,借助按摩、聽音樂等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從而改善其術后擔憂、緊張的情緒,幫助患者舒緩術后疼痛。借助冷敷發揮的局部麻醉作用來減弱局部炎性水腫;借助熱敷來增快局部血液循環,減弱肌肉痙攣,舒緩疼痛;借助按摩進行物理刺激,體現出舒筋活血的效用,減弱術后疼痛感。此外,在同患者與親屬進行溝通期間,應認真回答患者的疑問,盡量滿足患者的需要,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該次研究中,進行護理干預的試驗組,患者經護理后術后疼痛情況、滿意度都優于對照組(P<0.05),與胡善萍[2]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運用到減弱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并提升護理滿意度中的效果明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具有臨床應用的價值。
[1]楊柳.綜合護理干預對骨折患者術后肢體腫脹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2):79-81.
[2]胡善萍.護理干預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滿意度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5,36(14):3162-3163.
R969
A
1004-6569(2017)02(a)-0020-02
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