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玉環(huán)市清港中心小學 丁 娜
英文繪本的選擇及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浙江省玉環(huán)市清港中心小學 丁 娜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充分利用繪本教材進行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進行提升英語閱讀能力,是一種比較積極有效的英語教學方式。目前,該方式已經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重視,運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但在運用的過程中須合理選擇英文繪本資料,同時注重繪本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強化小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興趣和對英文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小學英語;英文繪本;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對處于兒童階段的小學生來說,貼滿豐富多彩的圖畫的繪本教材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因而能夠很好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英文閱讀中,從而提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但是目前小學教師在運用繪本教材時比較側重于向學生傳授詞匯和語法,因此,教師須改變這一觀念和方式,將繪本教材合理地運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英文內容的理解。
英語繪本是指一種包含了大量的圖畫內容和文字提示兒童英語圖畫書,這種圖畫書類似于連環(huán)畫,因此,其中內涵的圖畫內容必須具備較強的連貫性,這樣才能將知識串聯(lián)起來,讓小學生能夠連續(xù)的、暢通無阻的進行閱讀。此類書籍比較重視視覺傳遞的效果,這能夠輔助文字起到傳遞作用,還能夠加強體現(xiàn)主題內容。其靈活多變的構圖方式和豐富多彩的插畫內容,能夠充分吸引和保持小學生對英文的閱讀興趣,彌補了小學生在英語語法學習和英語詞匯學習方面所受到的限制,而且在激發(fā)小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英文繪本有以下幾個重要特征:直觀性、連續(xù)性、故事性、情感性、重復性、節(jié)奏性和生活性。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對事情的認知能力還處于感性階段,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方式較為簡單,知識結構也較為單一,因此,英文繪本的制作必須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閱讀習慣進行插畫設置,選擇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物形象、故事清潔等作為繪本的主題內容,不能選擇難度較大的英文繪本資料,或者不符合小學生認知方式、超出小學生接受能力之外的繪本內容,以免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障礙,不能很好地將閱讀內容進行下去,這樣既浪費了繪本資源,又耗費教師準備繪本資料的時間和精力,而且無法取得較為明顯的閱讀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須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對繪本資料進行精心地篩選,促使小學生能夠在充滿好奇心的心理作用下對繪本進行閱讀。
小學生對于語言的學習雖然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但教師也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語言能力合理控制繪本內容的難度,這主要體現(xiàn)在對繪本的文字、生詞量的控制,結合教材中的實際情況對生詞進行控制,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適當擴充生詞量,但不能使用過量的生詞,避免生詞過多造成小學生的閱讀困難,使得學生對英語繪本的閱讀產生恐懼、厭煩的心理。在繪本情節(jié)結構的設計方面,必須符合小學生的思維模式,讓小學生能夠通過關注故事情節(jié)獲得閱讀興趣。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也需要將繪本的制作分階段進行,這就要求教師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難度層次的英文繪本,在低年級階段,應注重將具有童趣意義的漫畫與簡單的英語詞匯進行有效結合,保證小學生能夠通過漫畫更好地理解英語詞匯,從而順順利利地學習英語;針對年級較高的學生,就可以根據(jù)他們較高的英語知識水平和較強的接受知識理解知識的能力,將一些難度較高的語法結構、語句偏長、語義較難理解的英文插入繪本中,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體現(xiàn)繪本的差異性,能夠強化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
語言的重現(xiàn)性是指同一內容在繪本中重復出現(xiàn),這是保證小學生學習簡單化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在設計英文繪本時須注重語言的重現(xiàn)性,如將一些不易理解的詞匯和句式反復安插在繪本中,促使小學生在閱讀繪本時反復接受這些詞匯和句式,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此外,可以對一些語義相近、用法類似的詞匯進行替換使用,充實小學生的詞匯量,同時加深學生對英文句式轉換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加強對語篇的理解和記憶。
為更加有效地運用繪本進行英語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階段、課中教學階段和課后復習階段這三個階段中合理地使用繪本教學,將英文繪本的使用貫徹于教學的全過程。
為更好地促進小學生對課文進行良好的預習,教師可以運用繪本教材,作為學生新舊知識之間相互銜接的橋梁,這一階段應當在新課文講授之前完成,教師在準備課文教案時,就應當同時著手設計繪本,然后將繪本發(fā)給小學生,要求他們將新課文與繪本教材相結合進行課前預習,但是這樣的話,會加重教師的備課負擔,為減輕教師的負擔,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設計簡約的樣板繪本交給學生傳覽,讓學生按照樣板進行自主設計,這樣能夠增強小學生自主設計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如pep版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材中Unit3 Look at me課文的預習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剪輯一些人體器官的圖片,設計簡單的繪本教材,讓小學生依據(jù)樣板自己發(fā)揮想象力設計繪本,如小學生可以根據(jù)單詞nose、eye、hand等簡單地畫出相應的器官,小學生會覺得這個過程相當有趣,因此,可以有助于學生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這些自制繪本教材還能夠在課文講解、課后復習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課中教學階段,使用繪本教材能夠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閱讀文本中故事的發(fā)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看圖猜詞意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能力,增強學生的猜詞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學生養(yǎng)成了通過圖片或者從上下語境中獲得生詞意義的習慣,就能把這一習慣運用到英文文章的閱讀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叵驅W生傳授略讀、跳讀、通讀等閱讀文章的技巧,以方便學生更好地了解文章大意,使學生獲得更強的閱讀體驗。如pep版小學英語四年級教材Unit5 My clothes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豐富多彩的繪本資料向學生介紹各種clothes、pants、hats、shorts、jackets等,還可以設計簡單的對話漫畫:Whose coat is this?Whose pants are those?學生還可以模仿繪本上的對話,進行相互問答,這樣創(chuàng)造了活潑、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又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有益于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效率。
進行課后復習是鞏固學生已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可以將運用繪本教材進行課后復習當作一種良好的途徑。通過繪本中直觀的、形象的內容設計,小學生能夠很快地回憶起相關的知識,喚起記憶,方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在這個階段根據(jù)小學生的語言能力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如,教師要求小學生根據(jù)繪本上的內容進行故事續(xù)寫或者內容改編,引導學生將所學英語知識運用到內容的改編過程中,靈活使用詞匯和句式結構,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這種充滿故事性的、想象性的改編活動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凸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綜上所述,英文繪本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可以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幫助學生增強對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因此,本文強調了從課文的預習、講解和復習三個階段入手,將繪本的運用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對繪本資料的充分運用,從而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優(yōu)化英語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整體水平的提高。
高俊云,張興花. 2017. 談英語繪本的選擇及其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1):91-91.
徐育娥. 2016. 英文繪本的選擇及其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 考試周刊(9):92-92.
趙萍. 2016. 英文繪本的選擇及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上旬(28):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