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珅
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奮力走出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
■ 孫珅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振興實體經濟為基石,創新實施“五大規劃”,扎實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發展十大重點產業,深入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為齊齊哈爾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持續貫徹落實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決策部署,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構建新型產業體系為支撐,走出一條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指明了方向。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振興實體經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篇大文章”“五頭五尾”“兩座金山銀山”,實質就是振興實體經濟,根本是振興實體產業,關鍵是抓產業項目建設,核心是創新升級,最終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齊齊哈爾市堅持圍繞國內國際有市場總需求增長空間和供給側有競爭優勢的領域,深入謀劃和全力推動全市12個重點產業和縣(市)區主導產業發展,構建新型產業體系,推動實體經濟全面振興。到2021年,力爭12個重點產業總產值比2016年翻一番,每個縣(市)區都形成1-2個支柱產業。
改造升級“老字號”,推動傳統優勢產業高端發展。發揮擁有完整裝備制造體系這一基礎優勢,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若干重要舉措等政策機遇,爭創《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推進裝備制造整機、基礎零部件、金屬新材料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煥發傳統優勢產業新活力。在裝備制造整機方面,鼓勵支持裝備制造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加快推進華工機床潔凈鋼檢測和龍華新能源汽車等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在基礎零部件方面,加快推進騰翔鑄鍛造重組、鐵路道岔技術改造等項目建設;在金屬新材料方面,加快紫金礦業銅冶煉等項目建設,實現高鐵動車軸國產化鋼坯研發、錳鉬高強度合金鋼及軌道加工、納米增強車軸鋼研制等一批項目產業化。
深度開發“原字號”,推動資源優勢產業規模發展。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進食品加工、馬鈴薯、現代畜牧、日用工藝陶瓷產業發展。重點以打造農產品加工強市、主食加工基地為目標,加快中荷馬鈴薯產業園、六水香等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引進一批主食加工企業;以提升現代畜牧業水平為目標,加快畜產品加工企業在市域內全產業鏈布局,引進一批畜產品深加工企業;借助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政策機遇,加快中糧、象嶼等企業發展,引進一批大型玉米化工企業;用好距離俄歐運輸距離短、日用工藝陶瓷需求量大的優勢,加快陶瓷產業示范基地、金山年產10萬噸陶瓷原料等項目建設,引進一批陶瓷加工企業。
培育壯大“新字號”,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擴張發展。重點推進旅游、冰雪體育運動、節能環保、養老、現代中藥產業興起壯大。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提升扎龍、明月島等老品牌,開發航空小鎮、鶴城歡樂谷等新品牌,叫響冰雪旅游、溫泉度假旅游等特色品牌,打造一批不受屬地限制、叫響全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旅游景區和精品旅游線路,把齊齊哈爾市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搶抓2022年北京冬奧會重大機遇,有效開發利用冰雪運動資源,辦好齊齊哈爾冰球節,注重冰雪體育運動人才培養輸出。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結構性、體制性、資源性“三大矛盾”中,現階段最突出的是體制機制問題。齊齊哈爾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引領,持續推進改革攻堅、開放合作、創新驅動,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把握新機遇、培育新動能、拓展新優勢。
向深化改革要動能。抓住轉型發展中的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環境不優等制約問題,全面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堅持市場化方向,分類穩妥推進地方國有企業改革,助推駐齊央企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效能,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牽動,以推進土地“三權分置”和農村金融改革為突破口,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堅持系統謀劃,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進一步理順各方權責和運行機制,解決醫保支付難題。
向擴大開放要動能。發揮“龍江絲路帶”重要節點優勢,強化國內國際經貿交流合作,加速聚集人才、資本和項目,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全力構建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加快三間房國際經貿物流產業園區建設,謀劃創建鐵路臨時口岸和進口肉類查驗場,積極推動綜合保稅區建設,全力打造以物流帶加工、以加工促物流的外向型產業園區。積極與俄歐國家在裝備制造、食品加工、冰雪體育等重點領域開展合作,推進訥河恒陽保稅區和梅里斯中俄貿易周轉中心建設。增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往來,通過市場化運作辦好重要節會和重大賽事,聚集發展人氣,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
向科技創新要動能。支持本地企業在創新實踐中唱好主角,建立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檢測中心和產業技術聯盟,整合產業技術創新資源;推進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創新,深化政校企合作,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和分配激勵機制,調動科技人員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推進外引成果落地,加強與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充分發揮高新區創新孵化龍頭作用,抓好創業中心、孵化中心、眾創空間建設。發揮科技成果轉化風險投資引導基金作用,解決重點產業推進初期、科技型企業初創期的融資難題。
向金融創新要動能。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和多元社會資本,鼓勵金融產品創新,健全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組織服務體系,鼓勵符合條件的裝備制造企業開展設備租賃業務,積極扶持企業上市發展。以北方工業股權交易中心、東北亞北方商品交易中心、北方畜產品交易中心為主要著力點,拓寬多層次資本市場,打造區域性專業金融中心。
向人才創新要動能。加快培養本地高水平的經營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各類實用人才,引進一批專業拔尖、掌握核心技術的科技和產業領軍人才,用事業、待遇和感情留住各類人才。深入落實省市《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為各類人才施展才華搭建舞臺,形成匯聚各方人才創業創新發展的生動局面。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擔當意識、務實的工作作風,加快推動龍江振興發展。齊齊哈爾市堅持聚焦經濟建設,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增強全市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凝心聚力推動發展。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全市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不斷強化黨內監督。堅決防范和查處隱形變異“四風”問題,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營造風清氣正、心齊氣順的政治生態。
持續優化發展環境。致力打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深化“一窗式”政務服務一體化改革,實現多部門并聯審批模式有效運行;探索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承諾制和“零審批”,最大限度簡化辦事手續,審批通過率達到發達地區水平;切實落實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努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致力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深化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完善招標制度和操作規程,采取市場化方式公開配置經營性公共資源。致力打造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人文環境,加強政府誠信、企業信用、個人誠信、司法公信體系建設,建立全市統一的跨地域、跨部門的企業信用信息資源庫,推動個人誠信記錄信息全覆蓋。
提升干事創業精氣神。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兩個導向”,合理確定工作目標,敢于正視解決問題,特別是在決策研究階段廣泛征求意見,進行思想交鋒和碰撞。加強學習調研,突出市場經濟理論和專業性知識掌握,增強戰略思維和政治定力,提升推動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作風,倡導工匠精神,真抓實干、守土盡責、敢于擔當。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干事者撐腰、為擔當者擔當。優化考核評價體系,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營造心情舒暢、團結和諧、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作者系中共齊齊哈爾市委書記)
編輯/曲直quzhi@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