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忻
穩中求進 聚焦產業以實體經濟振興推動牡丹江加快發展
■ 劉忻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是在全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奮力推進龍江振興發展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指出了全省經濟工作的中心、主線和基石,是加快龍江振興發展的科學遵循。
2016年,牡丹江市在省委的堅強領導和關心支持下,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著力在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對外開放等七個方面探索振興發展新路子,深入實施“九增行動”,全市各項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經濟運行逆勢上揚,主要指標走在全省前列。預計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400億元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為加快振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五大規劃”“十大重點產業”“龍江絲路帶”建設的決策部署,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投資的哈牡客專、牡佳客專、哈牡既有線電氣化改造、荒溝電站開工建設,向上爭取資金突破170億元,引進域外資金851億元。
聚焦經濟建設中心,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重點項目建設。持續開展項目百日會戰,前11個月全市開復工產業項目1793個、完成投資增長18%,其中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和開復工產業項目等7項指標居全省第一,紅星乳業10萬噸鮮奶制品等29個億元以上項目投產運營。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初步形成了“菌菜牧林瓜”五大支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77戶,結束連續4年負增長局面;新形成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科技型企業120戶,浪潮云計算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投入運營,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0%,新增小微企業1200戶;推進鏡泊湖環湖路等重點項目30個,開工建設養生養老項目19個,全市旅游業總收入、接待國內外游客同比增長30.7%和25.4%。
緊緊圍繞“龍江絲路帶”建設,堅持“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前11個月全市地產品出口比重、進口資源落地加工率分別達到16.9%和51.5%。推進跨境產業項目40個,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貿易額19.2億美元,其中加工貿易額5.5億美元,國林木業城開創了創新鏈與產業鏈、資金鏈、服務鏈、價值鏈融合的園區建設新模式。綏東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牡丹江保稅物流中心啟動建設,哈牡綏符釜陸海聯運大通道實現常態化運營,牡丹江機場旅客吞吐量近70萬人次,保持全省第一大支線機場地位。
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全市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清零,企業商事登記由“工作日制”變為“工作小時制”,辦理時限承諾壓縮至1個工作小時以內,一般項目、鼓勵類項目、工業項目建設審批時限承諾分別減至30個、20個和15個工作日以內。成立城市地下管線綜合服務中心,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地下管線“九龍治水”問題。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增市場主體2.5萬戶,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
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和城市建設,啟動實施“生態周”活動、環城山治理、15個城市內湖貫通工程,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拉開城市框架、貫通城市中軸、提升城市品位,新火車站開工建設,牡丹江大橋等一批標志性工程通車,構建了跨江越鐵、縱橫通暢的城市路網新格局,牡丹江歷屆想干、百姓期盼的夢想成為現實。致力保障改善民生,啟動實施“九項民生工程”,如期完成1.3萬貧困人口脫貧的年度目標。
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017年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緊緊圍繞中央“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按照省委實施“五大規劃”“十大重點產業”“龍江絲路帶”建設的決策部署,以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財政增收、群眾增收為目標,以發展實體經濟、實施工業立市為基石,以深化改革、活化開放、創新驅動為動力,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保障,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好、好中求快、快中求新、新中求優、優中求勢,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在龍江振興發展中勇擔重任、爭創排頭。
突出抓好向上爭取,進一步放大政策支持效應。牢牢把握國家戰略和政策導向,緊盯國家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平臺、重大基礎設施,在對外開放、區域合作、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生態治理、公共服務、創新驅動、改革示范等方面爭取支持。積極爭建牡丹江綜合保稅區、中韓國際合作示范區等發展平臺,在高新技術產業重大專項以及牡丹江機場、牡沈客專、牡符跨境高鐵、林海水庫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上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帶動經濟布局優化和城市升級。
突出抓好產業項目建設,進一步做大實體經濟。著眼于全面提升發展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繼續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加快建設牡丹江煙廠、珍寶島藥業、百威啤酒等“煙酒藥油乳水”稅源型項目,2017年,力爭新開工10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5個。改造升級“老字號”,大力支持企業技改升級、嫁接重組、平臺整合、價值鏈組合、相關產業融合,力推企業上市,培育知名品牌,打造“百年老店”。深度開發“原字號”,抓好“五頭五尾”,圍繞“糧林藥礦水”等重點領域,在玉米、北藥、石墨、高嶺土、礦泉水開發及深加工上生成大項目,加快建設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新字號”,力爭引入顛覆性技術,在醫藥、生物、醫療設備、機器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形成一批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按照總書記提出的“兩座金山銀山”要求,加快提升旅游、健康體育、養生養老等產業競爭力,大力發展冰雪旅游、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冰雪教育和大數據、冷鏈倉儲物流加工產業,2017年,力爭開工30億元以上項目3個。
突出抓好對外開放,進一步釋放發展活力。深度參與“龍江絲路帶”建設,堅持“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加大韓國食品、醫療、機器人、電子信息、化妝品等產業和俄“糧木煤油氣水電”等資源引進力度,強化與俄新材料、生物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壯大食品加工、林木林紙、石化煤化、輕工建材等跨境產業集群。加快構筑合作平臺新優勢,依托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推動綏東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取得實質進展,力爭牡丹江綜保區、中韓國際合作示范區獲批,牡丹江保稅物流中心通過驗收并投入使用。
突出抓好改革創新,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堅持走“頂層設計+重點突破+基層創新”的地方改革創新之路,推動理念創新、制度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平臺創新、方式方法創新。大力優化法治環境,用好地方立法權,加快城市重點領域立法,推動依法行政,加強誠信牡丹江建設,深入推進“七五”普法,讓依法辦事蔚然成風。大力優化服務環境,以建設“4.0政府”為重點,深入推進體制改革、流程再造,組建行政審批局和綜合執法局,努力實現“平時看不到、有事馬上到、來就能辦到”的政府五星級服務。大力優化人才環境,通過用好牡丹江人才公寓、設立人才基金,積極引進為牡丹江創業創稅創造的人才。
突出抓好從嚴治黨,進一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經濟工作,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體現在黨領導經濟工作之中。我們將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圍繞新時期好干部標準,著力抓住想干事、敢干事這兩個關鍵點,把干事創業、勇于改革、敢于擔當、作風扎實的干部用起來,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堅持把黨建為民作為一條主線,圍繞服務群眾探索建立黨建信息管理平臺和“黨建數字地圖”,開展“黨員大走訪”活動,構建黨建與市縣鄉村四級治理體系相結合,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融合的基層黨建新格局,努力實現每一個群眾都有黨員關心、每一個黨員都有基層黨組織關愛、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有上級黨組織關懷指導。持續強化正風肅紀,始終保持“反四風”反腐敗高壓態勢,從嚴查處違紀違法案件,以永遠在路上的勇氣和決心,全力打造政治生態上的“綠水青山”。
(作者系中共牡丹江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張博zhangb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