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環
打造兩座“金山銀山”奮力走好綠色化轉型發展新路
■ 高環
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和對伊春特指要求,把“穩中求進”作為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揚綠水青山之長、借冰天雪地之勢,圍繞打造兩座“金山銀山”,以打好“四大主動仗”為重點,以做好“三篇大文章”為要義,以“兩個生態”一起抓為保障,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奮力走好綠色化轉型發展新路,努力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
打好轉型發展主動仗。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綠色化轉型發展重中之重。向綠水青山要財富,向廣闊林間要效益,加快做大一產,充分釋放林區400萬公頃林地生產力,為二產的加工轉化增值提供源頭活水。向精深加工要增值,向產業化要效益,加快二產做優,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發揮龍頭企業牽動作用,構建從林間地頭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推動森林食品、林都北藥精深加工向中高端躍升。向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要動能,催生新業態新經濟,加快三產做活,推動森林生態旅游以及養生養老、休閑度假等生活性服務業創新升級,積極發展會議會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文化時尚等生產性服務業。以五大支柱產業提檔升級,一二三產協調發展,著力構建綠色化產業體系。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產業發展的“牛鼻子”。立足伊春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實施精準招商,著力引進一批帶動力強、支撐性好的大項目。搶抓振興東北等重大機遇,積極與國開行對接項目,進一步加強政策研究和項目謀劃,加快推進省、市重點產業項目建設,以項目促投資,以投資促增長。堅持“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林區工業林外發展”,加快產業園區建設。強化“全市一盤棋”,招引更多企業和項目落戶園區,提升翠巒園區、鐵力園區承載能力,打造產業集聚高地。增強創客大學創業孵化功能,加快電子商務產業園發展,讓優勢產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打好深化改革主動仗。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促進實體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在“去”上發力,重點抓好“僵尸企業”處置,多措并舉做好職工安置工作。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有效擴大住房剛性需求。在“降”上給力,放活、減負、解難、增效,打好降成本“組合拳”。在“補”上用力,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寒地黑土優勢,把增加綠色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切實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重點推進國有林區改革。按照“四分開”要求,加快完善改革方案,明確改革方向和路徑。完善伊林集團、旅游集團、供熱集團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運營模式,統籌吸納優良資產,推動企業盡快做大做強。積極融入“龍江絲路帶”建設,協調推動嘉蔭口岸早日恢復通關,加快推進嘉蔭跨境經濟合作園區建設。
打好城鄉建設主動仗。啟動新型城鎮化試點。統籌推進中心城區、區局城鎮、場所鄉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美麗伊春建設,打造美麗鄉村林場所“升級版”。加快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完善立體交通網絡,積極爭取建設鐵力至伊春鐵路客運專線,推進干線公路升級,加快支線公路、旅游公路建設,推進林都機場改擴建。加大“三供兩治”改造升級進度,統籌推進中心區供熱資源整合、管線并網,加快推進管道燃氣進戶工程。以產業化思路發展小鎮,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特色小鎮品牌。
打好改善民生主動仗。把民生工作放在財力投入首位,深入實施民生工程,補齊民生短板,讓民生工作更有厚度、更有溫度。重點推動林業富余職工、大學生、科技人員“雙創”。加強林業富余職工轉崗培訓,提升就業創業技能。推進廠辦大集體
人員納入養老統籌后續工作,加快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整合,提高社會保障能力。突出產業扶貧,推進扶貧工作有序開展,確保省市兩級貧困村如期摘帽。統籌抓好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滿足基本民生需求。強化社會治理創新,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伊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深度開發“原字號”,加快建設中國森林食品之都、中國北藥之鄉。做大基地規模。圍繞“紅藍黑黃+林藥+林畜”優勢產業鏈,鼓勵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社、經營大戶,開展標準化規?;亟ㄔO。森林食品重點突出藍莓、食用菌、紅松籽等拳頭產品。加快復制推廣“森林百草園”模式,提升北藥基地標準化水平和綜合收益。重點推進森林豬、森林雪貂、狐貉、林蛙等林畜基地適度規模發展。延伸產業鏈條。引導匯源、黑尊、忠芝等森林食品加工龍頭企業開發高品質、高附加值新產品,推進產業鏈向價值鏈躍升。推動葵花、格潤、喜人等制藥企業與藥材基地深入合作,提高道地藥材加工轉化比重。以寶宇、伊潤、鐵力四寶等為牽動,促進森林豬、森林雪貂、林蛙等特色林下養殖全產業鏈發展。實施品牌戰略。深入推廣全程可追溯體系,讓綠色生態品質可控、可見、可信。集中力量統一打造“伊林”“小興安嶺大森林”集體商標,“伊春藍莓”“伊春黑木耳”“伊春紅松籽”等地域特色品牌,以品牌贏得信譽,拓展市場,做活營銷,讓好產品賣出好價格。
培育壯大“新字號”,加快建設國際化生態旅游名城。堅持市場化,推進旅游集團整合資源,優化資產配置,盡快做大做強。推進服務優質化,完善“吃住行游購娛”服務要素,加強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動數字化旅游發展,實現旅游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不斷提升“中國伊春·林都雪城”品牌影響力,創新發展冰雪旅游項目,打造冰雪產業,讓“冷資源”變成“熱經濟”。推廣醫養結合旅居式養老模式,加快發展養生養老產業。發展生態農莊,做大溝谷經濟、山莊經濟,加快金融保險、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市場消費點、就業拉動點。
改造升級“老字號”,加快建設中國實木家具之鄉和中國木藝之鄉。堅持多元化發展方向,引導光明、永春、三兄弟等企業以大家居理念,打好組合拳,做好地板、窗簾、飾品等配套產品,逐步實現由“家具”向“家居”提升。引導美江、永達等企業,推出更多適應不同消費需求的新產品,加快木藝產業向個性化、精品化轉變。堅持植入時尚化元素,適應消費需求升級,緊跟時代潮流,提升創意設計水平,促進風格多樣、供給多元。堅持協作聯盟闖市場,引導企業聯名聯牌生產,線上線下銷售,提升知名品牌價值與核心競爭力。推進綠色礦山及冶金建材業改造升級。支持鹿鳴鉬礦精深加工,形成全產業鏈。引導西林鋼鐵集團去產能,加快技術改造和戰略重組。集約開發桃山玉、北紅瑪瑙,加強同海派玉雕協會合作,著力提升品牌價值。
建設山清水秀自然生態。強化保護優先意識,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和更實的舉措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堅持從嚴治林,嚴格落實防火、防盜、防墾、防掠青“四防”措施,深入開展林地“三亂”整治,強化項目用地管理,嚴厲打擊偷砍盜伐林木違法行為。高質量更新造林,加強林間空地、荒山荒地植被恢復,提高補植補造面積比例。著力推進污染防治,切實抓好大氣、水、土壤等重點領域污染治理。積極推行“河長制”,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嚴格落實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建立健全生態考核評價制度,形成生態保護長效機制,讓伊春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宜居。
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才有經濟發展的天晴氣朗。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體現在黨領導經濟工作之中。必須講看齊、有定力,堅定地把落實黨中央經濟決策部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須明底線、守規矩,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守住政治紀律底線、政策法律底線、思想道德底線、廉潔從政底線,確保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必須重執行、抓落實。堅持強化責任抓落實,提振精神抓落實,正向激勵抓落實,深入一線抓落實,擼起袖子加油干,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實里做,一抓到底、抓出實效。
(作者系中共伊春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賈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