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強
大力培養冰雪體育競技人才
■朱志強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就黑龍江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對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切實實現把黑龍江的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的戰略目標,哈爾濱體育學院積極行動起來,主動作為擔當,充分發揮自身冰雪特色辦學優勢,大力培養冰雪運動競技人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哈爾濱體育學院始終秉持打冰雪牌、走特色路的辦學理念,從北方院校的實際出發,走集約化的“精兵之路”,化劣勢為優勢,變優勢為勝勢,堅持不懈地把冰雪項目教學、科研、訓練、競賽和社會服務作為重中之重,在政策保證、資金支持、師資配備等方面不斷加大力度,大力培養和輸送冰雪體育競技人才,成功探索出了一條在全國高校獨樹一幟的冰雪特色辦學之路。
繼上世紀六十年代培養出世界冠軍羅致煥和打破世界紀錄的王金玉之后,學校又相繼培養出了曹桂鳳、王曼麗、于鳳桐、申雪、趙宏博、張丹、張昊、隋寶庫、王濛、劉秋宏、范可新、臧一澤、陶嘉瑩、石竟男、張義威、蔡雪桐、劉佳宇、孫志鋒、許秀娟、李爽、宋曉晨、高冬雪、華澤亮、李宏雪、宋朝卿、孫琳琳、王春麗、王奉春、徐曉明、張志鵬、劉銳、王冰玉、周妍、岳清爽、柳蔭、徐銘、閆涵、韓聰等一大批世界級冰雪運動競技人才,為我國冬季項目發展和冬奧金牌戰略實施做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北京張家口2022年冬奧會申辦成功,為哈爾濱體育學院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勁動力。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做出“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指示之后,學校黨委審時度勢,及時提出了“北京冬奧會黑龍江不是主場,但哈爾濱體育學院要爭當主力”的工作思路,及時確立了建設“冰雪特色鮮明國際國內有重要影響的高等體育強校”的戰略目標。學校制定了《哈爾濱體育學院2016—2022七年發展規劃》,將繼續加大培養力度,為我國冬季運動發展培養更多高水平的冬季項目運動員、教練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才,直接服務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三億人上冰雪國家戰略的實現,為切實貫徹總書記“冰雪天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指示精神、打造龍江冰雪強省做出更高水平、更為卓越的貢獻。
歷經60年的厲兵秣馬、開拓耕耘,學校現已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冰雪項目高水平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正高職59人,副高職121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75人,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3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2人,省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擁有國際級裁判16人,國家級裁判22人。其中,正高職以上的專家教練多數來自冰雪及相關學科。2008年,學校高山滑雪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012年,高山滑雪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
近年來,為進一步加強冰雪項目競技人才的培養,學校又引進了潘立權、任立恒、陳璨等一批國內金牌教練員。近兩年來,學校為北京和張家口兩地培養了冬季項目專門人才300余人,并多次為冬奧組委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為率先實現雪上項目的突破,1999年以來,學校投入3億多元,在尚志市帽兒山鎮建立了占地面積259.9萬平方米的第二教學區冠軍滑雪場(5S級)和滑雪教學訓練基地。冠軍滑雪場在2008年被國際雪聯認證為A級場地、被國際冬季兩項聯合會(IBU)認證為國際標準比賽場地,是國家單板滑雪U型場地滑雪項目訓練基地、中國大學生雪上運動項目訓練基地、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雪上項目的主賽區之一,承辦過多項國際國內雪上項目重要賽事,是目前全國高校中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功能最完備的雪上項目教學、訓練和競賽基地。2009年,學校又在主校區投資建設了國內唯一的多功能雙層滑冰館,作為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冰上項目比賽場館之一,承擔了國際、國內冰球、冰壺項目百余場比賽任務,得到了國際冰聯、國家體育總局的高度認可。
1.采取聯合辦隊模式,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為保證各項目運動隊伍的可持續發展,支持全國冰雪運動發展,學校創新人才培養觀念,開放人才培養體系,本著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培養思路,分別與相關省市聯合辦隊、聯合培養,其中,與北京市聯合培養雪上運動員16名、與新疆聯合培養雪上運動員9名,與內蒙古聯合培養雪上運動員2名,與黑龍江省冬運中心聯合組建了省青年短道速滑隊和女子冰球隊。
2.立足自身優勢,組建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隊。近年來,為強化冬季項目競賽訓練,學校先后組建了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技巧、高山滑雪、單板滑雪、冰壺、冰球、短道速滑、殘疾人輪椅冰壺、殘疾人冰橇冰球、殘疾人高山滑雪及單板滑雪隊等專業隊伍,為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儲備人才,打好基礎。2016年開始,經國家體育總局同意,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冰雪項目優勢,在原有運動隊的基礎上,已經組建了6支冬奧會隊伍、1支冬殘奧會隊伍,將于2022年代表國家參賽。包括混合冰壺隊、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隊、單板U型場地技巧男女隊、雙板U型場地技巧男女隊和輪椅冰壺隊。國家體育總局組建的雪橇隊和雪車隊,我校的教練員和運動員也位列其中。
同時,學校還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專業運動員。例如,現國家女子冰球隊有16名運動員來自我校,她們在剛剛結束的亞冬會上獲得亞軍。男子冰球隊也曾獲得世界U18錦標賽亞軍、全國U20組比賽冠軍、全國聯賽前三名等成績。我校班迪球隊多次代表國家參加世界錦標賽,輪滑球隊曾兩次獲得亞洲亞軍。其中,我校女子班迪球隊代表國家參加了2016年美國世界A組女子班迪球錦標賽,實現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參加該項賽事的突破,使我國開展的冰上項目由5個增加到6個。該項賽事的推廣和普及將為推動3億人上冰雪活動和2022北京冬奧會奠定堅實的基礎。特別是2018年我校和省體育局合作,將承辦班迪世界錦標賽,從而開了體育院校承辦冰雪項目世界錦標賽的先河。
3.強化實踐培養,在實戰中鍛煉隊伍。培養冰雪運動員,必須在實戰中鍛煉隊伍,真刀真槍培養人才。多年來,學校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讓冰雪運動員參加國內外各類賽事,經受實戰鍛煉和考驗,不僅為國爭光,并且要盡快成長為摘金奪銀的棟梁之才。例如,2005年第22屆大冬會,我校學生占比40%,取得了3金4銀8銅的成績;2007年第23屆大冬會,我校學生占比51%,取得了3金6銀4銅的成績;2009年第24屆大冬會,我校學生占比49.2%,創造了8金5銀5銅的佳績;2013年第26屆大冬會,我校學生以2金3銅的成績位列參賽學校榜首;2015年第27屆大冬會,我校學生占比59%,中國代表團以5金4銅的成績列金牌榜第2位,創境外歷史最佳成績,其中我校運動員為中國代表團斬獲3金。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世界大冬會上,我校運動員不負眾望,獲得了2金4銀的成績,支撐中國代表團的半壁江山。在第八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12金14銀9銅。其中,作為第一主力,我校運動員獲得了8金3銀1銅的優秀成績,續寫了歷史光榮,再度為祖國爭光。
4.立足長遠,抓好青少年后備人才培養。學校現有兩校、一中心、兩基地,分別是哈爾濱體育學院附屬競技體校、黑龍江省滑雪學校,國際冰聯哈爾濱教育發展中心,國家單板滑雪U型場地滑雪項目訓練基地和中國大學生雪上運動項目訓練基地。這些機構的設置旨在為國家青年隊培養和輸送高水平青少年后備人才,不斷增強冰雪運動后備人才儲備。同時,對學習和競技成績優秀的運動員,可以輸送至本科,繼續進行專業學習和競賽訓練。
在中殘聯和省殘聯的支持下,哈爾濱體育學院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殘疾人冬季項目訓練,建設了殘疾人冬季項目訓練基地,并開始為國家培養優秀的殘疾人冬季項目教練員。截至目前,由我校教師擔任教練員的殘疾人國家隊,先后取得了2014年索契殘疾人冬奧會輪椅冰壺比賽第四名、2015年世界輪椅冰壺錦標賽第二名、2015年第18屆冬季聽障奧運會男子冰壺比賽第一名等良好成績。
(作者系哈爾濱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
責任編輯/徐朝 xuzha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