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人民政府
以農發項目為引領推動綠色稻米產業化發展
虎林市人民政府
虎林市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產糧大縣、中國綠色稻米強市。2010年以來,虎林市深入貫徹落實綠色食品發展戰略,先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38個,總投資達25190萬元。2015年,全市綠色稻米產業實現總產值35.25億元,利稅2.14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3萬元,居黑龍江省第4位。
虎林市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為平臺,創新機制,精心建設,實施了虎頭、珍寶島農發生態高產標準農田項目21個,總投資達21612萬元。
一是科學謀劃,精準定位。項目區所處地塊位于虎林市東北部,全部為中低產田,農田水利設施薄弱,建設任務繁重,確保資金的投入效益是項目建設的關鍵。為此,我們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為平臺,整合農田水利、國土整治、水稻催芽和育秧大棚等其他農業基礎項目資金,科學布局,統籌實施,扎實推進項目建設,能配套的配套施工,能修復的高標準修復,堅決不重復建設,從整體上保證了財力、物力、人力資源的高效投入。
二是統籌協調,有序推進。發揮農業綜合開發的“綜合”優勢,同步實施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科技試驗示范和科技培訓、信息化設施設備安裝、農機合作社建設等項目,全面提升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累計修建灌溉渠道58.2公里,新建田間建筑物436座、曬場2.9萬平方米、育秧大棚323棟11.6萬平方米,鋪設砂石路240.6公里、水泥路16.9公里,清淤溝渠305.4公里、渠道襯砌86.7公里;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4個,購置大中型農業機械44臺套;實施病蟲害防治2萬畝。
三是創新管理,放大效應。將項目區的工程設施管護納入“一事一議”范疇,按照農業綜合開發確定的“誰使用、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指導當地村委會建立健全各項運行管護制度,落實管護責任人和管護經費,發動項目區群眾進行工程設施的維修養護,形成管護長效機制,提高使用效益,保證了項目一次建設、長期利用、長期保護、長期受益。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帶動下,全市農業基礎設施水平大幅提升,水田面積達到157萬畝,水稻智能催芽室總數達到31個,輻射面積100萬畝以上;標準化水稻育秧大棚小區144處、6400棟;全市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原料基地認證面積分別達到184萬畝、2.25萬畝,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證整體推進,建成“三減”對比示范區33個、20萬畝;農機總動力86.3萬千瓦,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98.4%;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556家。
發展精深加工,是延長增厚產業鏈條、提高稻米產品附加值的根本途徑。近年來,我們堅持“雙輪驅動”策略,對內,全面落實農業綜合開發扶持政策,推進企業發展壯大;對外,積極對接企業,引進有實力稻米加工企業,形成了“水稻—大米—休閑食品”、“水稻—米糠—米糠油”“水稻—稻殼—供熱發電”等多條產業鏈,綠色稻米精深加工水平整體提升。全市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到36家,其中國家級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
一是落實政策興產業。2010年以來,通過爭取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先后為虎林市綠都集團、又一村糧油經貿、東鑫米業、七兄弟米業、金闊經貿、興海米業6戶稻米加工企業,落實貸款貼息項目8個,貼息總額654萬元。投入400萬元資金,扶持綠都集團新建日處理能力500噸的糧食烘干塔1座。在扶持資金的帶動下,綠都集團年加工水稻能力達到33萬噸,產值達到10.1億元。又一村糧油經貿、七兄弟米業等企業規模不斷壯大。
二是狠抓招商提產能。積極對接企業“攀高結貴”,先后引進了中糧、娃哈哈、良友、匯源、福娃、綠寶等食品行業領軍企業,其中福娃集團投資6億元的稻米食品產業園項目,建設生產線11條,生產雪餅、仙貝、糙米卷等200多種產品,推動稻米產業發展由大米加工到食品加工的躍升。
三是建設平臺聚企業。累計投資4億多元建設省級經濟開發區,近4平方公里核心區實現“七通一平”,先后集聚重點企業30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億元,其中綠色稻米加工企業14家,被評為全省中小企業創新服務園區。
認真貫徹農業綜合開發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思路,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運用現代市場營銷手段,拓展銷售市場,打造特色品牌,推動綠色稻米賣出好價錢。
一是樹品牌,擴大影響力。堅持重培育、抓認證、強宣傳、嚴監管,做大品牌規模,增強品牌效應。全市“三品一標”認證達到65個,重點培育了珍寶島、九鼎貢、賀發等稻米品牌,“虎林大米”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全市培育中國馳名商標1個、著名商標14個、省名牌產品14個。
二是拓渠道,提升競爭力。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通過政策引導、對外合作和市場化運作等途徑,逐步建立了以區域中心城市為支點、輻射全國、面向國外的全方位多元化營銷網絡。借助上海良友集團營銷網絡,虎林大米進入了上海的530家便利店和超市,與上海市民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無縫對接,年供應總量達到20多萬噸,帶動虎林水稻價格比周邊每公斤高5分錢。目前,綠色虎林大米已在全國4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產品經銷處,還走出了國門,遠銷俄、日、韓等國家。
三是暢物流,增強保障力。為拉近產品到消費者的距離,建成了國家級糧食現代物流示范單位—850物流中心,牡丹江東部唯一的集裝箱整車換裝站—虎林集裝箱中心站,全省十大鐵路運輸物流園區之一的迎春林業局糧食加工倉儲物流園區,全市年貨物吞吐能力達到400萬噸,推動虎林生產的優質綠色大米更加順暢地走向全國居民的餐桌。
責任編輯/賈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