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縣農發辦
突出標準質量 打造精品工程
方正縣農發辦
方正縣是黑龍江省產糧大縣之一,全縣水田面積發展到100萬畝。為提高水稻產量,增加農民收入,我們堅持標準,注重質量,打造精品工程,不斷提升開發水平。近三年,我縣共爭取國家和省農發資金7100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6.1萬畝,推動項目區增加收入1000多萬元。我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被評為省、市優質標桿工程,黑龍江電視臺、《哈爾濱日報》、哈爾濱電視臺紛紛進行報道。
一、堅持“三個到位”,切實抓好項目實施。突出重點,體現特點,打造亮點,扎扎實實抓好項目實施。一是思想認識到位。建設高標準農田,是提高農業綜合產能的有效途徑,也是農發部門的根本任務。我們堅持統籌規劃,慎密安排,突出水利化、機械化、科技化、生態化,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上規模、上水平。如會發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干渠整型和生態襯砌8.5公里,建生物通道21處,建臺階工程21處,平整土地2000畝,修硬化路6.46公里,集中連片建設高標準農田2.5萬畝。由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規模大、標準高、質量好,得到各級領導和農民群眾的好評。2016年7月14日,項目區團結村一行5人為縣農發辦送來錦旗,上面寫著“情系群眾辦實事,修路造福暖人心”。該村黨支部書記董武軍說“:我們一班人代表群眾表達謝意,你們不僅幫助我村治理農田,而且還為村民們解決了行路難問題,真是幫了大忙”。二是組織領導到位。為加大項目實施力度,我縣建立了農業開發專項推進組,組長由縣政府主管領導擔任,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堅持層層落實責任,實行“縣級領導包項目、農發干部包標段、鄉村干部包監督質量”的三級包保責任制,一抓到底,確保達標。三是隊伍建設到位。提高項目建設質量,必須打造一支過硬的干部隊伍,從而提供可靠保證。我辦共有7名干部,全部是黨員。大家心系群眾,高度敬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工程緊張時吃住在工地。2015年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會戰,當時我辦代啟義同志膽囊病發作了,但他奮戰在第一線,堅持靠口服止痛藥維持,由于耽誤病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最后不得不做了膽囊全切手術,至今還在恢復中。這樣的事例很多,我辦朱坤孩子有病,張志鑫家中老人患病,但都是委托家人照顧,本人始終堅持在一線工作。
二、堅持“三個創新”,切實抓好質量管理。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觀念,圍繞創新做文章,推出新機制,創造新模式,探索新路徑,推動項目建設標準更高、質量更好。一是在工程監管上創新。在原有聘請監督員基礎上,實行“三方共管模式”。包括甲方單位(縣農發辦)指定工作人員進駐施工現場進行監管;工程監理進駐工地全程監管,并做到吃住在工地;受益鄉派出專門人員進駐施工現場進行監督,保證工程質量,增加工程透明度。二是在原材料監管上創新。重點對水泥、河砂、碎石、土工膜、抗裂纖維等進行專項監管,確保工程材料質量。統一使用廠家標號的水泥;統一使用“螞蟻河”產地的河沙;統一使用得莫利尖山子采石場的碎石;統一使用北京產地的土工膜和抗裂纖維,并達到“兩粘一膜”。三是在工序和規程上創新。施工過程中,圍繞工序和規程提出嚴格要求。攪拌站距離施工現場,不能超出水泥運料的“標準時間”;攪拌機配套“50”配料斗,配備電子秤,同時達到規定配比強度;硬化水泥路必須統一“排振”。按操作規程施工,嚴格執行不走樣,按工程總體要求推進每道工序、每個環節,有條不紊,環環緊扣,確保工程質量。
三、堅持“三個強化”,切實抓好資金監管。為確保農發資金用在刀刃上,我們借鑒各方面經驗,切實加強資金監管。一是強化領導。農發資金的使用和運行,由縣領導小組統一安排、簽審、撥付,明確責任,嚴格程序,確保做到“三專”使用。二是強化監管。縣農發辦在項目資金使用上,制定了四個方面的監管措施。包括對工程預付資金進行監管;對資金運行進行監管;對原材料價格進行監管;對資金決算報賬進行監管。通過強化監管,確保農發資金有效使用,發揮最大效益。三是強化審計。為確保農發資金合理使用,我縣采取審計部門審計,以及聘請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審計,同時實行“項目方、施工方、監理方、鑒證方”四方聯簽機制。通過審計,避免發生資金違規使用現象。F
責任編輯/李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