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軼姝
新時期弘揚北大荒精神的時代價值
■ 臧軼姝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初開始,以轉業官兵和知識青年為主體的幾十萬拓荒者在黑龍江三江平原的亙古荒原上發起了“向地球開戰,向荒原要糧”開發建設北大荒的偉大壯舉。在開發建設北大荒的歷史進程中,幾代拓荒人以百折不撓的精神,用火熱的激情、青春和汗水創造了豐碩的物質文明成果,同時也創造了以“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為主要內容的北大荒精神。這種精神一直以來是黑龍江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實現黑龍江全面振興不竭的精神動力。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我省時充分肯定了北大荒精神對廣大黨員干部的教育引領作用。今年召開的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也明確提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厚植優秀傳統文化根基,傳承弘揚黑龍江優秀精神,挖掘深厚內涵,弘揚時代價值。在譜寫壯美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黑龍江篇章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大力弘揚北大荒精神,并從中汲取奮發前進的精神營養和智慧力量。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當初,來到北大荒的人面對著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極端天氣,他們有著自己堅定的理想和信念,他們相信能把千里荒原變成良田。極端艱苦的條件沒有讓拓荒者退縮,他們以頑強的精神、樂觀的態度、堅韌的意志,用雙手和智慧把當年的北大荒建成了我國耕地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信心是定力的前提,定力是信心的體現。正是這種思想定力,促使北大荒一代又一代墾荒者戰勝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挑戰,在世界第三大黑土帶上開拓了屬于北大荒人的“北大荒之路”。正是這種對事業、對道路的堅定和自信創造了變北大荒為北大倉的輝煌歷史。信念和目標堅定了,內心就有了奮斗方向,激情和干勁就開始源源不斷地涌現。
當前,面對著國際和國內經濟發展的新形勢,特別是在新一輪改革發展大潮中,我省面臨不進則退的嚴峻挑戰。在這一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不僅對我省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為國家建設所做的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而且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繪就的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的宏偉藍圖,增強了全省人民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和力量。為實現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三個階段的發展目標,我們要把北大荒精神作為思想引領,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戰勝困難與挑戰的決心和信心;堅定發展自信,對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和發展舉措充滿信心,并把思想上的自信轉化為實踐上的自覺和發展上的自強。
“奮斗”與“創業”是北大荒精神的突出閃光點,是共和國不能忘記的永恒記憶。當年的北大荒人正是抱著奮斗的理念來到這片未被開墾的土地上,又是憑著強烈的創業激情建設著這塊神奇的土地。“奮斗”和“創業”是北大荒的傳家寶,是北大荒事業得以生生不息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無論是墾區拓荒時期的第一次創業,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第二次創業,北大荒人都把立足點放在“奮斗”和“創業”上。從1947年第一批國有機械化農場創建到在北大荒建成我國規模最大的國有農場群,實現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歷史轉變,確立了“北大荒農業”在黑龍江省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從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北大荒人堅定地從計劃走向市場,勇敢迎接新經濟的挑戰,緊緊抓住國家大力發展農業的契機,奮力開拓進取走向農業現代化。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時明確指出,轉方式調結構是苦干出來的,不是硬等出來的,要搶抓機遇、奮發有為,把政策轉化為行動,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翻身仗。當前,我省改革已經到了集中攻堅期,推進改革的任務十分艱巨,必須要以大力弘揚北大荒人“艱苦奮斗”的精神為思想引領,抓住“十三五”時期這關鍵的五年,把我省經濟發展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已經為我省今后五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奮斗目標。要想扎實走出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我們必須要在全省倡導奮斗理念,激發全民創業熱情。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傳承北大荒人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和敢打必勝的拼搏精神,奮勇前進,積極投身于新的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的偉大實踐中。
創新,是黑龍江農墾事業不斷發展的動力之源。沒有開拓創新,就沒有北大荒70年的發展壯大。伴隨著共和國改革的腳步,北大荒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靠改革創新支撐。1978年,當改革浪潮席卷全國大地的時候,北大荒人選擇了改革之路,告別“大鍋飯”“鐵飯碗”,開始興辦“四到戶、兩自理”的家庭農場,向僵化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宣戰。幾十年習慣于國家出錢、農場種地的國家正式職工轉變為自己出錢種地的家庭農場主,北大荒人思想上經歷了一次巨大的歷練。支撐這場巨大歷史變革成功的動力是北大荒人強大的思想承受力和創新力。如今,北大荒人又在新一輪改革大潮中繼續探索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發展的改革之路。在這新的歷史征程中,北大荒人繼續保持清醒認識,繼續發揚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
開拓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是國家興盛之源。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時明確指出,要做好培育壯大“新字號”這篇大文章。他提出,要轉方式調結構,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這是中央對我省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使我省實現全面振興的必然之路。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指出,今后五年,我們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定走體制機制同市場完全對接、產業創新擴量升級、充滿內在活力的創新發展之路。為把這條路走得更加堅定有力、行穩致遠,尤其需要大力弘揚和踐行北大荒人勇于開拓創新的發展理念,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因此,要完善和創新體制機制,把創新體制機制作為縮小與發達地區差距的重要途徑,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難題,用創新的舉措謀求突破,建立健全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我們要通過大力弘揚與踐行北大荒開拓創新精神,為實現黑龍江全面振興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思想基礎、創新動力和力量源泉。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良的黨風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在開發建設北大荒進程中,地窨子、馬架子、人拉犁所體現的艱苦奮斗的精神力量,尊重科學、追求卓越所體現的勇于開拓的進取意識,祖國至上,以國家利益為重所體現的顧全大局的坦蕩胸懷,獻青春、獻終身、獻子孫所體現的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這些都是我黨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精神的力量在于它能鼓舞和激發出人的潛能和創造力,在于把精神動力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物質力量。雖然北大荒精神是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事業、特定的群體、特定的時代形成的,但它既有民族精神的深遠基礎,又凝結著新時代的活力源泉。北大荒精神既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既是精神的豐碑,又是奮進的明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干事創業要有好的作風、好的精氣神。當前,在全省上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發圖強、努力工作的關鍵時刻,更需要有北大荒精神的思想引領。今天,我們弘揚傳承北大荒精神,就是要大力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打造一支素質過硬、作風扎實、敢于擔當的干部隊伍。就是要以北大荒精神為思想引領,倡導勤于學習、嚴謹細致、勤勉高效、務實擔當、嚴格自律的好作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心思用在推動黑龍江振興發展上,把精力放在推進各項措施落實上,使全省上下形成奮發圖強、干事創業的新風正氣。
現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黑龍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振興發展的歷史重任,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肩負起“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的新使命,以北大荒精神為思想引領,增強干事創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為譜寫出壯美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黑龍江篇章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三處處長、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賈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