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軍
領導干部要有“三懷”
■劉志軍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發展,目前我國已進入了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三期疊加”新階段。經濟新常態、改革深水區、社會矛盾增多、國際環境惡化等等,都給每位領導干部提出了新問題、新挑戰。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讓我們每位領導干部都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托,在“中國夢”的大考面前,以自己的壯志興懷、寬闊胸懷和為民情懷書寫無愧于歷史的答卷。
壯志興懷是一種境界。一個領導干部,如果境界不高、志向不遠、格局不大,就難免目光短淺、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甚至會為個人私利所羈絆。要成就一番壯麗的事業,一定要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志向。
壯志興懷貴在不忘初心。絕大多數領導干部從政之初都志向遠大,有為黨興業、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但干著干著,有的就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忘記了自己從哪里來,該往哪里去。壯志興懷的境界在于始終守得住初心,不斷加強內心的修養,不為外在利益的得失而改變志向,登高望遠,站穩立場,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不斷增強自覺性,聞過則喜,見賢思齊,及時消除思想上的污垢,“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堅持自我約束,慎初、慎微、慎獨,大事小事不茍且,時時處處不放縱;能夠善始善終,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膽識體現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現在“會干事”上,把目標落實在“干成事”上,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壯志興懷貴在永葆激情。古往今來,凡有大志向者,必是激情澎湃,壯懷激烈。一個領導干部只有在追求崇高目標的時候,對肩負的責任才會有一種熱血澎湃的感覺,他的潛能才會得到最大的發揮,工作激情才能迸發出來。如果胸無大志、自我滿足、目光短淺,便難以產生持久的熱情和巨大的動力。壯志興懷的境界在于永葆激情,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事業當中,始終充滿向上的激情;把工作當作第一興趣,積極主動,奮力進取,一絲不茍,創造性完成好本職工作;把心思用在謀事上,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把困難當作“試金石”,對未來充滿自信,不退縮、不回避、不放棄,有干勁、鉆勁、狠勁和韌勁,不斷創造出不同尋常的新業績。
壯志興懷貴在敢于擔當。領導干部只有胸懷大志、一心為公,才能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鐵肩擔道義”的氣魄,擔當起事業重托、擔當起歷史使命。如果只想做大官不想做大事,只想索取不想付出,那就會在其位不謀其政。壯志興懷的境界在于敢于擔當,面對大是大非,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敢于站出來說話,表明態度,決不失語;面對矛盾問題,不怕事、不回避、不上交,頂住壓力,積極履職化解;面對危機情況,有膽有識、果斷決策,勇于挺身而出,靠前處置;面對工作失誤,勇于正視錯誤,不攬功諉過,主動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抓善管,較真碰硬,定鐵律、出重拳,動真格、零容忍,自覺踐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寬闊胸懷是一種氣度。領導干部有沒有寬闊胸懷,有沒有容人、容事的氣度,不僅關系到能否干好自己的工作、培養好接班人、處理好同志關系,而且會直接影響一個地方、部門和單位的發展。因此,作為領導干部,要為黨的事業做出貢獻,就要有寬闊的胸懷。
要以寬闊胸懷容人容事?!耙粋€人的胸懷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贏得多少人”“容得下多少事,才能成得多少事”。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領導干部心胸狹窄,愛聽順耳話、不愛聽逆耳言,這樣的人,永遠做不了大事,成不了大器。大海之所以博大,就是因為它把自己放得很低,所以領導干部要準確定好位,定好自己在領導班子中的位置,當“班長”不當“家長”,以寬闊胸懷和博大氣度,容人之長、取長補短,容人之短、互促成長,容人之功、喝彩鼓掌,容人之過、包容發展;能聽難聽之話,能吃難忍之虧,保持平常心,遇到急事不急躁,遇到大事不糊涂,遇到難事不慌張;凡事從黨的事業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關心人、幫助人,把真摯、純樸、深厚的感情傾注在同志和部屬身上,營造健康、和諧、團結、進取的工作生活環境,共同干事創業。
要以寬闊胸懷舉才善任。古往今來,凡在事業上有成就的政治家都十分重才愛才惜才。知人善任,公正無私,不僅體現領導干部的寬闊胸懷,更是人格魅力和領導藝術的充分展示。領導干部要以“虛懷若谷之心,寬厚豁達之態”知人善用。對有爭議的同志要看主流,認真聽取各方之言,不給臉色,不壓制打擊,并敢于否定自己而采納合理意見;對有短板的同志要有發展的眼光,“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以容才之量,護才之膽,舉才之德,做到見才思齊,才盡其用;對犯過錯誤的同志要給機會,不能一味埋怨指責,“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特別是因誤會或過失傷害過自己的人,更要查明情況,得理讓人。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人才、凝聚人心。
要以寬闊胸懷甘為人梯?,F實中,有的領導干部個人能力很強,但習慣于一枝獨秀,容不得別人更優秀,這不是一個領導干部應有的胸懷。同事或下屬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強,這是事業興旺、后繼有人的表現,也是共同干好事業的基礎,領導干部不僅不能嫉賢妒能,還應為他們的成長和取得成就甘做人梯,主動為人才成長創造條件。發現、推薦和培養人才,更能體現領導干部的胸懷和氣度,沒有一任接一任的培養、重用,就不可能形成人才鏈,黨的事業就不可能繼往開來。因此,甘為人梯是“日久見人心”的長遠工程,日子越久成效越能顯現,對黨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貢獻更大。
為民情懷是一種品質。心意所向,力亦所指。領導干部是否把為民服務內化為一種態度、一種自覺、一種習慣非常重要?!罢性陧樏裥?,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領導干部來自于民,服務于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本,都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只有把群眾所想、所需、所盼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主動知民情、解民難,順民心、合民意,才能做好人民公仆,才能發展好黨和國家的大事業。
要把為民情懷融入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脫離了群眾,就好比魚離開了水,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順民心、合民意,就要心中始終裝著群眾,不管何時何地都要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時時刻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就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最廣大群眾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就要把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帶著感情去做分內的工作,以群眾的愿望和要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就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同群眾坦誠相見,真正做到與群眾同甘苦、共患難,同呼吸、共命運,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與群眾融為一體。
要把為民情懷融入決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最根本的工作方法。領導干部想問題、做事情切忌脫離群眾,做調查搞研究要改變那種看紙上報告、聽口頭匯報的習慣;改變走馬觀花、不求甚解的作風,切實深入基層,恭敬勤奮地向群眾請教、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確保各項決策能夠被大多數群眾所接受。做決策定方案要克服率性隨意,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什么時候干就什么時候干,要堅持民主集中制,營造和保持講真話、講實話、講心里話的良好氛圍,鼓勵如實反映情況和提出不同意見,避免決策出現重大失誤,損害群眾利益。
要把為民情懷融入服務。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領導干部要把自己置身于人民之中,視自己為人民的公仆,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不能顛倒主人與公仆的身份,時刻牢記手中的權力是群眾賦予的,只有運用權力為群眾服務的義務,沒有濫用權力謀取私利的權力;要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優良傳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正確對待、妥善處理群眾的利益訴求,認真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要牢記“兩個務必”,嚴格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轉變作風的要求,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厲行勤儉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要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堅持從具體事情抓起,說一件,做一件,成一件,堅持不懈地抓下去,保證權力行使能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利益服務。
(作者系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張霞zhangxia@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