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貴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 200000)
論《反不正當競爭法》下的商業秘密保護
張富貴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 200000)
伴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知識經濟也蓬勃向上,信息、技術等科學技術型無形財產的價值越發彰顯。在企業市場經濟競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商業秘密,在各種立法中得以保護,《反不正當競爭法》是其中重要的立法之一。該法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市場正當競爭發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不足。結合各國經驗,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可以得到進一步完善。
商業秘密;現狀;措施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作為一種新型的知識產權的商業秘密也在企業競爭的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商業秘密是企業的無形財產,能夠為所有人帶來一定的價值或經濟利益。正因為如此,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強,我國民法、刑法等法律都對之進行了相關規定。
什么是商業秘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中規定商業秘密:“未公開的信息,這些未公開的信息應當具有保密性,并具有商業價值”。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規定:“本法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不管各國如何定義,商業秘密都有如下特點:
1.秘密性。它是指某種技術信息或經營信息不被他人所普遍知悉,這是商業秘密的核心特征。一個技術秘密或經營信息一旦失去了秘密性,它被法律保護的前提便消失了。
2.價值性。它是指該項技術秘密或經營信息具有可確定的應用性,能夠讓權利人獲得潛在的或現實的經濟利益或競爭優勢。商業秘密導致競爭者之間水平、能力的差異,造就了市場中的正當競爭。
3.保密性。它是指所有者對于其認為是商業秘密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采取各種合法保密措施,防止信息為他人所知。
4.實用性。商業秘密必須具有客觀有用性,是能夠再生產經營中運用和操作的信息,比如配方、圖樣等。
商業戰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商業秘密是參戰者手上的武器。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現實用深刻的教訓給我們上了一課,2010年的力拓等案都在告訴我們,保護商業秘密刻不容緩。
(一)調整范圍有限
1.調整的主體范圍狹窄
《反不正當競爭法》將主體范圍限制在了“經營者”的范圍內,它言明規范的是經營者的經營行為。然而在現實的經營活動中,出賣商業秘密的人往往出乎意料,有可能侵害商業秘密的人群龐雜,遠超出法律定義的“經營者”范圍。對于只是從事發明研究的人,其技術信息中所包含的潛在的商業價值就只能在進入經營活動領域后才可以得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
2.對調整內容的規定有限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將商業秘密限定在技術秘密和經營信息,但是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可以歸屬到商業秘密的類型已經不局限于此。有限的調整內容造成超出現行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懲處找不到法律依據,因而無法進行調整。這些調整內容的不完備會在對商業秘密的有效保護造成很大影響。
(二)懲罰力度不夠
《反不正當競爭法》將賠償限定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的利潤及合理費用”,只規定了實際具有的價值,而忽略了商業秘密背后的潛在價值,致使被侵權人的其他損失得不到保護,而且對侵權人也形不成有效的威懾作用。
(三)救濟制度不完善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在保護商業秘密方面采用停止侵害,但是因為這些措施以勝訴為基礎,而且庭審時間一般很長,這樣極有可能造成被侵害的商業秘密失去商業價值,沒辦法保證被侵權人的損害縮小。
縱觀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秘密保護的現狀,其規定已經不能很好地保護企業商業秘密,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針對上述的不足之處,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完善:
(一)適當擴大調整主體
法律調整的主體具有局限性,這樣會導致有些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因此應當適當擴大調整主體的范圍,不應當僅僅局限于經營者與經營者之間,經營者與員工之間,與從事醫療衛生、文化、科研、教學的單位等之間,也應當存在對商業秘密保護的空間。《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可以考慮把商業秘密的主體擴大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等可以擁有商業秘密所有權或使用權的主體。
(二)合理增加調整內容
我國也應當適當放寬商業秘密的范圍,更好的保護公民、企業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對于侵權行為類型的規定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對侵權行為的類型增設一般性條款,起到填補漏洞的作用,同時也給予法官判斷是否屬于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自由裁量權;另一方面規定不屬于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類型,這樣在利用一般性條款擴大侵權行為類型的同時又限定了范圍,不會造成法官擁有過大自由裁量權的局面。
(三)增設懲罰性賠償金
在對權利人進行補償之外,還應當附加部分懲罰性規定。對侵權人加大的經濟制裁對被侵權人是一種彌補,對侵權人是一種懲罰。增設懲罰性賠償金在彌補現行制度保護權利人利益不足的缺陷的同時,也增強了市場經濟競爭中企業進行商業活動的紀律性,強化了市場秘密的侵權救濟。
在知識經濟時代,商業秘密作為市場經濟競爭的核心力量越發重要,正因為如此,加強對商業秘密的保護、維持市場的良性競爭很重要。而法律作為國家強制力的體現,無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法律必然是要及時、有效地調整自身以滿足需要的。對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存在的不足,結合各國經驗,完善自身,必然可以更好地保護商業秘密不受侵犯,市場經濟有序發展。
[1]郭玉臣.論反不正當競爭法視野下企業商業秘密的保護機制[J].法制博覽,2014.08(中)
[2]侯恒.論企業商業秘密保護[J].法制與社會,2014.2(上)
[3]許前川.論商業秘密保護—以反不正當競爭法為視野[J].法制博覽,2013.11(中)
[5]宋慶閣.試析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秘密的保護[J].法制與經濟,2013,7(354)
[6]汪勝.商業秘密法律保護問題的研究[J].法制博覽,2014.03(中)
[8]鄭斌.論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秘密的保護[C].泉州:華僑大學,2011
張富貴(1992.01-),男,漢族,碩士,上海海事大學,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