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衛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4)
村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
耿 衛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4)
村級土地利用規劃作為我國當前五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延伸和發展,不僅可以解決當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存在的的問題,還能夠有效解決農村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協調村域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關系,同時處理好農村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建設布局散亂、用地粗放低效、公共設施缺乏、鄉村風貌退化等問題。本文從為什么要開展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及其與鄉鎮土地利用規劃的關系為基礎,談論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的要求、程序和重點內容,進而總結出村土地利用規劃實施管理的措施。
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用途管制
現行我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五級制:國家、省、市(地)、縣、鄉(鎮)。其中,前四級規劃主要在宏觀層面上對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進行調整,耕地及基本農田保護方向進行確定,鄉(鎮)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農村各項土地利用活動有總體安排,但由于編制規程、圖件規程和數據庫標準中對具體任務缺乏細分,對圖件編制缺乏比例尺要求,對數據庫也沒有特定圖層要求等,總的來說規劃內容安排相對簡單粗疏,難以規范、指導村級各項土地的保護、利用、整治與開發活動。
農村問題一直是黨和國家關注的重中之重。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做好新階段新理念時期農村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了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繼續解決城鎮土地二元制結構、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等重大決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和《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編制村級土地利用規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提出,“編制村級土地利用規劃”[1]。
(1)要按照“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要求,以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節約用地制度,統籌布局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
(2)統籌考慮村莊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保護等相關規劃的用地需求,合理安排農村經濟發展、耕地保護、村莊建設、環境整治、生態保護、文化傳承、基礎設施建設與社會事業發展等各項用地。
(3)落實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明確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和落實保護地塊。
(4)加強對農村建設用地規模、布局和時序的管控,優先保障農村公益性設施用地、宅基地,合理控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提升農村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5)科學指導農村土地整治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遵循“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重要理念,整體推進山水林田湖村路綜合整治,發揮綜合效益。
(6)強化對自然保護區、人文歷史景觀、地質遺跡、水源涵養地等保護,加強生態環境修復和治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2]。
第一步:調查分析農村經濟社會、資源利用狀況,明確較突出的、要解決的土地利用問題,收集相關基礎資料;
第二步:分析研究并測算規劃期內村用地需求類型、規模和分布及資源潛力,論證土地整理、復墾和開發整治的條件[3];
第三步:確定規劃原則、目標、控制指標,提出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優化、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建設用地調控、土地綜合整治、土地生態環境保護等的調控方向;
第四步:統籌安排村莊建設、特色產業、鄉村旅游業、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等村建設用地,合理確定中心村莊規模和范圍,擬拆除、歸并、保留和適當擴大的村莊類型、數量及分布;
第五步:按照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與建設用地布局、土地整治安排相銜接,確定農業生產空間、耕地保護地塊、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統籌園地、林地、草地、其他農用地安排,銜接鄉(鎮)規劃落實用途管制分區[4];
第六步:確定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區等具有生態保護重要性的區域,優先納入生態保護空間加以保護;
第七步:確定農用地整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廢棄地復墾、未利用地開發的規模和范圍,劃定基本農田整備區,安排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和時序;
第八步:進行規劃協調和論證,優化規劃方案,征求各方面及村民意見,上報審查;
第九步:制定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或規劃實施管理細則[5]。
(1)規劃成果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納入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按法定程序報批。
(2)村鎮建設和各項土地開發利用活動必須嚴格遵守,不得隨意突破或修改。確因特殊情況需要修改規劃的,應按規定程序制定規劃修改方案,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報上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備案,確保規劃的嚴肅性[6]。
(3)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發展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總體部署,以村土地利用規劃為依據,在控制農村建設用地總量、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前提下,加大力度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允許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重點支持農村產業發展。
(4)有序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開展;用好土地綜合整治平臺,引導聚合各類涉地涉農資金,整體推進山水林田湖村路綜合整治,讓農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7]。
(1)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的編制不僅是對現行規劃體系的延伸和完善,而且還是有效解決農村地區建設布局散亂、農村產業類型千篇一律和提升中國農村社會文明風貌的重要舉措,是改革的大勢所趨。
(2)通過對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編制程序、內容和管理等的研究,充分證明其可行性和重要性,為接下來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的全面開展打下基礎。
(3)村級土地利用規劃在我國尚處于試點階段,仍缺乏普遍適用的標準和準則,有待相關學者和專家的深入探討和持續論證。
[1]陳榮蓉,葉公強,楊朝現,謝德體,宋光煜.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編制[J].中國土地科學,2009,(03):32-36.
[2]李偉,魯成樹,范業婷.關于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的探討——基于蕪湖市的調查[J].中國集體經濟,2014,(18):9-11.
[3]黃俊.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2012.
[4]單美,王靜,王訓,馬平.新農村建設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研究進展[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1,(02):76-79.
[5]鄧煒,葉公強.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的幾個基本問題探討[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0,(06):104-107.
[6]鄭財貴,邱道持,葉公強,張孝成,梁啟學.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的主要內容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0,(10):5259-5261.
[7]盧鑫.韶山市村級土地利用規劃初探[A].中國土地學會.節約集約用地及城鄉統籌發展——2009年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土地學會:,2009:8.
耿衛(1991.10-),男,漢族,安徽合肥,碩士,長安大學,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規劃與房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