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婦幼保健院,四川成都 610500
雙歧桿菌作為一種厭氧的革蘭陽性桿菌,其在腸道中的數量與嬰幼兒的健康營養狀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1]。該文將該院于2014年2月—2016年12月接收診治的兒科相關病癥患兒156例作為研究樣本,探究將雙歧桿菌應用于兒科臨床及保健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
抽取該院接收診治的兒科相關病癥患兒156例作為研究樣本,患兒中男女比例為83:73,年齡在5個月~13歲,平均為(7.94±2.19)歲,對所有患兒的臨床治療相關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合、分析,并將雙歧桿菌應用于兒科臨床及保健中。
觀察抽取的178例兒科相關病癥患兒在原有治療方式基礎上增添雙歧桿菌后的治療效果、雙歧桿菌應用于兒科臨床及保健中的應用效果。
雙歧桿菌與嬰幼兒機體營養代謝功能的健康、有序進行具有緊密關聯性,雙歧桿菌對合成維生素,生成有機酸均有促進作用。依據嬰幼兒實際需求,給予適量雙歧桿菌制劑或將雙歧因子如低聚果糖或異麥芽寡糖等混合置于飲食中,對雙歧桿菌增殖具有促進作用。
在急慢性腹瀉、乳糖不耐受癥、脂肪瀉、便秘、消化不良等病癥方面,雙歧桿菌具有良好的抑制緩解效果,且不良反應小,安全系數高。
對嬰幼兒應用雙歧桿菌制劑可以對由抗生素濫用或長期放化療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情形具有積極的調節效果,同時可以改善因外科手術愈合癥、嬰兒壞死性腸炎及腸道過敏性疾病引起的腸道功能紊亂情形,對腸道功能的恢復起到重要作用。
對嬰幼兒出現的復發性口腔炎及肛周濕疹等皮膚性病癥,應用雙歧桿菌展開治療,治療效果顯著,對白色念珠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嬰幼兒機體免疫力得到有效提升。
嬰幼兒腸道中雙歧桿菌的質量與數量受飲食因素的影響,且影響效果不容小覷。雙歧桿菌在人工喂養及母乳喂養等方面均為優勢菌種,不過由于每種喂養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性,因此雙歧桿菌對不同個體的作用效果也不一致,一般來說,雙歧桿菌在母乳喂養中成為腸道優勢菌的數量較多,而且形成時間較短,但是在人工喂養方式中兒童腸道通常包含較多數量的萄球菌、大腸桿菌、擬桿菌、腸球菌及梭菌,而且雙歧桿菌的數量會隨著嬰幼兒年齡的不斷增長而發生對應變化,通常情況下,嬰幼兒時期雙歧桿菌的數量為1 011/g,成年時期則為108~109/g,老年時期雙歧桿菌的數量則會更少[2]。臨床研究資料表明,經常出現在嬰幼兒糞便中的雙歧桿菌為嬰兒雙歧桿菌,通常以長雙歧b型及兩歧雙歧桿菌b型為主,而成人比較常見的雙歧桿菌類型則為角雙歧桿菌及青春雙歧桿菌[3]。
雙歧桿菌通過腸黏膜上皮細胞物與磷壁酸的互相作用而在腸黏膜表面粘附,與厭氧菌一起形成特殊的一個微生態位,進而發揮生態效應,形成生物學屏障,將腸道的定植抗力表現出來,從而達到阻止致病菌入侵與定植的目的,而雙歧桿菌在進行繁殖時,通過對糖類物質進行發酵而產生大量的乳酸和醋酸,能夠對腸道實現酸化,對腸道的正常蠕動進行調節,從而充分發揮生物屏障作用[4]。雙歧桿菌可以促進眾多維生素合成,如 B12、B1、泛酸、B2、尼克酸、B6以及葉酸等,而且雙歧桿菌在繁殖的過程中能夠產生大量酸性代謝物,使腸道Eh和pH降低,從而促進維生素D、Ca2+、Fe2+的吸收,當特殊因素致使腸道菌群發生嚴重失調時,機體往往容易出現營養性貧血、缺乏維生素等癥狀[5]。
資料顯示,雙歧桿菌應用于兒科臨床及保健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嬰幼兒營養保健、治療腸功能紊亂性疾病、調整腸道菌群失調及治療皮膚疾病等方面。雙歧桿菌與嬰幼兒機體營養代謝功能的健康、有序進行具有緊密關聯性,雙歧桿菌對合成維生素,生成有機酸均有促進作用。在急慢性腹瀉、乳糖不耐受癥、脂肪瀉、便秘、消化不良等病癥方面,雙歧桿菌具有良好的抑制緩解效果,不良反應小,安全系數高。雙歧桿菌對腸道菌群失調情形及腸道功能均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對復發性口腔炎及肛周濕疹等皮膚性病癥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雙歧桿菌是腸道中重要菌種之一,與宿主之間能夠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聯性,同時可以有效實現與機體之間的物質運輸、能量傳遞及信息交換過程。雙歧桿菌與嬰幼兒機體營養代謝功能的健康、有序進行具有緊密關聯性,促進機體對各類營養素的有效吸收及利用,使嬰幼兒的腸道處于一定的營養平衡狀態,對嬰幼兒抵抗力的增強、腸道感染可能性的下降均有積極意義。雙歧桿菌同時具備生物屏障功能,對嬰幼兒機體免疫功能具有一定調節作用、對腫瘤細胞的生長及增殖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通過對腸道菌群的適當性調整可以實現某些腸道相關病癥的治療,對嬰幼兒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1]封穎.雙歧桿菌在兒科臨床及保健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5(25):264-265.
[2]蘇青,鐘永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治療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的臨床療效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3,36(12):33-35.
[3]劉立華,劉立鑫,王真,等.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防治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的療效隨機對照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5(12):2243-2245.
[4]韓宏梅,張春雨,劉文靜,等.兒科出院保健中應用護理延伸服務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4):237-238.
[5]牛曉俠.兒科保健對早產兒智力和體格發育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14(6下旬刊):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