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付均
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人民醫院骨科,四川宜賓 645250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作為慢性關節疾病的一種,其病變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續發性骨質增生,除了會損壞關節軟骨面以外,還會累及到軟骨、關節囊、滑膜和關節周圍肌肉,致使關節軟骨出現退變、斷裂,甚至會損害整個關節面,該病在臨床上通常表現為不同何曾度的膝關節疼痛和反復腫脹,尤其是在受涼和勞累過后,這種癥狀會加重,浮髕試驗為陽性。該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觀察關節腔沖洗(C型臂引導下)聯合臭氧注射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選取了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該院就診的9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以其作為分析對象,其中觀察組聯合應用關節腔沖洗和臭氧注射治療,在臨床上取得及其理想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9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現根據入院編號將全部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5例,觀察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 18~72 歲,平均年齡(50.6±2.9)歲,病程 4~10年,平均病程(6.42±2.88)年;對照組男 24例、女 21例,年齡 17~71 歲,平均年齡(48.9±3.6)歲,病程 3~11年,平均病程(7.06±3.04)年。全部患者的一般資料經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全部患者經過臨床診斷,與臨床放射學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相符,評價標準:①患者在近30 d以內都存在膝關節疼痛的情況;②經X線攝片檢查,骨贅已形成;③關節液檢查與骨關節炎相符;④晨僵不超過30 min;⑤存在非常明顯的摩擦音。
儀器設備均采用醫用臭氧發生儀和C-型壁美國GE-9800。對照組給予單純關節腔沖洗治療,取患者的平臥位,膝蓋彎曲,進行常規消毒、鋪巾和局部麻醉;在C型壁的引導下,選擇髕骨外或內上方為灌入點,利用9號針在該處進針,取內或外膝眼為引出點并進行穿刺,待成功穿刺以后將3~5 mL的碘海醇注射液當做造影劑注入,使其能夠均勻的分布在關節腔內,選擇合適的穿刺位置,利用大量的生理鹽水進行持續沖洗;沖洗過程中對膝關節進行輕度的活動,方便對關節腔進行徹底沖洗,一直沖洗到澄清液流出為止[1];將關節內的液體盡可能的抽凈,注射3~5 mL 0.5%的利多卡因進行關節腔麻醉,術后關節腫脹感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明顯緩解。觀察組給予關節腔沖洗(C型臂引導下)聯合臭氧注射治療,按照對照組同樣的方法來沖洗關節腔,沖洗完畢后利用一次性10 mL的無菌注射器在膝關節腔中注入濃度為25 mg/L的醫用臭氧,具體注入劑量以患者的實際反應情況決定,通常注入量為15~20 mL,在此基礎上對膝關節進行反復屈伸3~5 min,確保在膝關節內可以均勻的彌散臭氧[2]。兩組患者,每7 d沖洗1次,1個療程共3次,術后48 h內利用繃帶來實現對膝關節的固定。
評價標準:參照美國風濕學會于1995年制定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放射學診斷標準。治愈:疼痛、壓痛和腫脹完全消失,關節功能恢復正常;顯效:疼痛減輕明顯,沒有壓痛,關節功能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患者可以輕松自如的上下樓梯;有效:疼痛稍微減輕,壓痛存在但是不明顯,關節功能有所恢復但尚未徹底恢復正常;無效:疼痛、腫脹和壓痛明顯存在,運動功能障礙,甚至情況更差[3]。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計量資料取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組間對比分別取χ2檢驗、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5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在臨床上具有很高的發病率,但是治愈率卻不高,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極易誘發膝關節疼痛,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關節畸形、疼痛和反復腫脹[4]。因此,本著疼痛緩解和關節功能改善的原則,來促進病程進展的有效延緩,即實現對關節軟骨的充分保護,延緩對軟骨的破壞程度,最終促進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如果采用單純保守治療,不僅效果不佳且復發率極高,將非甾體類激素注射到關節腔內或者盲目的穿刺,都極有可能損傷關節、軟骨、韌帶和肌腱,并且由于手術治療費用昂貴,患者很難接受。現階段,關節腔沖洗聯合其他方法治療廣泛應用到臨床治療當中,取得顯著效果,關節腔沖洗促進骨關節炎疼痛有效緩解的機制在于關節液中的炎性遞質濃度顯著降低,如前列腺素、酸堿度和腫瘤壞死因子等,在此基礎上通過增加滑液的分泌、軟骨細胞水分和營養,進而有助于增強刺激作用[5],且該次研究均在影像引導下進行,具有較高的安全系數,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高。
根據相關報道研究,近年經常會采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激素的沉寂極易損傷軟骨或者關節,臭氧作為強氧化劑的一種,其該次所具備的氧化作用僅次于氟,半衰期在常溫下可達45 min,在水中極易分解和溶解[6]。其治療機制主要是:在關節腔中一旦注入臭氧之后,其會馬上與關節滑液中的生化分子產生作用促進活性氧與脂質過氧化物的形成。觀察組在關節腔沖洗的基礎上聯合臭氧治療,需要徹底沖洗關節腔,為促進關節腔內微環境的有效改善,需要將其中的雜質盡可能的沖洗干凈,然后在沖洗過程中對患者的膝關節進行輕微的活動,以此有助于松解腔隙內粘連的松解,便于臭氧可以均勻的分布在腔隙內,從而進一步氧化腔內炎性遞質,將臭氧本身所具備的消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7]。目前,臭氧廣泛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當中,如骨關節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抗自由基防衰老、創傷和難治性潰瘍等,在病變的膝關節腔中注入,可以促進膝關節內環境的明顯改善,將損壞的軟骨惡性循環阻斷,進而有助于修復和再生關節軟骨,進一步延緩關節的退變,在此基礎上有助于疼痛的有效緩解,滑膜充血的情況可以減輕,消除水腫,促進軀體活動性功能的顯著增加[8]。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5.56%>6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過程中,應用關節腔沖洗(C型臂引導下)聯合臭氧注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顯著增強,中遠期效果理想,微創、安全、高效,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1]蔡永濤.中醫推拿手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6):17-19.
[2]唐煉,陳潔盈,魯曉波.活血通絡凝膠聯合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效果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6,34(10):2510-2513.
[3]姜秀鳳,姜德華,梁春霞.氨基葡萄糖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24):66-68.
[4]李尚娥,范海濤,張斌.膝關節腔內注射醫用幾丁糖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6,8(11):84-87.
[5]艾天峰.塞來昔布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觀察及安全性分析 [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7,6(1):103-104.
[6]萬霞.綜合護理在針刀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2012(1 中旬刊):111-112.
[7]吳善強,馮莉莎.玻璃酸鈉治療中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遠期效果觀察[J].實用醫藥雜志,2017(9):787-788,792.
[8]田曉美,趙紫硯,侯麗.玻璃酸鈉腔內注射輔以穴位按摩及功能鍛煉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8):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