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江蘇省高郵市中醫醫院肛腸科,江蘇高郵 225600
痔瘡是一種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病癥,是由于不同因素造成的肛門及肛管末端靜脈血管發生曲張情形,同時也是由于相關炎癥的刺激作用或直腸末端黏膜長期遭受感染引發的肛門附近皮下靜脈叢出現屈從或擴張情形,進而局部位置出現靜脈團,排便過程中易遭受壓力刺激導致出血現象,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感染情形嚴重化[1-2]。該文將該院于2014年5月—2016年11月接收診治的痔瘡患者80例作為研究樣本,探究對痔瘡患者應用中醫結扎療法展開治療的臨床治療結果,現報道如下。
抽取2014年5月—2016年11月該院接收診治的痔瘡患者80例作為研究樣本,均為該院依據相關標準確診的痔瘡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1:19,年齡在 23~63 歲,平均為(46.19±4.75)歲;觀察組患者男女比例為 22:18,年齡在 24~62 歲,平均為(47.26±3.4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者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以往最常應用的治療方式展開治療,即單純結扎治療方式。患者治療過程中應處于仰臥體位,使患者肛門括約肌處于伸展狀態,通過對患者肛門采取擴開處理,以便患者內痔位置充分暴露,隨后對患者實施結扎操作,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消毒滅菌,并給予患者常規內科護理操作。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中醫結扎療法實施診治,中醫結扎療法分為中藥口服法及中藥泡浴法。中藥口服法組方為大黃3 g、黑木耳12 g、地榆炭 15 g、延胡索 15 g、五加皮 12 g、鳳尾草 12 g、花蕊石 6 g、側柏葉 10 g、白茅根 20 g、生蒲黃12 g、棕櫚炭12 g、槐角20 g[3]。將藥材浸入冷水中,浸泡水量應將藥材完全淹沒并超出2~5 cm,浸泡時間持續30 min以上,然后再次添水至藥材完全淹沒并超出2~3 cm,啟用大火煎制,待水開后換用小火煎制20 min,混合兩次藥液,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直至痔核脫落[4]。中藥泡浴法組方為連翹20 g、天花粉10 g、生南星 10 g、蒲公英 30 g、仙鶴草 12 g、馬齒莧 15 g、白蘞8 g、白芨8 g[5]。浸泡及煎熬過程與中藥口服法一致,浸泡水量應將藥材完全淹沒并超出5~10 cm,再次添水至藥材完全淹沒并超出5~10 cm,混合兩次藥液,每日早晚坐浴30 min,溫度保持在30℃左右,直至痔核脫落。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結果及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治療結果判斷標準:顯效:患者術后痔核脫落完全,無便血跡象;有效:患者術后痔核基本脫落,便血等相關臨床癥狀基本消退;無效:患者術后痔核未脫落,便血等相關臨床癥狀仍舊持續[6]。
在該研究中對數據將進行全面的、具體的統計學上的分析,并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測算。其中,計數資料的選擇則以[n(%)]的形式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高于對照組的82.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n(%)]
給予對應治療方式后,對照組中存在尿潴留情形病例1例,創口感染情形病例4例,術后出血病例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7.5%;觀察組中存在創口感染情形病例1例,未發現尿潴留情形病例及術后出血病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5%。由此可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相較于對照組對應數值,呈現顯著下降趨勢(P<0.05)。
痔瘡患者臨床上通常表現為便血、肛門疼痛及排便疼痛等,對患者正常生活及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影響。臨床上主要采取兩種治療手段開展治療,其一為保守治療方式,其二為手術治療手段。保守治療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臨床治療結果不盡如人意,對患者肛腸括約肌的完整性及正常功能均造成不良影響,而以往常用的結扎術,雖然可以使產生病變的組織在患者實施結扎后自動萎縮進而自行脫落,但是治療過程中疼痛度較高,且極易出現大出血或創口感染等并發癥,給患者帶來二次痛苦[7]。因此,考慮將中醫結扎療法應用于痔瘡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中藥口服法及中藥泡浴法展開治療,使患者痔核自動脫落,同時能夠有效減緩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疼痛程度,幫助修復受損組織,降低感染情形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起到顯著治療效果[8]。
研究發現,給予對應治療方式后,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相比于對照組對應數值,提升趨勢顯著,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相較于對照組對應數值,呈現顯著下降趨勢。
綜上所述,對痔瘡患者應用中醫結扎療法展開治療,臨床治療結果顯著,對患者治療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同時有助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下降。
[1]施平聲.中醫結扎療法治療痔瘡100例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5(5):51,147.
[2]張晶.中醫結扎療法治療痔瘡158例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8):141,144.
[3]劉玉軍.中醫結扎療法治療痔瘡70例臨床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3):172-174.
[4]胡勇.中醫結扎療法治療痔瘡76例臨床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56):11108.
[5]黃中訓,彭聯瑜.自動痔套扎術治療內痔220例[C]//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2015年學術年會暨全國流調行業發布會論文集.中矣醫藥學會,2015:855-857.
[6]劉欣,暢碧俠,陳秀霞,等.自動痔瘡套扎術治療痔瘡出血療效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2,41(6):679-680.
[7]郝東鵬,閆新雍.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與傳統痔瘡切除術治療痔瘡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4(z1):19-20.
[8]丁以山.地奧司明片聯合九華痔瘡栓治療痔瘡急性發作療效分析[J].河北醫藥,2011,33(24):3747-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