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宗
蘭州市西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醫科,甘肅蘭州 730060
在中醫藥學中,預防保健屬于一項非常重要的組成內容,是一種養生理論和技術方法,以“治未病”為指導理念,在保障人們身心健康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尤其是隨著當前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觀念、醫學模式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當前中醫預防保健并未全面發展和普及,實際的服務量比較小,服務質量不是十分理想,服務模式較為單一,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服務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很難滿足當前人們在健康方面的實際需求,該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分析。
在健康維護方面,我國有著任何國家都沒有的優勢和底蘊,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中醫在健康保健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價值,現階段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使用中醫和針灸的國家現已超過160個,境外中醫人員超過30萬人,中醫合法醫學地位已經被8個國家立法保護[1]。另外,社會在中醫方面的需求量不斷提高,當前中醫預防保健理念已經被廣泛認可和接受,人們在健康保健方面的意識和關注度越來越高,社會對于中醫預防保健的需求持續增大,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正在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在迅速發展。
一方面,我國當前亞健康人群數量越來越多,根據國家“九五”攻關的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在預防保健方面花費1元錢,不僅可以節省約8.5元的治療費用,甚至還可以節省100元的搶救費用。另一方面,可以對重治輕防的觀念起到一定的糾正作用,當前社會已經形成了全民健康氛圍,需要針對國民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國民對維護自身健康狀態的重要性有充分全面的認識,將其作為承擔社會責任的一項核心內容,圍繞創造健康以及疾病預防展開預防保健服務,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充分的發揮出中醫藥的價值和作用,實現對我國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有效利用。
首先,當前醫療機構中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項目越來越多,很多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正逐漸發展成為各地醫療機構的一項主要服務內容,中醫醫院的服務領域越來越大,其服務類型也逐漸向著多樣化、數量化方向發展,服務水平越來越高。部分中醫醫院有專門的保健服務中心,能夠將現有的資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部分機構將中醫預防保健以及中醫醫療工作融合在一起進行。很多醫院就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展開了細致的研究分析,比如說在冬病夏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其次,社會獨立養生保健等機構在預防保健服務方面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作為對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的補充,很多非醫療機構在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理論下展開了大規模的預防保健服務,其服務項目和內容主要集中在藥浴、按摩、足療等方面,不僅有著非常廣泛的服務人群,同時其服務量也十分龐大,另外,很多以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為指導的保健品以及保健食品也正逐漸發展。
最后,當前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從業人員數量越來越多,很多中等職業院校開設了預防保健等專業,通過專業教學,預防保健方面的專業人才數量越來越多。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專門針對按摩師設置了專門的職業,同時制定了一系列的標注規范,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的發展。
①中醫院需要以該區域為中心建立中醫預防保健服務中心,中醫醫院需要將中醫人才的價值和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針對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展開探索和研究,制定針對性的服務內容和技術規范,加大對人員的培訓力度,促進中醫預防保健服務中心的發展。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要提高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水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是為居民提供低成本、安全有效的服務,是為居民提供連續、快捷、方便醫療服務的基本保障,提高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水平,能夠更好的滿足人們的中醫保健需求,加大與中醫醫院之間的技術協作力度,使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功能進一步深化落實,通過在人員方面的培訓,使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③其他機構也需要提供中醫預防保健方面的服務,在養老院、保健院等機構部門,也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中醫藥專業人才,做好中醫藥方面技術和知識的有效運用,展開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④針對這些預防保健服務機構,需要制定規范化的管理標準和管理流程,有統一的標識,方便百姓的選擇,不斷擴展服務內容和服務項目,為百姓提供全面、綜合、專業、系統的“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2]。
首先,將服務技術方法與產品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根據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的相關要求,將傳統中醫學和養生學作為主體,與現代科學技術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將不同環節的服務技術方法以及產品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次,針對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規范和技術標準展開分析研究,建立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質量控制體系,加大在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效果評價以及指標體系方面的研究,對服務效果進行總結和完善。最后,建立“治未病”科技創新機制,加大醫療衛生機構、高等院校、企業之間的合作與聯系,實現對資源的有效整合,將科技成果快速、高效的轉化為實際的設備、產品和方法。
首先,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人員需要具備相應的資質,比如說執業醫師資格,加大在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方面的人才培養力度,保證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方面的人才具備有扎實的中醫藥基本功,臨床實踐經驗豐富,掌握中醫特色技術方法以及養生保健康復知識。以“治未病”為核心理念,展開對健康文化、管理、保健等方面人才的培訓[3]。在確定的國家中醫藥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培訓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從事相應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其次,制定相應的規范制度,按照標準規范完成對人才的培養,制定“治未病”人才培養規范化方案,編寫培訓教材。可以采取中醫預防保健專業職業化以及職業崗位設定,建立職業技能鑒定等相關制度標準。最后,對培養機制進行創新和優化,將崗位培訓與院校教育有效結合在一起,院校在學生培養方面,展開養生保健知識教育,做好各方面資源的整合,建立培訓基地。
構建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當前我國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還存在有一定的問題,想要提高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構建的有效性,首先要建立服務提供體系,其次要對服務技術體系進行完善,最后要健全人才培養體系,通過這些方式,保證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構建的順利有效進行。
[1]曾偉,黃慶華,李洪波,等.廣西南寧區域中醫預防保健三級服務體系構建初步探索[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7,24(4):15-18.
[2]陳宛媛,邱鴻鐘,梁瑞瓊.廣東省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效率的 DEA 評價與分析[J].衛生軟科學,2016,30(3):148-151.
[3]葛敏,江萍,馬恰怡,等.上海市長寧區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J].上海預防醫學,2016,28(10):746-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