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琚有義
改革要有緊迫意識
■ 琚有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上強調指出,要認真謀劃深入抓好各項改革試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鼓勵探索、大膽實踐,敢想敢干、敢闖敢試,多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帶動面上改革。這既是對改革的方法指導,更是對改革的殷切要求。
改革,顧名思義,即革故鼎新,去除原有的那些過時、落后、阻礙新生事物發展的條條框框,建立與時代和社會發展潮流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方法、觀念等要素。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一部人類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改革發展史。
改革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那些舊有的、過時的東西不會也不愿主動退出歷史舞臺,因而注定了改革是一項艱巨復雜的任務,改革者必須具有超前的眼光、堅定的執行力和堅韌不拔的毅力。當前,各項改革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前所未有,但在有的改革領域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有的同志把改革任務看得過重,一聽改革就向后退,打退堂鼓;有的同志私心雜念重,不愿動自己的藩籬,更舍不得斷自己的“腕”,改革工作遲遲看不到進展;有的同志缺乏緊迫意識,認為改革工作急不得,以前怎樣干工作,現在仍然怎樣干,致使改革步伐邁得不快……
各級黨員干部面對改革,要有“改革工作進展不快,也是退步,也是失職”的緊迫意識,全力推進各項改革工作向前推進。要有必勝的信心和勇氣,面對改革任務,不退縮、不推諉,緊盯目標干、鉚足勁頭干;要有過硬的能力,抓緊一切時機學習充電,補齊短板,提升自身能力素質,以超強的能力投入到與舊有的、過時的慣性思維、方法、模式的改革斗爭中去;要有寬闊的胸襟和長遠的眼光,常懷“不改革、改不好就是對歷史的欠賬”的歷史使命感,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得失,心無旁騖投入改革,確保各項改革工作推進穩、見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