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縣農發辦
強化措施 扎實推進努力提升項目區現代農業建設水平
富裕縣農發辦
近年來,富裕縣緊緊抓住兩大平原改革實驗的有利契機,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地域特色,強化措施,精準發力,集中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重點推進機械化、規模化、水利化、產業化,提升了項目區現代農業建設水平。
為滿足發展現代農業對農機裝備的需求,我縣重點投入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結合本地種植結構,扶持組建農機合作社,配齊配優農機裝備。扶持光明農機合作社購置農機具41臺套,新建農機庫棚1000平方米;扶持德忠農機合作社購置農機具17臺套,新建農機庫棚1760平方米,配套建設糧食倉儲庫1.2萬平方米、烘干塔1座。通過村民入股、財政擔保貸款等途徑,解決農機合作社發展初期面臨的資金難題,配套制定還款計劃,以此“倒逼”農機合作社盈利運營。由農發部門牽頭,聘請農經及農機部門專家組定期指導農機合作社內業,規范財務管理,降低運營成本,積極爭創省級規范社,為農機合作社持續健康發展積蓄后勁。
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關鍵。國家在《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等文件中,明確要求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我縣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為引領,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結合縣情實際,借助土地確權登記的有利契機,鼓勵農民入社參與土地流轉,積極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規模化水平。支持農民合作社提高自有土地比例,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提高規模經營效益。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以村集體名義,入股到農民合作社當中,放大省投項目的經濟效益,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更多權利,使村民獲得更多實惠。如投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支持組建的德忠農民合作社,統一經營土地達到5000多畝,輻射面積3萬多畝,吸引215戶村民入社,為國家代儲糧食10萬噸,實現利潤100多萬元,集體分紅25萬元,每戶社員分紅3000元。
搞好田間工程配套,是推進水利化的重要環節。為最大限度挖掘高標準農田項目增收潛力,我縣針對田間水利工程不足、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實際,圍繞節水灌溉、灌區兩大類水利工程,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帶動作用,采取完善田間工程、購置噴灌設施、架設輸電線路等措施,提高農田水利化程度。我縣友誼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新打機電井20眼,建井房20座,購置卷盤式噴灌機10套,開挖排水溝6公里,建過路涵12座,架設輸電線路10公里。同時,為確保項目區水利工程長久穩定運行,發揮最大效益,確定工程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維護經費從縣水利建設基金列支,工程使用者負責日常管護。通過上述舉措,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加強,農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項目發展潛力不斷釋放。
全產業鏈打造,推動龍頭基地一體化發展,是農業產業化邁向中高端的必由之路。我縣以奶牛產業為牽動,積極打造“高端液體奶+現代企業牧場”產業發展模式,在省農發辦大力支持下,積極創建富裕現代農業示范項目區,成為全省農業綜合開發27個示范項目區之一。隨著政策導向作用逐漸釋放,成功吸引光明乳業新上12條“莫斯利安”生產線,投資2.5億元的一期6條“莫斯利安”生產線已經投產,同時配套新建光明4800頭現代奶牛示范場和光明哈川2400頭現代奶牛示范場,為光明乳業提供優質奶源基地保證,實現了全鏈條式發展。目前,總投資4.6億元的2個自有牧場已投入使用,奶牛存欄達5300頭,年產鮮奶27375噸,產值1.04億元。6條“莫斯利安”生產線和2個自有牧場投產達效,可實現稅金6600萬元,帶動6萬畝青貯種植,為600人就近提供就業崗位。
責任編輯/陳松chensong@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