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昭
(安徽新華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王 昭
(安徽新華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高層建筑在我國的發展呈現井噴的態勢,高層建筑尤其是超高層建筑正成為城市的標志性景觀。但是高層建筑由于其樓層高、層數多、人員多、功能復雜等,一旦發生火災會使得安全疏散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而安全疏散是高層建筑火災最佳的逃生方法,因此對于當前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實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總結,然后提出相應的對策,并對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做出展望。
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問題與對策
高層建筑是伴隨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也逐步發展起來的,高層建筑可以說是現代科技的綜合體現[1]。我國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城鎮化率達到了55%左右,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口涌進城市,使得城市原本狹小的空間不得不向上發展,截止到2016年底,我國有高層建筑已經達到30萬棟之多,并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的增加。2016年8月公安消防局公布了1-6月份的火災統計情況,全國共出現火警17.2萬起,死亡911人,傷756人。電氣原因以及生活用火不慎是主要的原因,并且這或多或少都與住宅有關。
在火災中,造成重大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往往是高層建筑火災,這是因為高層建筑火災一旦發生,人員逃生或者疏散的設施往往難以滿足要求,并且高層人員復雜,根本做不到及時的告知火情,從而延誤了疏散的力度,根據有關資料分析,從2000年至今,我國共發生高層建筑火災數量為13萬起,一次性致人死亡10人以上的100多起案件中,有高達60%的是因為疏散問題引起的[2]。因此,高層建筑火災的疏散問題研究就顯得非常的重要,本文將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一)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設計不足
隨著高層建筑的功能越來越復雜,我國設計單位對先前高層建筑的設計理念運用到現在的高層建筑當中已經具有明顯的滯后性,產生的設計缺陷問題比較突出。首先,在疏散出口方面,存在著設計的面積較小、疏散寬度不夠、疏散的距離太長等問題。其次,在消防電梯設計方面,私自換成普通的電梯,各種豎井與消防前置室設計不合理。最后,在樓梯間設計方面,樓梯間的面積太小,并且沒有考到樓梯間的防排煙[3]。
(二)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管理存在疏忽
高層開發商企業對于消防管理是注重前期的投入,忽視日常的管理。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等不積極,這就使得一旦發生火災無法發揮作用。此外,對于高層建筑中私自更改消防設施的行為以及安全口被占等情況較為普遍,這都是由于高層建筑管理人員以及政府部門監管不力做造成的,這造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三)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方式單一
人們對于高層發生火災以后的疏散常常會出現一個誤區,那就是疏散方式只能通過樓梯[4]。但是,因為高層建筑人流量大,樓梯間空間狹小,以及人員精神緊張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僅僅依靠樓梯進行疏散是難以滿足需求的,這也是為什么高層發生火災導致傷亡較重的重要原因。而在西方發達國家以及在高層建筑中設計出了更為先進的火災事故專用逃生設施,這對于增加逃生幾率有重要的幫助。
(四)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規章制度不健全
從目前《消防法》、《實施細則》及相關規定來看,對于相關責任人的義務性規定比較多,但是對于具體的責任認定、法規責任承擔的規定則相對較少,存在著懲罰措施不嚴、執行力較弱的問題。在安全疏散方面,現行法律法規較少涉及類似規定,或者說針對安全疏散逃生的法律法規及配套制度規定得過于籠統,條文只是簡單提及了消防演練、保證疏散通道暢通的內容[5]。
(一)加強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設計
高層建筑發生火災,要最大限度的縮短疏散的時間,為人員疏散爭取機會,這就要求對高層建筑安全疏散設計方面進行加強。根據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對火災蔓延的速度、人員疏散路線、消防設施位置、煙氣流動速度及方向等等方面進行設計。其最終的目的是盡快的將高層建筑的人員疏散出來,控制火勢的蔓延。
(二)對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及逃生的技巧進行宣傳與培訓
根據《消防法》中的一些規定,高層建筑的管理人員需要進行應急事故處置的培訓,尤其是火災事故的處理,讓他們引導樓內人員的疏散。除了公安消防等對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進行培訓以外,社會中的機構、團體以及個人也要積極的參與相關的培訓與再教育。新聞媒體的正確引導同樣也是十分重要的,宣傳工作的展開會提高人民的防火安全意識。
(三)編制科學的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預案
消防應急預案的編制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事情,同時也是涉及面非常廣的事情,應用到各種方面的知識,像消防安全、醫療急救、組織管理等等。這里要做到以下幾點:人員疏散平面圖,并在平面圖上表明需要疏散的區域、人員疏散的路線和疏散目的地;明確應急疏散過程中,工作人員的的任務,不同部門工作人員協同合作時應注意的事項。預案做完以后要及時的進行演練,從中找出存在的不足。
在我國高層建筑逐漸增多的情況下,高層建筑火災必將呈現上升的趨勢,本文從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對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為社會各界提供一些幫助。
從當前我國的現狀來看,人們對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的認知還是十分欠缺的,沒有深刻的預防憂患意識,一旦發生火災就會慌作一團,并且心存僥幸心理,不知道該如何的自救,這有人員自身的原因,同樣也有社會方面的原因。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好消防安全的預防過程,希望能夠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
[1]張麓,況凱騫,管佳林.超高層商業建筑消防安全多因素綜合評估[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5,(07):957-960.
[2]唐棣.高層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5.
[3]張慶宇.超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綜合評價體系應用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
[4]茍大彪.論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4,(S1):334-340.
[5]閆云龍.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現狀及預防措施探討[J].山西建筑,2014,(23):282-284.
本文系凱里學院應用經濟學重點學科資助
李艷瓊,女,湖南新寧人,碩士研究生,凱里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族經濟、農村經濟;艾雙雙,男,湖北松滋人,碩士研究生,凱里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