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林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河南 鄭州 450046)
施工企業籌資方式研究
——以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鄭秋林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河南 鄭州 450046)
籌集資金歷來是各施工企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這也是企業生存和獲得企業價值最大化所必需的。本文從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籌資方式為例,首先介紹了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籌資方式的現狀,其次研究分析了影響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籌資方式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防范該公司籌資風險的措施。
施工企業;籌資方式;風險防范
隨著施工企業規模的逐漸壯大,資金缺口也越來越明顯,為了改變現狀,各施工企業紛紛尋找適合自身的籌資方式,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本文結合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籌資方式的現狀,試圖尋找出更適合企業的籌資方式,以求為各施工企業以后的籌資提供一定的建議和指導。
企業進行籌資的方式有很多種,但采用不同的籌資方式所付出的代價和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所采用的籌資方式有以下幾種。
(一)銀行借款。我國企業籌集資金首先選擇的籌資方式就是銀行借款。銀行借款籌資所需要的時間比較短,籌資成本不高,但它的財務風險比較大,同時銀行有比較嚴格的限制條件。2013-2015年該公司長期借款總額大幅度增加,短期借款總額基本持平。
(二)發行公司債券。發行債券是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經常使用的一種籌資方式。發行公司債券資金成本不高,并且能夠優化公司的資本結構但它的籌資風險大。2013-2015年該公司發行公司債券情況基本持平。
(三)發行股票。發行股票可以進行大范圍的籌資,對企業長期穩定發展有很大益處,最重要的是可以緩解企業的負債情況,降低企業的債務風險。但籌資的資金成本比較高,需要占用期限較長。2013-2015年該公司股本有小幅度擴大。
(四)融資租賃。融資租賃可以使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獲得資產但是卻不必立即付出大額的現金,并且能夠避免設備快速更新的風險。這種籌資方式的籌資速度非常快,限制條件也不多,同時風險也不大。因此它已經成為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比較常用的籌集資金的方式。2013-2015年該公司融資租賃不斷增加。
(一)籌資風險的大小。籌資風險包括財務風險、資金市場上的風險和政策風險。毫無疑問,風險的增大會迫使該公司權衡收益與風險。對于公司選擇哪一種籌資方式進行籌資必定會分析各種籌資方式所面臨的各種風險。風險越大,經營者越要慎重考慮,以免造成嚴重的資金問題。
(二)籌資成本。無論公司選擇哪種籌資方式都要支付相應的資金成本。為了選擇合適的籌資方式,我們必須分析各種籌資方式對應的資金成本。
2015年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總共籌資長期資本170,153,579千元,其中發行股票14,975,410千元,發行債券30,484,408千元,銀行借款111,123,055千元,融資租賃13,570,706千元。我們知道各種單項資本所占比重以及其資本成本率關系到綜合資本成本率。首先,計算各種資本在總資本中的比重。其中,發行股票的比重為9%、發行債券的比重為18%、銀行借款的比重為65%以及融資租賃的比重為8%。其次,計算各種資本的資本成本率,其中,股票資本成本率為20%,債券資本成本率為10%,銀行借款資本成本率為7.5%,融資租賃資本成本率為19%。根據綜合資本成本率的計算公式,最后得出中國建筑公司的綜合資本成本率=9%×20%+18%×10%+65%×7.5%+8%×19%=9.9%。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2015年中國建筑的綜合資本成本率是9.9%,低于建筑行業中平均情況下的綜合資本成本率。也就是說,中國建筑經營者經過分析比較,選擇了這幾種籌資方式,所以,籌資成本的高低會影響籌資方式的選擇。
(三)企業規模和籌資數額。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來資產情況如下:2013年擁有總資產784,108,707千元,2014年擁有的資產總額達到919,106,215千元,2015年擁有的資產總額多達1,074,904,899千元,由此可見,中國建筑的規模是越來越大。像中國建筑這樣的大企業擁有的總資產比較多,企業擴大再生產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籌集資金就要采用發行企業債券或者長期借款以及發行股票等方式。
(四)籌集收益。企業籌集資金的目的就是為了生存和發展,由于采用不同的籌資方式對企業產生的影響不同。所以中國建筑應選擇合理的籌資方式以求企業的經濟效益越來越高,進而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2013-2015年,中國建筑發行股票的數量越來越多,包括普通股和優先股,其收益情況從每股收益0.68元增長到了每股收益0.84元。隨著該公司籌集收益的增加,其籌資方式以及其結構也會發生改變。
(一)保持適度合理的負債總量。企業負債固然可以維持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但是在企業的資金結構中,如果負債過多,也即是負債所占比例比較大,就會導致企業資金回收速度變慢,增加企業遇到財務風險的幾率,從而致使企業的效益下降。所以大多數企業一般情況下不希望通過負債籌集到的資金與企業擁有的總資產的比率太大,也即是希望合理的負債,從而確保企業可以平穩的發展。中國建筑近三年擁有的資產和負債數量越來越多,而資產負債率卻越來越低,這說明中國建筑保持了適度負債。
(二)合理選擇籌資期限。企業進行籌資決策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這些資金的使用期限。多數情況下,企業需要短期就可以收回的資金時,會采用短期借款等籌資方式。當然,如果企業長期需要資金,就需要采用長期籌資方式。2013-2015年中國建筑采用的銀行借款有長期借款也有短期,不過長期借款遠遠多于短期借款,其中,2015年長期借款達到111,123,055千元,而短期借款僅有25,602,969千元,足足有4倍之余,這就是中國建筑經營者考慮到了籌資期限的問題。所以,中國建筑經營者分析了企業資金的具體情況,也選出了合適且有效的籌資方式,以此擴大企業的經營,為企業贏得價值最大化,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三)充分考慮利率、匯率和稅率的變化。首先,利率變動會給企業帶來風險。因為企業的大多數資金來源于負債,而利率如果增大的話,企業需要承擔的負債利息就會越多,從而企業虧損的可能性就會變大。所以中國建筑應該在利率水平降低時,進行籌資較為有利;當利率水平增高時,就需要減少籌資金額或者是籌集著急使用的資金數額。其次,如果匯率發生變化,也會給帶來籌資風險。在中國建筑負債償還清之前,如果匯率發生變化,它收入的貨幣會貶值,支出的貨幣會升值。所以說中國建筑經營者一定要分析研究清楚匯率的變化情況,然后再作出籌資決策。最后,中國建筑經營者主要選擇哪種籌資方式也與稅率的升高還是降低有很大的關系。
(四)增加企業盈利能力。無論采用哪種籌資方式籌集到的資金,只要能給企業帶來效益,即使企業的資金結構并非最優的,只要企業擁有很強的盈利能力,企業經營者會盡量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評價中,除了使用其他指標,還經常使用每股收益這個指標。近三年來中國建筑每股收益從0.68元/股到0.75元/股,2015年達到0.84元/股。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建筑的盈利能力越來越強,這也就是為了防范籌資風險,中國建筑增加了盈利能力。
[1]鄒曉婷,王妍.企業籌資方式與籌資風險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5(30):140-142.
鄭秋林(1993-),男,漢族,河南周口人,學生,管理學碩士,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房地產開發與建設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