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404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李長玉
許多患者的疾病診斷明確,治療對路,只因醫生沒有告訴患者服藥后大約多長時間才能見到療效,結果患者服藥一兩天感到無效就換藥。這種隨意更換藥物的做法是不對的。

要知道患者服藥后,藥物在血液中濃度逐漸升高,藥物與機體細胞受體緩慢結合,藥物作用逐漸發揮,促使器官功能和組織結構逐漸恢復和修復,這個過程有長有短,短者數分鐘,長者需數周或更長。
1.長效降壓藥:每日服1次,維持12~24小時,多數在1~2日見效。沙坦類降壓藥,如氯沙坦1片,在服用3小時后起效,6小時達到高峰;纈沙坦服藥后2小時就開始降壓,4小時降壓效果達高峰,持續24小時;普利類降壓藥如貝那普利,服藥后約1小時開始降壓,2~4小時達到高峰;培垛普利3~4小時見效;氨氯地平是目前最常用的鈣拮抗劑降壓藥,它作用和緩,2小時起效,血濃度平穩,在24小時內降壓效果依然存在,治療清晨高血壓最好;利尿降壓藥吲達帕胺、雙氫克尿塞、氨苯蝶啶2小時見效。雖然各種藥物的起效時間略有不同,但是若想總體血壓控制在目標值范圍內,均需要2~3周的藥物調整期,血壓才能平穩下來,患者切不可吃藥幾天無效就隨意更換。
2.短效降壓藥:卡托普利30分鐘起效,維持6~8小時,需三餐前服。硝苯地平,30分鐘起效,1小時達到高峰,降壓效果最強最快,適用于中老年人突然血壓增高到200毫米汞柱以上,為防止發生腦血管意外,可以臨時加服1片或者含服,一般不用于長期降壓治療。短效降壓藥有療效確切、劑量調節靈活、經濟便宜的優點。但短效降壓藥不容易達到平穩、長期降壓的目的,因而目前已少用。
3.復方降壓藥:單藥降壓只有40%的有效率,多數需要聯合用藥。目前國內外指南多提倡用長效降壓藥與利尿藥組成合劑,如厄貝沙坦與氫氯噻嗪片、纈沙坦與氫氯噻唑片(復代文);即時使用復方降壓藥,也需要通過藥物品種、藥物用量、服藥時間的調整,經2~3周才能達到長期平穩降壓的目的。
多數降脂藥的血液濃度高峰出現在服藥后1~2小時,但檢查血脂下降尚需2~4周。這是因為血脂濃度之高低與飲食關系密切。只有當藥物降脂作用大于飲食升脂作用,并經過一定時間后,血脂才會下降。總之,無論何種降脂藥,必須連續服用4周以上方能見到療效。
降糖藥有磺脲藥、胰島素增敏藥、雙胍藥、糖苷酶抑制藥、格列奈類、胰島素等多種。降糖藥的作用因為受飲食和內生血糖等因素的影響,其療效出現的時間也不同。如羅格列酮服用2~3周才能見效;中效格列齊特服用7天血糖下降;短效瑞格列奈在餐時服用30分鐘后發揮降糖作用;美比達、迪沙片、糖適平需餐前30分鐘服用,40~60分鐘發揮降糖作用;初用優降糖的患者服用后40分鐘起效,久之由于磺脲藥失效,加大劑量服用兩周也很難奏效;胰激肽原酶(怡開)雖然不是降糖藥,卻是治療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有效藥物,服用后需要3個月見效,值得注意。
1.治療心絞痛藥:硝酸甘油舌下含服,2~3分鐘見效;硝酸異山梨醇酯口服30分鐘見效,舌下含服見效時間同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服藥后30~60分鐘起效,持續4~8小時;復方丹參滴丸、麝香保心丸舌下含化3分鐘見效,若口服需30分鐘見效;曲美他嗪服用2小時即達到血漿峰值,重復給藥后,24~36小時血濃度保持穩定狀態。
2.抗心律失常藥:慢心律30分鐘起效,維持6~8小時;普羅帕酮3~4小時起效,持續5小時;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或心絞痛時,見效時間較長,需7~10天,在未到療程時,不要任意加大劑量,以防中毒;琥珀酸美托洛爾1小時起效,持續4~6小時,現在已有美托洛爾緩釋片,1天服用1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