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偉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把要洗的碗浸泡在水中,這個做法大錯特錯!你泡的不是一盆碗,而是滋養了一盆細菌!
曾有實驗發現,在裝水的碗中各放入1~5克牛肉、魚肉、米飯、蔬菜,室溫環境下放置10小時,碗內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的數目居然自然增加至原來的7萬倍!就算用海綿加洗潔精清洗,碗、盤子上還是會有一定數量的殘留病菌。
所以,如此洗碗,細菌全吃進肚子里去了,趕緊改掉這個壞習慣!
以下這些洗碗習慣也都是錯誤的!
吃完飯后,很多人會把油膩膩的碗、盤子摞在一起清洗,這樣會造成互相污染,增加刷洗的工作量。吃完飯后,要給碗、盤子分類,沒油的和有油的分開放,先刷沒油的,后刷有油的。此外,盛生肉的碗要與盛熟食、果蔬的碗分開,洗碗布也要分開。先洗盛熟食的碗,后洗裝生肉的碗。
有人經常抱怨碗總是滑滑的洗不干凈,這多是因為洗潔精沒沖凈。刷碗前,建議先在半碗水中加幾滴洗潔精稀釋一下,每次用洗碗布蘸取少量稀釋后的洗潔精刷洗碗筷即可。不要把洗潔精直接滴在洗碗布上。
事實上,盛粥、涼菜一類的碗盤,用水一沖就干凈了。過去沒有洗潔精的時候,人們通常用熱水和米湯刷碗。熱水能降低油脂的黏性,讓它容易被沖走;米湯、面湯中的淀粉能和油脂結合,進而去除黏膩。如果碗、筷上油污很重,可用堿面加熱水來洗,但堿傷皮膚,建議刷碗時戴手套。
碗、筷洗后宜控水晾干,不要用抹布擦干,以免微生物繁殖。如果怕鐵鍋生銹,洗后應該用廚房用紙吸干水分。
研究發現,單塊洗碗布細菌總數最高竟有約5000億個!其中不乏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沙門菌等19種條件致病菌。專家介紹,洗碗布上面的微生物可能通過污染餐具后進入人體,引發相關疾病。洗碗布上致病菌越多,致病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建議洗碗布用1~2個月就更換。
在洗碗時,有些人只注意洗碗的內部,不注意洗碗底,結果碗疊碗時,這個碗的底放在另一只碗上,碗底的細菌正好帶到另一只碗內。因此,洗碗時要想洗得徹底,不能忽視每一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