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天欽
土耳其既是北約的重要成員國也是歐盟的候選國,長期與西方保持密切關系。土耳其曾經是伊斯蘭國家中世俗民主政體和市場經濟體系最為成熟的國家,美國和歐洲也一直在中東推廣“土耳其模式”。然而隨著近年來一系列事件和16日啟動的修憲公投,土耳其與歐美的關系日益緊張。
16日開始舉行的修憲公投主要確定土耳其是否將現行議會制改為總統制。今年3月土耳其派出多位部長準備到歐洲多國舉行修憲造勢活動,但是遭到包括荷蘭和德國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的抵制。對此,總統埃爾多安極為震怒,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對荷蘭和德國進行譴責。上月底,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出訪土耳其,但并沒有彌合美土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分歧。
土耳其長期都是西方比較倚重的盟友,為什么兩者之間關系變得日益緊張?這背后的原因非常復雜。
首先,土耳其受到歐美中東政策特別是“阿拉伯之春”強烈的沖擊,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土耳其的內政外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土耳其對形勢的錯誤判斷致使自己外交逐漸陷入越來越孤立的處境。
受“阿拉伯之春”的波及,2013年土耳其爆發了“民主動蕩”,此后的“電話門事件”令埃爾多安非常討厭西方社交媒體網站,并一度禁封了這些網站。這一系列事件加深了土耳其對西方盟友的不信任感。而在敘利亞內戰中,因為不滿俄羅斯對巴沙爾政府的支持,土耳其“誤擊”一架俄羅斯戰機導致土俄關系交惡,但此后土耳其并沒有如期得到北約成員國的支持,這使土耳其與西方盟國的關系蒙上了陰影。
其次,在中東“民主動蕩”事件中,土耳其與西方盟友在對待庫爾德問題上的分歧致使雙邊關系受損。西方國家在打擊“伊斯蘭國”時需要庫爾德武裝的支持,但土耳其擔心他們對庫爾德武裝力量的支持,會使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人建立自治區甚至獨立,這無疑會給土境內的庫爾德分裂勢力提供一個非常糟糕的榜樣。因此,當土耳其越境對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力量進行打擊后,引起了美國強烈不滿。歐洲很多國家也不同意土耳其的做法。
第三,去年土耳其發生的未遂軍人政變后,土耳其與西方盟友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疏遠。一方面,土耳其認為在引渡居倫的問題上美國從中作梗;另一方面,土耳其在國內的大清洗令西方盟友強烈不滿。
第四,土耳其的修憲公投引發歐盟成員國的擔心。通過這次的修憲公投,現任總統埃爾多安的目的是把土耳其由目前的議會制轉變為總統制。由于土耳其目前的政治生態很脆弱,歐盟成員國擔心這一轉變會使土耳其更加專制,致使其民主進程倒退。面對歐洲國家的批評,埃爾多安甚至威脅將撕毀與歐盟簽訂的難民協議,并表示要重新審視與歐盟的關系。
土耳其共和國自建國以來一直奉行“脫亞入歐”的外交政策,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性決定其最佳的角色,是充當西方和中東以及俄羅斯之間的協調者,所以土耳其入歐的夢想遲遲不能實現。同時,土耳其很可能就加入歐盟再舉行一次全民公投。如此一來,“入歐”的夢想無疑將越來越難以實現?!?/p>
(作者是四川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