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驗表明,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最好,北方防治玉米螟效果比較好的蜂種主要是松毛蟲赤眼蜂、黃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本文從赤眼蜂防螟的優勢和技術入手,闡述有效的赤眼蜂防螟技術。
關鍵詞:赤眼蜂;防螟;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76.3;S435.13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7.033
玉米螟是導致玉米減產的主要蟲害,在玉米螟發作的年份,平均可減產4%左右,嚴重年份平均減產可達到15%左右。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成本低,效果好且安全環保。
1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優勢及問題
赤眼蜂是應用面積最大的防治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措施,主要利用赤眼蜂幼蟲寄生在玉米螟的卵中,殺死正在孵化的玉米螟幼蟲。我國目前可以用來防治玉米螟的赤眼蜂蜂種大概有12種,但實際用于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有松毛蟲赤眼蜂、黃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受各地區氣候條件、生產成本限制,各地使用的蜂種有很大差異,但試驗調查發現,玉米螟赤眼蜂對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最好。
1.1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優勢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根據赤眼蜂寄生在玉米螟蟲卵中,殺死玉米螟蟲卵,使玉米螟不能正常孵化成幼蟲,達到減少玉米螟幼蟲的目的。赤眼蜂防螟效果好、經濟效益高、生態環保。實驗證明,利用赤眼蜂進行玉米螟防治在折莖率、折穗率上都要比化學防治低很多。同時赤眼蜂防螟的經濟效益比較高,玉米每畝可減少47.7 公斤的損失。赤眼蜂防螟是生物方法,成本比較低,容易操作和管理,且見效快,農民比較容易接受。歷年來農藥的大量使用,使得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人們的身體健康也受到威脅。利用赤眼蜂防螟是無毒操作,經濟安全,不會污染土壤和空氣,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顯著。
1.2赤眼蜂防螟目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赤眼蜂防螟主要問題是防治面積小于種植面積而影響防治效果。個別村不組織專業的放蜂隊伍,而是私自把蜂卡放在農戶家讓農戶自己別放。多數農民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會導致蜂卡的別放位置不均勻,有的放到葉子上,有的放到葉掖間,更有個別的放到地上,嚴重影響赤眼蜂的孵化率,進而影響防螟效果。
2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
通過對2013年和2014年赤眼蜂防螟效果的調查。一是在玉米螟卵寄生效果上,赤眼蜂防螟卵塊寄生率上升了2.4%,卵粒寄生率上升了1.8%;二是在玉米花葉率防治效果上,寄生率上升了5.1%;三是從防折稈效果上,防治效果上升了23.3%。
3赤眼蜂防螟的有利措施
3.1廣泛宣傳
在農民意識里認為,一些小蟲子吃了點糧食沒有什么大問題,所以對防螟工作并不重視。而實際調查發現,玉米螟對玉米折蓼、折莖、折穗的傷害較大,可以導致玉米的產量和質量下降,嚴重的地塊減產率達15%左右。因此要通過電視及網絡等媒體進行宣傳,技術人員要走到農戶家里進行培訓,向農民宣傳玉米螟的危害,提高農民自覺防治的意識。
3.2統一防治
受玉米螟習性的限制,赤眼蜂防螟不能依靠單家單戶,要集中防治,統一防治。赤眼蜂防螟技術適合大面積操作,技術簡單,所以要進行統一放蜂防螟效果好。
3.3加大資金投入
加大資金的投入是赤眼蜂防螟技術的一個前提保障。政府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逐年加大資金投入,調動農民積極性,減輕農民負擔。
4赤眼蜂防螟的關鍵技術
4.1統一選用蜂卡
為了保證蜂卡質量和防治效果,蜂卡要由農業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在放蜂當天統一發放到各村,并進行統一指導。
4.2統一放蜂時間
赤眼蜂防螟的放蜂時間一定準確,要保證蜂卡的入田時間與玉米螟卵同步,在玉米螟產卵的初期和盛期放蜂,以保證赤眼蜂能順利進入玉米螟卵中,以提高寄生率。要根據玉米螟蛹化時間確定第二次放蜂時間,一般在玉米螟蛹化率達到18%左右,即第一次放蜂時間往后推7天左右開始第二次放蜂。放蜂的數量一般為每畝1.5萬頭左右,其中第一次0.78萬頭、第二次 0.7萬頭。一個區域的放蜂要在上午統一完成。
4.3統一放蜂技術
一是撕蜂卡,按照放赤眼蜂的數量把大張的蜂卡沿線撕成小塊,每畝需要放蜂點三個,所以需要三個蜂卡;二是在放蜂卡時要根據風向和風速來設定放蜂卡的位置,如果風速比較大,可以在上風頭位置適當增加蜂卡數量,下風頭可以減少蜂卡數量;三是在別蜂卡時要選擇長勢強壯的玉米植株的中部以上的葉片,沿葉片主脈打撕成兩半,將蜂卡別放在葉片的背面,把含有蜂卡的葉片卷成筒狀,用牙簽別緊。
4.4注意事項
赤眼蜂防螟首先要有準確的螟蟲預測報告,根據報告測算放蜂時間,只有放蜂時間與螟蟲產卵時間相同時,才能提高赤眼蜂的寄生率,提高防治效果;要做好越冬時螟蟲的化蛹進度調查,當螟蟲化蛹進度達到25%時開始對蜂卡進行加溫處理,再往后推10天左右進行放蜂,這樣能保證赤眼蜂與螟蟲卵相遇并寄生;要大面積連年放蜂,鄉村之間要聯合起來,共同集中放蜂,放蜂面積越大,防治效果越好,放蜂年頭越多,防治效果越好;要在出蜂前1~2天將蜂卡放完,根據天氣情況均勻分配,盡量避免雨天放蜂。放蜂時盡量不要將蜂卡夾到葉鞘處或葉心里,以防止蜂卡掉到地上或發霉,影響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靜.論利用赤眼蜂綠色防控玉米螟的優勢及技術[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10).
[2]王殿明,趙迪,劉淑梅.玉米螟綠色防控——釋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推廣應用[J].農技推廣,2015,(03).
作者簡介:曲志剛,大專學歷,農藝師,研究方向: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