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龍
中圖分類號:TN948.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3-000-01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當下,為了增強新聞節目的競爭力,就必須加強電視節目的創新,文章對電視節目制作中創新思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電視節目制作創新思維創新瓶頸
創新是廣播電視事業的立身之本和成功之源。廣播電視事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要突出一個“新”字就要突破常規的思維模式,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來思考問題,從而產生精妙絕倫的奇思妙想。
一、當前電視節目制作中遭遇的創新瓶頸
1.節目制作以收視率為風向標。目前大多數節目都在追逐收視率的提升,一切工作都以收視率為目的。以收視率作為電視節目評判標準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把創作思維停留在簡單的短期內迎合收視率,勢必限制了創新發展。市場化導向形成的短期行為,將電視節目的創新局限于低層次的復制水平,缺乏真正的自主創新。
2.盲目跟風,模仿制作無底線。國內各電視臺盲目跟風的現象相對比較嚴重,比如2008年湖南經視借鑒國外創意推出一檔闖關節目《奧運向前沖》,收視反響頗好,隨后各個衛視的闖關節目層出不窮,《男生女生向前沖》《快樂向前沖》《沖關我最棒》等等節目充斥著電視熒屏,并且帶有很強的模仿痕跡,不僅闖關設置的障礙基本類似,甚至節目當中的一些笑點也大都雷同,給人一種原樣照搬的感覺,毫無創新可言。
3.缺乏團隊合作意識?,F如今各種媒體百花齊放,眼花繚亂,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交相輝映,觀眾會把各種作品進行比較,所以電視工作者要轉型成為媒體市場競爭中的一分子,要加強團隊合作意識,將專業化分工和整合管理的效應最大化發揮出來。既需要有創新思維,又要有很高的情商,才能完成協作管理上的創新。
二、創新思維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衡量電視節目質量好壞的直觀數據是收視率的高低。收視率高低與否在于是否創作出滿足大眾需求,符合大眾“口味”的電視節目,這就要求電視編導既要從節目表現形式上下功夫,又要在節目內容上下功夫。國內有很多電視節目通過借鑒國外電視節目在短時期內創造收視率上的高峰,但維持一段時間后收視率開始下滑,比如最新一季的《中國好聲音》,其影響力遠沒有前兩季的大,原因就在于,剛推出時,節目中的某些環節或者某些節目元素在國內沒見過,很新鮮,能夠吸引國內觀眾的眼球。但是一段時間后,新鮮感過去了,復制模式越來越多,如果沒有內容或者形式上的創新突破的話,就可能造成觀眾審美疲勞,導致收視率下滑。因此創新思維是電視節目生存發展的原動力,電視編導要不斷實現創新、挑戰原有創新,吸引觀眾視線,讓人耳目一新,只有這樣才能將電視節目制作得更加優異。
三、加強電視節目制作思維創新的幾點建議
1.電視編導要重視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觀眾的思維意識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得活躍靈敏,不斷追求體驗新的事物和新的感覺。因而對于一檔成功的電視節目來說,它必須具備新穎的內容和表達形式。而在這個過程中,電視編導思維的創新性發揮著很大的作用,電視編導應當不斷推陳出新。電視編導要注重自身創新意識的培養,主動去嘗試新鮮的事物,確保自己思維的活躍性和流暢性。
2.倡導電視臺建立科學的創新機制??茖W的機制是培養電視編導創新思維的保證。一方面目前大多數的電視臺由于缺乏合理的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電視編導創新思維的發揮。另一方面隨著現在電視欄目的增多對專業電視編導的需求越來越大,而現實的狀況是優秀電視編導供不應求。所以必須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鼓勵電視編導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激發創新思維,同事還應該建立科學的人才培養體制,努力培養專業的編導人才。
3.摒棄盲目生硬的復制照搬模式。在借鑒別人節目創意的同時,一定要融入新的東西,切忌盲目生搬硬套。頗受人們歡迎的相親類欄目《非誠勿擾》,雖說是模仿丹麥的電視節目,但是在借鑒模仿的同時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比如在《非誠勿擾》中引入兩名男女嘉賓為男女選手支招、評點,并提出觀點建議等環節,設置了男女選手相互“爆燈”等懸念,不僅增加了節目的可看性,而且還給觀眾帶來情感指導,增加了節目的教育性。比起其他同樣相親類跟風的節目,就顯得技高一籌。此外,在借鑒國外電視節目時,一定要將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結合,找到平衡點,解決價值觀和傳統觀文化的“水土不服”問題。
4.形成合力,培養團隊整體意識。成功的電視節目都是由團隊的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的,縱使一個人才華再大,單打獨斗也都比不上團隊的力量。主持人收放自如的主持能夠帶動觀眾的情緒,音響師恰到好處的配音為節目渲染氣氛,幕后人員默契配合保證了節目的順利進行,可見任何一個節目都離不開所有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在整個節目制作過程中,要尊重和重視每個工作人員,聽取每個工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努力將專業化分工整合在一起,這樣才能打造出優秀的電視節目。
四、結語
電視節目的發展需要創新,電視節目的制作視角需要多層次多角度。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不能墨守成規,緊跟時代腳步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在工作中不斷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將這種創新思維運用到實際業務中去努力創作出富有創意的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