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成
摘 要:情景教學能夠為老師提供更好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能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合作,以此實現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
關鍵詞:情境教學;高中化學
如今,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化學課堂發生了悄然的變化,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也因此應運而生———情境教學。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對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情境教學這一論題展開詳細論述和說明,旨在切實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利用課堂導入環節,創設問題式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動機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我們主張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景,作為思維階段的開始,思維源于疑問。”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也說:“疑問是深入的階梯,是前進的橋梁,是觸發的引信,是覺悟的契機。”的確,疑問是學生發現問題的信號,是學生學習思維的起點,有了疑問,學生才會擺脫慣有思維模式的束縛,用一種新穎、獨特的眼光來看待事物,并通過自己的獨立學習和探究得出問題的結論。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應針對具體教學內容向學生設疑提問,使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動機,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那么,哪個時機向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最為合適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探索,我認為課堂導入環節為最佳時機。因為課堂導入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最初及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它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一節課的成敗,如果這個環節我們設計的新穎特別、精彩有趣,就會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和興趣,從而為整個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奠定基礎。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應充分利用課堂導入這一環節,創設出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化學學習活動中。比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這節內容時,我們不必馬上向學生講解本節內容的化學概念及知識要點,而是在上課開始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都很熟悉鐵這種物質吧,它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具有廣泛應用,但是你們知道多少有關于鐵的問題呢,比如工業生產中是利用怎樣的反應來得到鐵的?窗戶上的鐵欄桿經常要刷油漆,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又比如一些容易變質的食品會采用真空包裝或在包裝袋里裝一小包鐵粉,原因又是什么?”聽完這些問題,學生紛紛陷入了思考狀,“以上幾個問題,都涉及到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氧化還原反應,你們想不想學呀?”學生異口同聲回答道:“想!”這樣,我通過采用懸念式課堂導入,既將學生置身于了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探究動機和學習興趣,同時也開發了學生的學習思維,突出了課堂的開放性,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和課堂效果的提高。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遵循情境教學原則
在新型教學模式下,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于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一言堂”“滿堂灌”等教學方法都是以老師為主體的錯誤教學方法.因此,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由于化學和生活聯系緊密,因此,情境教學模式的創設應該從實際出發,科學有效地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化學實驗和實際生活中.啟發式教學是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教學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充分的情感體驗,以此保證學生的德育.一般來說,情境創設需要注意三點,首先是科學性,其次是激勵性,最后是應用性.這三點原則的遵守能夠幫助老師創造讓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并且,后兩點能夠幫助學生在了解活動目的的基礎上進行自主研究,以此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例如,在了解溫度不同的情況下,鈉和氧氣能夠生成不同的產物,這點可以幫助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確保選擇正確的方法,從而獲取實驗所需要的物質.另外,乙醇和濃硫酸共熱的情況下,在140℃時生成物主要為乙醚,170℃主要為乙烯.這兩種物質各自的特性也是學生需要自主探究的.
三、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創設直觀式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濃厚學習興趣
如今,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一種現代化技術手段———即多媒體技術在各學科教學舞臺上的應用正日趨廣泛,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而言,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化學教材內容中抽象、復雜的化學概念、定理等以形象、生動的方式表現出來,從而為學生創設一種直觀式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濃厚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選修五中“有機化合物的結構”這一單元內容時,我就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實物球棍模型的三維空間結構,生動直觀、清晰形象的球棍模型立即將學生帶領到了有機物的知識領域,同時也因為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強大視覺刺激,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利用理論聯系實際,創設生活式教學情境,誘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高中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可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創設與學生現實生活貼近的教學情境,以此誘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探索化學奧秘的情感。比如,在學習選修一中“提供能量與營養的食物”這一單元內容時,我們可對學生說:“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為了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必須每天從食物中攝取一定數量的營養物質,有了這些物質,我們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生長活動。那么,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究竟含有哪些營養物質,我們又該吃什么樣的食物才能使我們的身體得到所需的營養物質呢?本節課,我們就對這些問題一探究竟。”這樣,因為與學生日常生活貼近,立即喚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化學是由過去發展而來,也由現在向將來發展。在教學中,教師適當加入前沿化學知識,是很能滿足學生求知欲望的。例如,鋁鎂氫氧化物溶膠吸附脫色性能的研究,結果證明了鋁鎂氫氧化物溶膠的脫色效果很好,以1∶3的鋁鎂溶膠比則有最好的處理效果。其中,諾貝爾化學獎最能說明一個時期的化學前沿,例如2013年的多尺度復雜化學系統模型、元素周期表中的新成員加入等。化學前沿知識讓學生看到了化學學科的發展前景,增加了學習化學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張輝蓉朱德全《走出教學情境創設的誤區》[J]西南大學學報2007(9).
[2]畢華林亓英麗《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化學教育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