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342-01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節是必修模塊2《遺傳與進化》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與其它章節有緊密的聯系。本章是從一百五十多年前開始,孟德爾通過雜交實驗對遺傳現象的推測以及因此得出的遺傳規律,提出遺傳現象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但是,遺傳因子究竟是什么?它的細胞學基礎是什么?分子基礎是什么?是怎樣起作用?怎樣遺傳給后代的?這些都是經過后來的研究加以驗證,解釋及發展的。如《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揭示了遺傳的細胞學基礎;《遺傳的本質》則闡述了遺傳的分子基礎;《基因的表達》部分則說明了基因是怎樣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突變及基因重組》解釋了變異的本質;《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育種》闡明了遺傳規律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總之,模塊二是根據遺傳學發展史編寫的,本節則拉開本模塊內容的序幕。
2、重、難點分析
重點: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對分離現象的解釋;遺傳圖解的書寫規范; 借助孟德爾遺傳實驗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
難點:對分離現象的解釋;
假說—演繹法。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孟德爾豌豆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對分離現象的解釋;理解本節的概念:自交、雜交、測交、正交、反交、性狀、相對性狀、顯、隱性狀、性狀分離、純合子和雜合子等。
(2)能力目標
通過對分離現象的解釋體驗孟德爾分離現象解釋的假說;自主學習孟德爾的生平;通過豌豆雜交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體驗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和敢于質疑,勇于創新,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讓學生嘗試雜交實驗的設計。
4、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設置問題串層層深入展開對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現象的解釋,引導學生結合問題串合作探究學習。
5、教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
6、課時安排:2課時
二、教學過程:第1課時的教學過程
導課:通過生活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等引入遺傳的概念,又“一豬生九仔,連母十個樣。”引入變異的概念。遺傳變異是本模塊的主要內容,對于遺傳和變異的研究都是從現象入手的。多媒體播放問題探討中的圖片及問題:什么是融合遺傳?按照融合遺傳的觀點,當紅花牡丹和白花牡丹雜交,子代開什么花?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能否舉例反駁這種觀點的?(如單雙眼皮的遺傳)
1、孟德爾的生平介紹及豌豆作為實驗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
課前布置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并收集孟德爾的生平,在此部分教學中介紹孟德爾的生平,著重讓學生感受孟德爾對科學的熱愛及敢于質疑、勇于創新、嚴謹的科學態度。并提出問題:孟德爾雜交實驗的眾多材料中為何用豌豆最容易獲得成功?拋出此問題后,讓學生閱讀課本第二到第三頁有關豌豆的介紹。教師再補充花的結構的知識,講解單性花、兩性花、自花傳粉、異花傳粉、自交、雜交、正交、反交等概念,雜交實驗的一般程序的介紹,同時讓學生知道親本、父本、母本、子代概念及字母表示。讓學生歸納豌豆作為實驗材料容易獲得成功的原因。教師多媒體展示1.自然條件下豌豆是純種(原因是什么?好處是什么?原因:自花傳粉并且是閉花傳粉,可避免外來花粉的干擾;好處:用豌豆做人工雜交實驗,結果可靠又易于分析。)2.具有易于區分的性狀(好處是什么?好處:實驗結果容易觀察和分析。)。著重講解相對性狀的概念。
2、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此部分教學中,讓學生閱讀第四頁的內容,教師多媒體展示雜交實驗過程及問題串:
(1)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莖而沒有矮莖的呢?
(2)為什么子二代中矮莖性狀又出現了呢?什么是顯性性狀?什么是隱性性狀?什么是性狀分離?
(3)孟德爾對子二代的個體數進行統計后,發現子二代顯性性狀比隱性性狀等于3比1?是什么原因造成雜種后代出現一定的性狀分離比呢?
3、孟德爾對性狀分離現象的解釋
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之上,教師講解為主。根據雜交實驗結果孟德爾果斷擯棄了融合遺傳的觀點,通過嚴謹的推理和大膽的想象,對分離現象進行了解釋(多媒體展示):
(1)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講解孟德爾對遺傳因子及顯隱性遺傳因子的定義和相應的符號書寫習慣)
(2)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介紹純合子雜合子概念并在黑板上寫下相應性狀的遺傳因子的組成,即書寫遺傳圖解。)
(3)生物體在形成生殖細胞——配子(補充說明即為精子和卵細胞)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即,配子只含成對遺傳因子中的一個。純合子只產生一種配子,雜合子Dd則產生兩種比例相等的配子。即D:d=3:1(黑板寫下配子的遺傳因子組成)
(4)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如雜合子產生的含D的雌配子可以跟含D的雄配子結合,也可以跟含d的雄配子結合。這樣子一代雜合子產生的雌雄配子結合方式有幾種?(四種)子二代的遺傳因子組成有幾種?比例多少??(三種,DD:Dd:dd=1:2:1)子二代的性狀表現有幾種?比例多少?(兩種,高莖:矮莖=3:1)(黑板寫下相應世代的遺傳因子組成,性狀及比例)
總結:通過分離現象的解釋能夠合理的解釋了為什么子一代全為高莖,子二代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讓學生一起重新復述對分離現象解釋的四點內容。總結遺傳圖解書寫的注意事項,強調書寫遺傳圖解的得分要點::符號(親本,父本,母本,交配方式的符號),親代遺傳因子組成及性狀,子代遺傳因子組成、性狀及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