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民經濟中各產業進入了一個大調整的發展時期。文化產業和其他各產業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文創產業和旅游業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旅游業借助文化底蘊提升魅力,文創產業借助旅游增強活力,產業融合發展定將成為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所謂21世紀的強國,看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首先是文化大國,然后才是經濟大國、軍事大國、政治大國。文化產業在20世紀90年代由英國率先提出,被公認為是“朝陽產業”。自誕生之日起,文化創意產業經歷了由經濟發達地區向全球擴散的過程,現已成為各國推動經濟增長、提升國際形象的重要力量,也是各國新的經濟增長點。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可以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進步程度。在我國的旅游產業中,冰雪旅游起步較晚,目前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冰雪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開發是其發展的重要渠道,所以我們需要拓寬思路,發展新的理論基礎,進而以實現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
雪鄉冰雪旅游的發展優勢分析
雪鄉原名雙峰林場,它位于牡丹江西南部海林市大海林林業局內,這里雪期長、降雪頻繁,積雪期長達7個月,年平均積雪厚度達2米,雪量堪稱中國之最,且雪質好、黏度高。雪鄉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高,遮擋了太陽直接輻射,森林的“涼傘”效應使公園的夏季最高溫度比林外底,冬季最低溫度比林外高,氣溫的日較差小,同時四季寒暑分明,景觀各異。 同時雪鄉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種類優勢,例如獨特的地文資源、豐厚的水文資源、多樣的生物資源、豐富的人文資源和奇特的天象資源等。在發展雪鄉旅游的同時,可以帶動周邊旅游產業以及經濟的發展;也可以通過周邊的特色文化刺激雪鄉的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這是一個雙向的進程。同時,牡丹江市對俄、朝、韓的邊境旅游業務也逐步走上正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在中國乃至世界舞臺上的地位不斷凸顯。
雪鄉冰雪旅游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雪鄉擁有獨特優質的冰雪資源,同時擁有以濕地為依托的良好生態環境資源和各種資源和文化,但從調查分析結果表明,雪鄉的旅游產業出現了嚴重的遮蔽現象,大部分來雪鄉的游客只是為了冰雪景觀而來,資源利用不夠充分。公園的潛在市場巨大,目前還沒有一定的促銷方式來贏得游客。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氛圍是打造旅游吸引物的關鍵,如果雪鄉只以冰雪來吸引游客的話,那么單一的市場促銷模式很難得到長久的發展。就企業目前的經濟狀況,又缺乏吸引游客的投資者的旅游產品設計,那么旅游開發建設資金就會嚴重不足,制約雪鄉的開發和建設。構成旅游的要素沒有形成體系與規模,規劃區道路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等滯后于景區內其他設施的建設,直接成為影響旅游區發展的因素。人才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是發展與創新的核心動力。據了解,全國各大冰雪旅游地基本都有從黑龍江引進人才,這也造成雪鄉甚至東北地區冰雪旅游的多元化發展的制約因素。
雪鄉冰雪旅游創新發展策略
促進文創產業與旅游產業相融合,結合雪鄉特色文化內涵完成創意方案。同時采取多樣化的宣傳手段,讓游客體驗其獨特的文化價值,提升文化滿足感。
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離不開政府和社會的支持。政府應該制定和完善相應的地方法規和產業政策,提供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
提高冰雪文化含量,塑造冰雪旅游精品,通過工藝制造業提高其附加值。同時進行宏觀調控,挖掘冰雪文化內涵,實施文化品牌戰略,增加想象力和創造力。
借助互聯網、多媒體等新手段,重組經營模式,集中技術和資金,積極引導企業實施跨行業調整,以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突破口,帶動旅游產業的發展。
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積極學習國內外的成熟經驗,留住本地人才、引進外來人才,才能為冰雪旅游的發展創新提供保障。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文化創意產業與冰雪旅游產業的耦合與創新,是新時期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它既符合中國目前的鼓勵政策,又符合世界文創產業迅速發展的大趨勢。只有通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促進雪鄉冰雪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