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宏宙
[關鍵詞]黨性教育;重要性;途徑
黨性,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組織觀念,它包括理想信念、階級覺悟、組織紀律性、宗旨意識、共產主義道德修養等等方面。我們黨能否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能否保持堅強的黨性。
一、注重加強黨性教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
早在黨創建人民軍隊、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為了克服紅四軍黨內的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建立一支真正的無產階級的新型人民軍隊,毛澤東寫下了《關于糾正黨內錯誤思想》即古田會議決議,不僅成為建軍的綱領性文獻,也是我們黨的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是加強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的重要教材。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一大批熱血青年加入到共產黨員的隊伍中來,壯大了黨的力量,同時,不少新黨員缺乏嚴格的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也把一些非無產階級意識帶進了黨內。為了對廣大新黨員進行馬列主義教育,克服當時黨內種種錯誤思想的影響,毛澤東同志先后撰寫文章和發表的講演,如《反對自由主義》、《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黨八股》、《整頓黨的作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學習和時局》、《紀念白求恩》等一系列光輝著作,都強調和貫徹了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1941年,中央還專門做出了《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總結了黨的建設的經驗教訓,對于推動全黨的整風運動,開展黨性教育,增強黨性修養起到了重大作用。1942年全黨開展的整風運動,是一次普遍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運動,也是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經過這次運動,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空前的統一和團結,提高了黨的戰斗力,推動了革命事業的勝利發展。在這個時期劉少奇同志發表了《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他針對黨內存在的問題,全面論述了共產黨員自我修養的必要性、主要內容和方法途徑,對馬克思主義的建黨理論是一個重大發展。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提出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防止黨腐化變質。要求全黨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二、加強黨性教育是我們黨應對新考驗、解決新問題、開創新局面的根本措施
共產黨員的黨性不是與生俱來的,不可能自發形成,既需要經過個人長期、自覺的修養和鍛煉,也需要組織上通過黨性教育,用黨的先進思想來武裝頭腦,塑造黨性。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以及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復雜性、嚴峻性,都給黨員干部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帶來了新的挑戰。黨內特別是領導干部中出現了不符合黨性和宗旨的突出問題:在理想信念方面,一些黨員干部忽視理論學習、學用脫節。在組織紀律方面,少數黨員干部貫徹民主集中制不力,紀律觀念淡薄。在宗旨觀念方面,少數領導干部宗旨意識淡薄,不能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不能堅持以人為本,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在黨風廉政方面,少數領導干部貪圖安逸、奢侈浪費,以權謀私。這些問題嚴重削弱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嚴重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嚴重影響黨的執政地位鞏固和執政使命實現,必須引起全黨警醒。要毫不放松地加強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和黨性教育,用堅強的黨性來抑制市場經濟活動中的消極影響,抵制各種腐敗和丑惡的現象;用堅強的黨性和共產主義的道德來帶動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增強黨組織自身的凝聚力、對廣大群眾的吸引力、在改革和建設中的戰斗力。
三、加強黨性教育是完成黨在新時期的歷史任務的內在要求
黨對黨性要求從來是和黨在各不同歷史時期所肩負的任務緊密相連的,這正是黨性的活力所在。
黨性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其要旨在于影響黨員干部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態度,提升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把黨的科學理論內化成為政治信念和價值自覺,實現黨組織發展愿景與黨員干部個人行為邏輯的內在統一。顯然,這種內化越徹底,黨性教育“真學真信”的問題就解決得越徹底;這種內化越迅速,黨性教育“入腦入心”的成效就會越明顯,從而時時激發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
黨員干部在接受黨性教育的過程中,自身就是一個學習、思考和實踐的主體,并非單純機械式接受灌輸。開展黨性教育如果脫離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而沿用傳統的抽象化、教條式的路徑,空談理想信念和黨性修養,很難使黨員干部真學真信,入腦入心,甚至會引發反感,造成“知與信”不統一,“言與行”相背離的“兩重人格”。因此,黨性教育既要充分發揮干部培訓機構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還要研究摸清黨員干部的思想狀況和訴求,把黨性教育課堂打造成為一個開放式探究式的課堂,盡可能調動黨員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黨性教育要緊密聯系歷史與現實,緊扣時代發展的主題,提煉黨的優良傳統的現實價值,用有益的歷史啟示、具象化的典型樣本等紅色歷史文化激活黨員干部內心深處的“紅色基因”,從而由內心感動過渡到堅定信仰。黨性教育還應與理論學習、業務學習和能力素質提升等緊密結合起來,激發“真學真信”的內在動力。
因此,黨性教育要緊扣理想信念、宗旨意識、黨風廉政、紀律規矩等核心內容,運用案例式、研討式、啟發式等教學形式,培養黨員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用黨性理論改造黨員干部主客觀世界的能動作用,切實提高黨性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編輯/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