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悅今
訥河市職教中心學校是一所集職業高中、成人中專、技工學校、電大教育、社區學院于一體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占地面積14.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教職工276人,其中兼職教師120人,省市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17人。開設11個專業,其中省級重點專業2個,建有9大實訓基地,中等職業教育在籍生6503人,年開展各類社會服務培訓6500人次。他們先后獲得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中國基礎教育研究會頒發的“新課程改革先進學校”;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與黑龍江省教育廳聯合頒發的“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百項榮譽。近年來,訥河市的職業教育工作得到了社會多方關注,國家教育部、省、市領導和專家,先后十余次到訥河調研指導;2015年,他們為全國涉農院校第三期干部培訓班案例教學提供現場;2013年與2014年連續兩年,為齊齊哈爾四項改革推進會提供現場;多次在國家和全省進行典型經驗介紹;2014年5月,作為東北三省六家之一、齊齊哈爾市獨家,通過了國家專家組評審,成功入圍全國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并為全國第二批試點縣培訓班做了專題講座;最近,他們又順利通過了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的檢查驗收。
訥河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緊緊抓住創建全國職業教育改革試點縣和示范縣的契機,堅持“成長、成人、成才、成功”的辦學理念,秉承“厚德博學,精技篤行”、“求是求新,至善至勤”的校訓與校風,不斷深化改革,夯實基礎能力,提升內涵水平,強化服務質量,致力為當地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引領帶動鄉村學校與社區學校職成教育,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的“助推器”,農民致富的“加油站”,振興市域經濟的“人才庫”。立足本職、無私奉獻的王金寶校長,帶領全校教工,開拓創新向未來,秉燭耕耘育桃李,為社會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人才支撐和不竭動力,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與贊譽。
一、優化三個專業,引領前沿技術專業發展
訥河市是一個有著73萬人口的北國名城,是一顆鑲嵌在龍江大地上奪目璀璨的黑土明珠,是全國著名的產糧大市、農業大市、農產品生產大市。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承載著中國馬鈴薯之鄉、中國甜菜之鄉和優質大豆主產地的美譽盛名。
訥河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根據市域經濟的發展特點,與市場需求密切掛鉤,與本地實際緊密結合,高端打造辦學理念,大手筆繪就專業藍圖,重點建設涉農類專業,構建了以現代農藝技術為引領的第一產業群,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引領的第二產業群,以計算機應用與會計專業為引領的第三產業群。專業設置由14個優化為11個,其中現代農藝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省級重點專業。
學校積極開拓前沿技術專業。一是新增電子商務專業。他們在訥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與東方科技電子有限公司聯合辦學,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建設了農產品展廳,培訓學員6期,共培訓300人,122人實現了就業創業 。二是開展了無人機飛手培訓。他們與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聯合辦學,選派10名教師,到哈工大進行了為期10天的專業培訓,市政府投資20萬元,購置了50臺教練機,3臺精靈三代室外無人機,目前已培訓36人。舉辦了無人機飛手大賽,成立植保航拍公司。三是開設機器人操作使用培訓。他們與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簽訂機器人操作使用聯合辦學協議,現已到位小智機器人2臺,將在2017年3月份,選派5名計算機專業教師進行為期15天的專業培訓,5月份開始招收培訓學員。
二、打造三個基地,夯實為農服務載體
訥河市職教中心積極立足本地經濟發展實際,搭建服務平臺。一是成立了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基地位于距學校8公里的二克淺鎮紅旗村,占地面積168畝,擁有1200平方米的水稻智能催芽車間、252平方米的機器人服務體驗區、占地600平方米的冷棚50棟、1472平方米的高標準冷棚4棟、有800平方米的育苗日光溫室3棟;其余為露地種植面積約80畝,育苗75種,共計13萬余株。二是開辦了有機肥廠。工廠位于二克淺鎮紅旗村,輻射周邊萬興、慶祥等六個村,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年處理糞污1萬噸,秸稈2592噸,生產有機肥4586噸。三是建立鼎石瑪瑙玉石加工廠。集生產、加工、零售、批發、推廣于一體,以天然瑪瑙石、玉石為主要原料,建立了加工車間與瑪瑙玉石展館,產品分為雕刻藝術品、工藝收藏品、旅游紀念品、娛樂用品、裝飾用品、佛教用品和奇石七大系列,已培訓學員20多名。
學校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有機肥廠、鼎石瑪瑙玉石加工廠、美術服務部、綜合汽修廠,這是他們辦學模式改革的成功實踐,在為學生、學員與新型職業農民提供就業創業實踐平臺的同時,實行產教一體,以專業帶產業、以產業促專業。
三、實行三項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訥河市職教中心不斷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取得了顯著效果。一是深化課程改革。以專業建設帶動課程改革,以課程改革促進教材建設。他們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需求,制定相關專業的課程設置方案,組織編寫了6個專業設置標準,其中《種植專業指導方案》己在全省發行。他們以崗位標準為切入點,融知識教育、技能培養、素質提高于一體,開發項目課程和任務導向課程,構建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打造農藝、汽修、農機等精品課程和核心課程,編寫農藝、計算機、焊接等8個專業70本校本教材,實現了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
二是強化育人模式改革。2014年,他們啟動現代學徒制改革試點,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行招生招工一體化。建立健全現代學徒制管理制度,聯合成立了專業指導委員會,以汽車綜合修理廠、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恒陽集團、港進集團及大型農機合作社為載體,現代農藝、汽修專業320名學生“進企入社”,與企業師傅和農業專家結成師徒。學校和企業簽訂合作協議50多份,學生與企業簽訂就業協議260份。校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專所長,分工合作,推進雙導師執教、雙主體育人。
三是實行服務模式改革。大力實施惠民培訓服務行動,建立了陽光工程培訓、雨露計劃培訓、農民創業培訓、退役士兵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農村各類成人培訓的常態工作機制。全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引領鄉村兩級網絡開展為農服務工作,打造了固定課堂、流動課堂、田間課堂和空中課堂四種培訓模式。2015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852人,成立了科技服務隊,設置了為農服務大篷車,開展專業課教師入村駐社行動,變灌輸式培訓為引導式培訓,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延伸到田間地頭。
四、實現三個創新,突出精準高效服務
訥河市職教中心學校跳出教育的傳統模式,把職業教育真正的置身于農村經濟發展的實踐中。一是創新校社共建機制。他們與慶豐農業種植、富因達斯毛皮、拓發食用菌、德寶柞蠶、騰飛種植、燎原果蔬、豐產種植等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了校社合作協議,免費為農民合作社培養經營管理人員、財會人員及其他技術人員。培訓了一大批農機操作員,為德寶蠶業合作社培訓近150名蠶業人員,為學田明星、永發等村培訓了80名木耳、食用菌方面的人員,為全市合作社培訓300多名農業創業人員。2016年,他們對訥河市綠壯養豬合作社51名成員,進行畜牧養殖專業培訓;針對訥河市殘聯需要,先后培訓四期學員,共230人;與農經總站共同舉辦農村經濟管理專業2期,共培訓143人;為市婦聯舉辦培訓月嫂專業3期,共培訓140人;舉辦創業培訓2期,共培訓130人;培訓退役士兵32人;扶貧創業培訓52人;為組織部村級后備干部培訓45人。他們組織專家深入種植合作社、田間地頭進行面對面的技術指導和咨詢,并在合作社建立了50家校外實習基地,形成了“校中有社”、“社中有校” 理實一體、產教融合的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模式。
二是創新服務載體。成立了“一社四中心”:創辦模擬合作社和農民科技培訓服務中心、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農業科技服務中心、電子商務中心。模擬合作社展示農村專業合作社建設發展標準與模板,引領和推動了訥河市合作社規模化、規范化發展;農民科技培訓服務中心集陽光培訓、扶貧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等10多項培訓項目于一體,農業、扶貧、人社等10多個部門抽調人員統一組織,提供的“一站式”服務、“超市式” 訂單;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和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設置的專家工作臺,由20多名專業教師與技術人員組建培訓講師團,制發了便民服務卡,購置了為農服務大篷車和檢測設備,全年科技下鄉500多人次,推進了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服務機制。電子商務中心搭建為農服務互聯網平臺,使專業與市域主導產業有效銜接。
三是創新合作模式。訥河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的基礎上拓展合作范圍,創新合作模式。開展院校共建,加大與農墾職院、八一農墾大學、大連技師學院、省商業職院等院校合作力度,共建信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與哈工大機械人集團開展合作辦學,聯合培訓無人機飛手與機器人操作技術;與哈醫大大慶校區護理專業合作,聯合培訓月嫂專業,創辦準媽媽學校,他們負責組織培訓學員,哈醫大負責培訓與就業安置,目前已培訓月嫂140人,全部安置在齊市、哈爾濱、北京、天津等地就業,月薪平均達到5000元以上。開展軍校合作。與沈陽軍區空軍裝備部農副業基地攜手,自主研制的我國第一臺DY9.9-25型玉米斷尖、液體噴霧一體機與旱麻收割機,通過國家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評價,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填補國內空白。
訥河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緊緊抓住創建國家職成教育示范縣的契機,強化管理,服務產業,注重內涵建設,使學校呈現出了跨越式發展,共爭取國家、省市、政府及學校自籌資金5000萬元,使學校全面硬化綠化,維修了教學樓和培訓樓;新建宿舍樓、多功能報告廳、在第二校區建設1萬平方米的產教融合大樓、300米環形塑膠跑道、智能溫室、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有機肥廠、瑪瑙石加工實訓基地;更新了實習實訓設備與食堂設備、興建了一社四中心、展館;開設了無人機、機器人使用等前沿技術專業;校社合作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互利雙贏;學校春秋兩季招收在校生643人,創歷史新高,電大在籍生400多人,為農培訓年6500人。學校辦學成績受到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黑龍江日報、黑龍江省電視臺等,國家、省、市各級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先后進行了20多次專題報道。
萬里藍天云寫意,桃李芬芳春滿園。訥河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緊緊抓住創建國家職成教育試點縣和示范縣的契機,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把知識的雨露陽光灑遍大地,潤澤每一個萌動的希望,溫暖每一個平凡的夢想,真正為職業教育迅猛騰飛插上翅膀。□(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