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燕 伍朝霞
“渝鄂咽喉”重慶市黔江區公安局
文、圖/陳燕 伍朝霞

黔江區公安局長陳加旭
警局名稱:重慶市黔江區公安局
地理位置:黔江地處武陵山腹地,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結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稱, 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于一體
地域特點:屬渝東南濕潤森林植被區,森林覆蓋率為56%,2012年被聯合國環境基金會評為“綠色中國 ·杰出綠色生態城市”
轄區面積:2402平方公里,轄六個街道、12個鎮、12個鄉
轄區人口:55.2萬, 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3.3%
總 警 力:530余名民警
現任領導:黔江區副區長、公安局長陳加旭
警局地址:重慶市黔江區正陽街道園區路333號
聯系電話:023—79223833
黔江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建置史,巴楚文化在此交匯,土家苗漢互補交融,不僅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積淀,亦留下了劉伯承、鄧小平、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斗的足跡。“八七”扶貧攻堅時期,譜寫了“北有臨沂、南有黔江”的奇跡,創造了享譽全國的“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
1949年11月,黔江縣公安局成立。1984年11月,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成立,公安局改名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公安局。1988年4月,涪陵地區的黔江、酉陽、秀山、彭水、石柱五個縣劃歸黔江地區,黔江縣公安局屬黔江地區公安處領導。1998年6月,黔江地區公安處改名重慶市黔江開發區公安局。2000年10月,黔江區設立,黔江開發區公安局與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公安局合并為現在的重慶市黔江區公安局。
該局屬正處級單位,下設內設機構27個、派出所30個;現任局長陳加旭負責全面工作,政委陳實負責隊伍正規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2016年,黔江區公安局開展“渝安1號”打擊整治行動,共破獲刑事案件917件,起訴497人,抓獲歷年在逃犯罪嫌疑人23人。嚴打侵財違法犯罪。該局每周開展一次侵財犯罪形勢研判,梳理出入室盜竊、扒竊、詐騙等高發案件的規律,有針對性地制訂打防舉措,通過合成作戰集中攻堅,挽回群眾經濟損失65萬余元。嚴打暴力違法犯罪。涉及尋釁滋事、聚眾斗毆、故意傷害等警情,該局及時調集警力,以壓倒性優勢快速處置。2016年命案全破。嚴打經濟領域犯罪。該局深入研判經濟新常態下的違法犯罪形勢,嚴厲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2016年,共挽回經濟損失2000余萬元。嚴打黃賭毒違法犯罪。該局嚴格落實行業場所治安等級管理制度,大力開展亂點整治,擠壓“黃賭毒”違法犯罪空間。
黔江區公安局堅持防范為本,因地制宜,著力構建立體治安防控體系。加強派出所建設。將派出所建設納入全區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重要內容,2016年新建入駐十個派出所,目前,黔江區共建成派出所30個,實現了“一鄉一所”的整體目標。提升科技防范技能。該局著力于把“應指工程”打造為“民生工程”,建成和整合治安監控鏡頭2099個、治安卡口25套;落實網格化布警要求,建立與視頻巡查互動補充的模式,實現街面與社區巡邏防控的無縫對接。
黔江區公安局始終以民生警務為導向,著力構建和諧警民關系。落實便民利民措施。該局亮化窗口服務,建成標準化公安行政服務大廳,戶政、出入境、車管等窗口單位認真落實各項便民利民舉措,完成網上行政審批改革,全面落實異地辦理身份證制度和重慶市居住證實施辦法。優化警務處置機制。警務指揮中心建成扁平化點對點可視立體指揮平臺。構建和諧警民關系。組建“宣傳隊”,實行“趕場式”警務宣傳,多措并舉贏得各界人士對公安工作的理解支持;建立“警務回訪”工作機制,全面收集群眾意見。
2016年4月,該局被重慶市公安局表彰為“2015年度公安工作貢獻突出區縣公安局”,榮記集體二等功;同年6月,被重慶市公安局評為“執法資格等級考試組織工作成績突出集體”,獲得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