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忠勇
維護警察的執法權威方能捍衛法治的尊嚴
文/李忠勇

李忠勇,河北省井陘縣人,一級警督。工作之余,堅持47年業余寫稿不間斷,尤其在公安戰線上更是寫出了許多稿件,在全國上百家新聞媒體和刊物發表作品上萬篇(次),并有書籍出版,曾多次立功受獎。
“我沒有淚,此時,心在滴血,頭在長痛。這個春天,怎么就有如此悲壯的故事?那些細節,文字已經無法描述的細節……”這是作者鄧醒群在《人民公安報》刊發的詩《春天的祭奠》。據媒體報道,自春節到元宵節短短半個月時間,全國已有十幾名民警犧牲,其中有的是出警、抓捕犯罪嫌疑人過程中遭襲犧牲,有的是勞累過度突發病情,因公殉職,讓全警和全國人民扼腕嘆息,給本應歡樂的新春佳節帶來了哀痛。許多民警感到無語,因為對此話題討論太多了,悲劇還在發生,但我還是忍不住想說幾句老生常談的話。民警接二連三地犧牲,折射出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如何維護警察的執法權威,保障民警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公安機關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賦予公安民警執法職權,就是代表國家法治的正義之劍。但是,我們時常看到一些民警在執法過程中受到當事人的騷擾、謾罵、侮辱、威脅甚至是毆打、持刀持槍襲擊的現象。如1月27日哈爾濱市公安局道里分局太平莊派出所民警曲玉權出警時遇襲犧牲,2月10日吉林通化市輝南縣公安局石道河派出所副所長趙天昱在抓捕犯罪嫌疑人過程中,被嫌疑人持刀刺傷后,搶救無效身亡。這些挑戰警察執法權威的惡劣行為,不僅嚴重威脅民警的人身安全,侵犯了民警的合法權益,而且嚴重損害國家的法治尊嚴,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由此可見,國家的法治尊嚴和民警的執法權威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沒有警察的權威就沒有法治的尊嚴,有效維護民警的執法權威,方能捍衛國家的法治尊嚴。
一些地方之所以發生辱警、襲警事件,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少數人法制觀念淡薄,無法無天,缺乏對法律的敬畏和對警察權威的敬重,當遇到警察行使職權有損自己私利時,產生仇警心理,即容易沖動作出出格的事來。《刑法修正案(九)》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款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第五款規定“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從重處罰”。這就為打擊懲處襲警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據。一方面,要在全社會廣泛開展法律和愛警敬警的宣傳教育,使公眾懂得國家法律賦予警察的執法權威神圣不可侵犯,從心里尊敬、愛護警察,積極關注、支持警察依法履行職責。另一方面,政法機關對于社會上挑戰民警執法權威、妨害執行公務的行為,必須堅決依法進行打擊,決不能姑息遷就,理直氣壯為民警正當執法撐腰做主,切實維護民警的合法權益。
對于辱警、襲警行為難以實施有力打擊,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有的民警自身素質不高,執法不規范,對法律程序運用不當,或說話不注意方法方式,授人以柄;有的民警自我保護意識差,外出執行巡邏、盤查、抓捕任務時,攜帶武器警械不全,缺乏警惕性,遇到襲警反應遲緩,相互配合不夠,從而受到傷害。打鐵先得自身硬。由此倒逼廣大民警必須加強執法業務學習培訓,提高綜合素質,熟練掌握法律規定和執法程序。在執法中,要帶齊武器裝備,搞好自我保護,并按照規范的執法語言、程序和動作,堅持依法公平、公正處理警情,始終把握執法的主動權,切實做到有理、有利、有節。遇到不法侵害時,要把握好使用武器警械的時機,該出手時就出手,有效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群眾和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要適應在鏡頭下執法,堅持用執法記錄儀錄制執法全過程,注意保留好證據。
另外,針對民警因連續工作、勞累過度突發病情造成傷亡的問題,各級公安機關務必引起高度重視,一要積極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匯報并商討解決目前一些基層單位警力嚴重不足的措施;二要挖掘現有潛力,科學用警,努力改變民警“5+2”“白+黑”超負荷工作的情形;三要切實落實民警體檢、休假等從優待警制度,讓民警能夠勞逸結合,無病早預防,有病早發現、早治療,確保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