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軼翔 董怡平
【摘 要】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持續進步,使得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在擇業、就業過程中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自1999年以來,高校大幅度擴大招生規模,改變了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供求關系,直接導致市屬本科院校須承受日益嚴重的就業壓力。要提高就業質量,不可忽視的最重要因素即就業核心競爭力。本文試圖從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來分析影響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以期對提高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的就業質量所有啟示。
【關鍵詞】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就業核心競爭力
1 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
市屬本科院校通常是指由地方市政府撥款籌建,并由同級教育部門管理的高等本科院校,作為我國普及高等教育過程中不容輕視的力量,在我國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畢業之后,就業方向通常是本市的企事業單位,如市內各中小學、外貿公司、翻譯公司等。最近幾年,英語專業已逐漸淪為最難就業的專業之一,究其原因,社會經濟發展結構不斷調整的大環境固然不容忽視,但是外因還是通過內因起作用,最主要的原因則涉及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問題。
核心競爭力理論的創始人之一普拉哈拉德認為,核心競爭力可以定義為:相對于競爭對手而言,一個組織或個人所具備的競爭優勢以及對手難以模仿的核心能力。作為本科畢業生,其就業核心競爭力是指,通過四年的大學本科教育,將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夠使其在諸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贏得用人單位青睞認可、最終勝任所從事工作、并能夠在工作中不斷尋求自我發展的各種能力的綜合。那么,作為英語專業學生,其就業核心競爭力又當如何理解呢?在社會經濟不斷調整發展的新時期,《高校外語專業教育發展報告(1978—2008)》對英語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能力做出了以下概括:“縝密的外語思維能力,適應經濟全球化以及各種社會挑戰的中外文運用能力,批判的、系統的推理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敢于創新、獨立開展與外語相關工作的能力,具有適應涉外工作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對外競爭與合作的能力,具有對外國文化的評判能力和辨別能力,熟悉中外不同的思維方式,觀察不同學科、文化、理念并且融會貫通的能力等等,是既有深厚的理論功底, 又有寬闊的知識面和出色的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新一代國際化外語人才”。據此我們可以得出,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網羅了各個能力層面,與傳統意義上的單一的語言能力相比,可說是有著天壤之別。
2 影響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分析
在近些年的高校擴招政策影響下,英語專業畢業生數量出現了激增猛漲的情況,使其在就業時面臨著巨大壓力。因此,提高就業質量就成為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尋求發展時面臨的重大問題。談到就業質量,就不得不涉及就業核心競爭力問題。以下將從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分析闡述影響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
2.1 內因分析
首先,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很多都不能進行正確的自我定位,從而無法設計出切實可行的職業規劃。很多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認為自己既無法跟名牌大學的英語專業學生相比,也達不到專業外語類院校畢業生的水平,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卑心理,在就業市場上也常常帶有自怨自艾的不良情緒。從某種意義上講,市屬本科院校也要尋找自身的原因,包括教育理念、人才培養計劃方面等。學生由于無法正確地自我定位,自然也就很難有切實的職業規劃,與其他競爭者相比,其在就業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孰優孰劣則不難想象。
其次,有不少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對現實社會經濟發展認識不足,擇業就業時片面地強調工作穩定性及薪水。很多城市中小學教師招聘名額每年只有幾十個,常常出現一個名額有十個候選人同時競爭的情況,人才供求關系極不平衡。還有很多在校期間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在就業時認為自己有實力去做高薪的工作,而實際情況是薪水高,意味著工作的實踐性很強,對工作經驗的要求也很高,應屆畢業生根本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很難勝任。“萬丈高樓平地起”,不從基層做起,積累經驗,將來怎么可能去做高層次高水平的工作呢?當然更無從談及核心競爭力了。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仍有待提高,非專業能力素質有待加強。作為一種溝通交流的工具,語言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應用,具體來說有兩方面:口語和書面表達。另外,有調查顯示,人才市場上備受青睞的英語專業人才,往往同時兼備英語表達能力和另一種非英語的專業能力,例如:旅游英語,酒店英語,會展英語,法律英語,銀行英語等等。一些英語專業學生可能出于對其它某一學科的興趣,利用業余時間進行了解學習,找工作時其個人優勢就會凸現出來,其就業核心競爭力也就更強。
2.2 外因分析
首先,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在專業方向和課程設置方面,仍停留在10年前的狀態,很難滿足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大多數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在學生進入大三時分設兩個專業方向:師范類英語和商務英語。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就業市場上的職業呈現多元化,上述兩個專業方向顯然太過籠統。不少專業課程的設置不合理,有的課程教學內容過于陳舊,甚至仍為上世紀的情況,沒有緊跟時代經濟發展進行更新;有的課程教學內容出現簡單的重疊,缺乏系統性整合性;有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理論闡述過多,實踐部分較少,于學生未來就業并無太大幫助。另外,有些專業課程的課時安排也不夠合理,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課時偏少,學生無法全面熟練掌握相關知識的應用,對其就業核心競爭力有消極的影響。
其次,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的教師團隊整體水平有待提高,教學硬件設施有待進一步改善,校風學風建設問題有待加強。很多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曾抱怨自己學校的有些教師層次水平不高,這雖然也許有學生主觀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存在師資力量的問題。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需要有一支專業知識實踐能力較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需要每一位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另外,由于均由所在地的市級行政機關負責撥款籌建,不少市屬本科院校面臨資金緊張問題,使得英語專業教學所必需的語音室、多媒體等相關設備無法及時更新。這些問題對學生畢業后在就業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無疑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3 結語
市屬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要培養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應用型人才。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使得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如何使學生實現充分就業,如何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成為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的一大難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不得不談及就業核心競爭力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影響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從內因來說,學生的自我定位和職業規劃存在問題,對現實認識不足,自身能力也有待提高;從外因來看,專業方向和課程設置不夠合理,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市屬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就業核心競爭力,從而找到理想的工作,實現自我價值。而另一方面,市屬本科院校也才有可能使學生充分就業,從而提高自己在社會上的聲譽。
【參考文獻】
[1]陶愛祥.大學生就業力培養途徑探討[J].商業時代,2005(5).
[2]馬成林.核心競爭力理論的新探討[J].企業經濟,2004(2).
[3]陳兵,高波.論如何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J].中國建設教育,2008(12).
[4]莫再樹,劉正光.成于專業中 強于專業外[J].中國外語,2011(1).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