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藍月
一、國內娛樂脫口秀節目存在的問題
1.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
近年來,國內電視娛樂脫口秀類節目一度火爆,雖然數量巨大,但是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缺乏創新。大體上,港臺電視脫口秀節目的模式大多模仿歐美的脫口秀節目,大陸的節目很多又套用港臺節目的樣式。比較成功的模仿案例有早前的東方衛視《東方夜譚》模仿的是美國《今夜秀》,近幾年的《金星秀》雖模仿的是歐美脫口秀但很接地氣。這些脫口秀節目在模仿的同時,結合自身特點進行了本土化改造,因此一舉成名。
當前,各地方電視臺的脫口秀節目大多是各地方臺間相互模仿,內容和形式大同小異,難以引起觀眾的興趣。婚戀類節目《非誠勿擾》模仿衍生出《我們約會吧》等一系列男女嘉賓尋找真愛的節目。雷同的節目讓娛樂節目走進了怪圈,使觀眾產生了視覺疲勞。
2.“愚樂”至上,缺少文化內涵
近年來,娛樂脫口秀節目愈演愈烈,逐漸成了各電視臺的主打節目。
2003年東方衛視開辦的《東方夜譚》拉開了大陸脫口秀節目的序幕。隨后,各大衛視相繼開辦了類似的脫口秀節目,例如,CCTV-2 在2005年推出了《今晚》,浙江衛視在2006 年推出《太可樂了》。但這些節目的生命力并沒有持續太久,幾年后,便在觀眾的眼前銷聲匿跡了。究其原因,這些節目都是因為內容低俗、缺乏思想而被淘汰。由此可見,娛樂節目過分追求娛樂,只注重感官上的“快感”忽視了節目的人文內涵,必然導致其“短命”的命運。
娛樂脫口秀節目多為一種消遣娛樂大眾的節目形式,大眾娛樂理論的辯護者哈羅德·門德爾松引用了大量心理學研究來支持他的大眾娛樂理論,他承認,少數人可能會因為沉溺于電視娛樂而蒙受損害。但如果沒有電視,這類人也可能會對其他事物上癮。他認為,電視娛樂沒有破壞和降低高度文明,它只是給普通人提供另一個更要有吸引力的欣賞歌劇和交響音樂會的途徑。
在當下的電視娛樂節目中,文化被無情踐踏,過于“娛樂化”了,而“娛樂”又被“商業化”了。有專家指出:“電視大眾文化在物質話語僭越的當代中國社會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以大眾文化的商業性稀釋、消解著高雅文化的藝術性。具體表現為那些具有大眾文化傾向的電視文本以商業目的的直接功利性替代著高雅文化的無功利性;以程式化、復制化、平面化、無深度感對抗著高雅文化的個性、獨創性、典型性;以情感策劃的虛假性拆解著高雅文化的情感判斷的真實性和深沉感;以享樂性、消遣性置換著高雅文化的啟蒙性、先驅性”。這種剖析一針見血地將脫口秀節目的美麗泡沫戳破了,讓人看到了電視娛樂的軟肋與弊端所在。
綜藝娛樂節目必須擔當起社會責任,堅守正確的價值導向和審美取向。“電視娛樂節目要堅守電視的文化品格,堅守社會道德底線,做到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濫情,娛樂而不愚樂,平凡但不平庸。”
二、國內娛樂脫口秀節目的發展方向
1.提升節目品質
提升節目品質,脫口秀節目要在內容上緊跟時代潮流。一檔好的電視娛樂節目既要切合觀眾口味,使人的個性得以釋放,又必須堅持傳播主流的價值觀念,否則,娛樂節目一旦陷入低俗化的泥潭,宣揚錯誤的價值觀念,便會成為一種精神污染。為此,娛樂節目要娛樂有度,節目從策劃到播出都應以“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作為運作理念,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價值取向,這樣才會讓娛樂節目走得更遠。
提升節目品質,娛樂脫口秀節目要注重內在的文化深度。娛樂節目不能一味地追究前衛,應該將流行元素與節目深度結合起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若是將其運用在節目中,將大大提升節目的思想。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湖南衛視大型禮儀公德脫口秀節目《天天向上》以傳承中華禮儀及公德為主,以幽默的形式詮釋中華禮儀為輔,贏得較高的收視率和觀眾的一度好評。
2.打造節目品牌
在傳媒科技發展迅速的今天,由于電視節目的多樣化發展,收看節目的選擇權在觀眾手里,媒體所要做的就是提升節目質量,從而增加受眾選擇概率。
首先,一檔娛樂節目要有獨具創新的形式。
其二,電視節目要有穩定性與持續性。知名的節目如國內的《快樂大本營》,節目內容形式上并未做出太大改動,培養了一部分收視群體,這是收視率位居榜首的原因之一。而國內現在的一些電視節目,經常調整播出時間,頻頻更換主持人,讓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收視群體產生厭惡心理,導致收視率不盡如人意。
其三,一個成功的節目離不開前期的宣傳。例如《中國好聲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宣傳方式已經吊足受眾的胃口。
3.加強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突出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它不僅要求傳播者關注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關注社會的變遷,更要關注人的社會行為,關注支配這些行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與尊嚴。社會生活競爭激烈,普通人的生活壓力與日俱增,因此,人們需要緩解和釋放,而電視節目應該擔當起這份責任。哈羅德·門德爾松認為,普通人需要電視娛樂所提供的放松和無害的空想。如果沒有電視娛樂,人們也會尋找其他途徑舒緩日常生活的緊張。《魯豫有約》有一部分是生活中懷有一技之長的普通人,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和情感體驗,更容易與受眾產生共鳴,進而給受眾一種心靈的觸動,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理解,使人們在緊張中釋放了情感,宣泄了情緒。
未來的脫口秀節目必須把人文關懷作為節目的靈魂,發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先進文化。人文關懷是人的信仰、尊嚴和內在美德的展示,是生命、情感的真實展現,是勵志、夢想和感動,這才是脫口秀節目扣人心弦的創作源頭和魅力所在。□(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