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妮
摘要: 基于 CDIO 理念,針對軟件工程專業Java軟件人才培養需求,提出面向應用能力培養的Java課程群構建體系和實施方案。教學過程中,教學團隊以一個已完成的實際工程項目為主線。按照企業項目的開發流程,對學生進行分工,使學生承擔企業角色,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有效提高Java課程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滿足企業對Java人才的技術需求。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DIO, aiming at the requirement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Java software talents train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Java curriculum group for application ability train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teaching team takes a completed project as the main lin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 project, the students are divided into several groups, which make the students take on the role of the enterprise and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teamwork. That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Java courses, and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Java talents.
關鍵詞: 軟件工程;課程群;創新創業
Key words: software engineering;curriculum group;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中圖分類號:TP311;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0-0258-02
0 引言
Java 語言是目前世界上影響力最大、最受歡迎的編程語言之一,得到眾多計算機軟件開發者的青睞。廣泛應用在企業信息系統、嵌入式開發、移動應用、大數據分析等各個層面[1-2]。Java技術相關職業崗位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最主要的就業方向之一,有著廣泛的市場需求。
通過走訪用人單位、與企業溝通交流、查詢各大招聘網站對Java軟件人才的招聘需求,以及畢業學生問卷調查等方式的調研,了解到目前市場上需要的Java軟件人才主要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與管理、網站開發與管理、數據庫開發與設計、軟件營銷與維護、軟件測試、項目管理和系統分析等工作。
經3-5年后,可晉升至軟件開發工程師、軟件支持/維護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等崗位群。對于應屆畢業生,需要掌握的主流技術有:java、JSP、Android等。無論哪種軟件開發,都需要有數據庫操作知識作為基礎。隨著畢業生職位的晉升,需要用到軟件工程、軟件項目管理等深入的知識。
針對上述調研,緊隨市場需求,提出面向應用能力培養的Java課程群構建方案及實施細節。將Android移動開發納入Java課程體系,與以前的Java程序設計、JSP網絡程序設計共同構成課程群,將實際的企業項目拆分到各個環節,使學生在逐步實踐中理解并掌握Java知識體系。
1 課程群的內涵與構建原則
課程群作為內容聯系緊密、內在邏輯性強,在同一范疇內培養學生能力的課程的有機整體,通過制定合理的課程門類、開課順序,使得專業教師能夠從培養目標層次把握課程內容的分配、實施和技能實現等教學任務。[3]
為了保證課程群建設的合理性與科學性,為了對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進行持續訓練,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合格人才,在課程群的建設過程中應遵循以下五個原則:①要保證課程群的設置能夠推動教學計劃的構建與實施;②要能推動教學改革和教學內容的優化及整合,以便較快地提升教學效果;③要確保能夠加快教材建設以及其他資源之間有效建設;④要有利于對學生整體素質以及實踐技能的有效培養;⑤要能夠促進學生就業水平的提升[4]。
2 Java課程群體系的構建
以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模式[5]為指導,對課程群進行有效劃分與設置。“Java課程群體系”將本科四年劃分為四個學習階梯,在每個階梯內學生要完成專業基礎知識課程、軟件開發類課程以及實踐操作類課程的學習,最終通過實訓項目提升與驗證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情況。打破單一課程內容的歸屬性,從軟件開發能力培養的角度出發,四個學年,拾階而上,最終完成Java軟件人才的培養過程。(來自我的培養方案)
教學過程中,Java教學團隊以一個已完成的實際工程項目為主線構建Java課程群教學體系。首先,大學一年級階段學習 C語言、網頁制作基礎和數據庫課程,了解面向過程的開發思想,并為后續的項目開發打下基礎。二年級上學期開設Java程序設計,邊學習邊實踐,分章節完成從項目拆分出來的一些基本類;二年級下學期學習 Java Web 開發、軟件工程等課程。三年級上學期學習軟件項目管理、軟件建模技術、Web開發、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創業基礎;三年級下學期學習基于 Android 平臺的移動軟件開發、創業教育基礎。四年級上學期學習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軟件體系結構與架構技術;四年級下學期做畢業設計,將四年知識融會貫通。
結合理論課程,開設了下述實踐操作類課程:大一上學期軟件工程專業認知導論、大一下學期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設計、大二上學期數據庫課程設計、大二下學期Java程序設計課程設計(B)、大三學期上JSP課程設計、大三下學期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課程設計、大四上學期金融軟件項目綜合實訓。上述理論與實踐課程覆蓋了軟件人才Java專業技能和主要的素質能力。
依據軟件人才需要具備的Java專業技能,確定以下5門理論教學課程為Java課程群建設的核心課程為數據庫原理及應用、Java程序設計、軟件工程、JSP應用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
3 Java課程群體系的實施
按照企業項目的開發流程,實施CDIO教學框架。在框架內對學生進行分工,承擔一定的角色,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完成整個項目的開發流程,包括項目的需求分析、軟件設計、編碼、測試、維護、工具、項目管理、文檔的撰寫等。指導教師指導學生解決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所遇到的技術、管理問題。
理論課程采用邊講邊練的教學方式。教師結合小的案例講授相關知識點,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后,教師將部分知識點融合給出具有一定功能的案例;該門課程結束后,學生完成實訓項目的部分功能;最終通過大實訓,完成整個實訓項目的開發。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教學案例上傳課程群輔助教學平臺供學生參考,學生將自己完成的功能也上傳平臺,供所有學生參考并了解多種思路,從而實現資源共享,同時有助于教師動態把握學生掌握情況,并及時給予指導。
為有效克服校內實訓與實際市場脫節的弱點,提供高質量的且數量足夠的項目案例是關系培養質量的重要問題。通過利用開源軟件、向實際軟件企業索取和購買等方式廣泛征集高質量的且貼近實際市場需求的項目案例,逐漸充實和完善項目案例庫,在此基礎上按照實際企業對人才規格的要求,以崗位工作過程為導向,將實踐分為三個部分:
①基礎技能實踐。
將“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基礎知識(基本數據類型和控制語句實驗、類和對象、封裝、繼承和多態等)整合成基礎知識模塊,并適當增加職業標準模塊的學習、團隊合作以及崗位職業素養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內容。
②項目案例實踐。
將“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編程技術整合成多個技術模塊,并融合到相應的項目案例中,(例如:瀏覽器設計、計算器設計、日歷設計、個人備忘錄設計、電子菜單設計等),通過項目案例的學習和訓練實現“學中做、做中學、學練結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習興趣,進一步加強職業素養、崗位技能知識的培養。
③項目開發實踐。
在嚴格按照實際企業項目開發規范的條件下,通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項目開發實訓(例如:網絡聊天程序開發、圖書管理系統開發等),提高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4 結語
通過對企業和其他高校的廣泛調研,提出面向應用能力培養的Java課程群構建體系和實施方案。這種“學中做、做中學、學練結合”的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Java課程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滿足了企業對Java人才的技術需求。
參考文獻:
[1]趙小龍.基于雙循環的CDIOE理念構建Java系列課程群教學體系建設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2):145-148.
[2]張華,李勁,吳成英.面向職業崗位的Java課程群構建與教學方法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6(4):76-79.
[3]張麗萍,劉東升,林民.“課程群”教學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實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26(3):61-64.
[4]郭紅,韓丹丹,劉勝輝.基于 CDIO 軟件工程專業課程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52-54.
[5]常璐璐,宮鋒.基于CDIO模式的軟件人才培養探索[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4(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