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
【摘要】中國經濟近二十年來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能源消費需求增長迅速,化石燃料需求不斷激增。中國已逐步發展成為原油需求大國,受國內一些油氣田開發策略控制,同時由于國家戰略規劃宏觀調控及國家加大戰略原油儲備力度等因素影響,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提升,推高了原油進口需求。如何將進口的原油安全、快捷的運回國內也關系著煉油企業的生產原料供應和用油安全。本文通過某煉化企業的進口原油采購和執行運輸實際情況,分析執行運輸環節在進口原油貿易全流程中的影響,分析原油執行運輸的關鍵管理要素,探索原油管理在煉化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進口原油;執行;運輸;優化
中國經濟近二十年來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能源消費需求增長迅速,化石燃料需求不斷激增。中國已逐步發展成為原油需求大國,有數據統計:2015年全球原油消費量同比增加0.80億噸,其中中國占比41.3%,是增量的主要貢獻者。受國內油氣田開發策略控制,國家戰略規劃及加大戰略原油儲備力度等因素影響,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提升,推高了原油進口需求。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原油進口量2.84億噸,同比增長14.03%,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0%。巨大的進口量以及高漲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嚴重威脅著我國煉化企業的用油安全,如何通過國際原油貿易市場采購到滿足企業需求的原油資源;優化采購方案,保證合理的進口原油采購價格、運費及保費并在后續執行運輸環節安全運回國內;確保差量、損耗在合理控制范圍內;規避經營及財務風險;保障企業生產用油等問題,在企業原油管理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分析某煉化企業原油執行運輸情況
文章研究對象是我國第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特大型經濟聯合體,
是一家典型的燃料油-潤滑油型石油煉化企業。共有70余套生產裝置,主要產品有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潤滑油基礎油、石蠟、合成橡膠、有機化工原料、合成塑料以及精細化工產品等,擁有煉油能力1200萬噸/年、化工產品生產能力100萬噸/年。因企業所處地理位置及港口條件限制,進口原油的供應一般流程是:經由大型中轉港口中轉,再通過二次運輸(主要采用管道輸送和二程船運方式)運達企業。經內部原油罐區調和,脫水脫鹽后進入蒸餾裝置進行生產加工。
(一)研究原油執行業務流程
該企業是隸屬于一家大型石化集團公司的下屬企業,其進口原油采購由總部外貿代理公司統一代理執行。
1.編制采購計劃,確定采購資源。企業按規定在計劃月前三個月編制、審批、調整、采購計劃,經總部審批并統一調配優化后,委托代理公司按時間、品質、數量、價格、裝期等具體要求進行進口原油的采購和租船工作。代理公司海外原油貿易人員依據采購需求,遵循進口原油采購效益最大化的原則,與經過批準的原油供應商達成交易意向并反饋給企業,對外成交之后企業與代理公司確認并簽訂《進口原油采購確認單》和《進口原油租船確認單》。交易過程中,代理公司負責對外洽談采購合同,經貿易、執行、財務、法律等人員審核后,按規定權限簽署原油采購合同,向經批準的保險公司辦理保險。
2.與代理公司簽訂進口原油代理協議。企業執行人員應根據代理公司提供的原油合同的價格、運費、保費、保值匹配等情況確定該合同原油的到岸價格。依據合同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內部規章制度的要求,根據企業確認的原油品種、數量、價格、時間及運輸安排,按規定權限和經法律事務部審定的標準文本與代理公司簽訂《進口原油代理協議》。
3.企業在ERP系統內提交采購申請,建立采購訂單。計劃月資源落實后,企業依據進口原油代理協議,分批次分油種地在ERP系統中提交采購申請。采購訂單的創建在ERP系統中批準的采購申請基礎上進行操作。一般貿易的訂單數量根據裝港提貨后的貨物提單為依據,考慮到企業實際油種需求量,各油種各地區海運油輪運載力的不同,會出現企業間拼裝一船油的情況,此時需要代理公司根據采購確認單和中轉港到港實際商檢量再次進行分量。
4.中轉港計量交接,報關報檢。該企業地處長江三角洲,由其地理位置決定,進口原油一程船第一港大多數靠泊寧波,舟山等港口之后進行中轉。船只到港前,企業委托代理公司核對有關資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領《重要工業品自動進口登記證明》。原油執行人員同時準備報關合同、發票、裝船單據等其他報關單據,通知卸貨港安排接貨,企業執行做好國內運輸的準備,并安排貨物代理公司報關報驗。還需密切跟蹤原油裝船及其計量、貨損、短量等情況。后期索賠依據有關采購合同或約定經由代理公司向供貨商、船東、港口等責任方提出索賠,獲取索賠反饋。
5.貨款、運雜費、保證金等的結算及中轉類費用結算。在與代理公司按合同確認每批次原油計價期、計價方式、運雜費、保費、提單日、付款日、數量等細節后,雙方簽訂《進口原油價格確認單》。代理公司財務出具《應收貨款通知書》,通過ERP系統,在合同規定的付款時間由企業將原油貨款付至代理公司。在辦理報關報檢之前,企業需準備進口原油海關保證金,從企業資金占用的角度考慮,為了降本,在中轉港報關報檢時執行人員會力爭采取電子保函的方式,延長海關保證金的付款日期,降低資金占用率,節約財務費用。中轉港完成中轉,進入二程運輸后,執行人員要與港口對接中轉數據,確認中轉費用。對于預付的資金,要妥善回收票據,確保資金安全和及時回籠。
(二)原油運輸業務流程分析
煉化企業的突出特點是生產經營連續性要求很高,一次停工損失極大,且開停工安全風險高,對裝置操作要求極為嚴格。任何企業都不容許因原油短缺導致裝置停工的情況出現。所以合理安排原油及時進廠,保持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即為裝置“保供”是對原油運輸工作的基本要求。該企業是典型的燃料油-潤滑油型煉化企業,原油加工份兩套蒸餾裝置,加工不同性質的原油以分別實現優質潤滑油和燃料油的生產,常年加工油種將近10種。原油產地涉及中東,遠東,西非等不同地區,不同油種的裝港條件,航線,運程,運輸條件均相差較大。到港安排如何均衡,例如:輕油重油的平衡;中間基石蠟基的平衡等。使得滿足不同蒸餾裝置的原油均衡到港,配比加工,以維持裝置平穩生產運行是運輸工作的重中之重。
1.管輸原油。該企業3#蒸餾裝置主要加工高含硫原油,主要油種包括伊重,巴士拉,科威特,卡斯蒂利亞,南巴,埃斯坡等,均采用管道輸送的方式進廠。原油從寧波、舟山外輸起經過嵐山,白沙灣,末站等關鍵節點,最后由海濱3個10萬方儲罐接卸。企業執行人員每周與管道公司就油種,數量,輸送時間點,中轉罐容等方面銜接落實輸油計劃,每日實時跟蹤動態,根據港口罐容,船只到港接卸情況以及管輸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優化輸油方案,為確保裝置平穩運行,必須安排各資源在調和前均衡到廠,執行運輸工作需從裝港起,準確把握裝貨運輸動態;特別注意管輸水運中繼點的合理庫存,既要保障生產用油的資源供應,又要規避庫存過高帶來的中轉擁堵和財務風險。
2.水運原油。1#蒸餾及后續裝置生產潤滑油基礎油,主要加工低硫石蠟基原油。主打油種:薩里爾,卡賓達,卡倫,阿姆那,盧拉,黑獅等。為避免在運輸中品質污染,此類原油需采用二程水運方式進廠。執行人員同樣要與中轉港口,油品運輸公司及總部多方協調,隨時掌握原油到港及各港口儲運動態,就油種,裝貨量,裝期,裝卸港靠泊等細節制定并上報水運計劃。石蠟基原油的特殊性決定了其運輸方式,因周邊企業均不采購,一旦出現資源短點,無法通過資源串換來解決困難。故在運輸過程中尤其要考慮到天氣、氣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根據運程、廠內庫存、中轉港碼頭作業、儲罐容量、廠內碼頭靠泊條件等情況,經科學測算后,制定應急預案,儲備合理庫存。
3.蒸餾裝置加工調和配比。對于生產裝置較多且加工量較大的煉廠來說,原油調和是非常有必要的。煉廠所加工的原油,多是若干個油種配比的混合原油,即便是同一油田的原油,各個裝點的性質也不盡相同,而企業加工需要組份和性質均一、穩定的原油,因為裝置的原油加工流程很復雜,原油性質有微小的變化,都會引起后續生產加工裝置運行的波動,各個裝置的平穩運行率是企業加工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企業原油向重質化劣質化變化的趨勢,蒸餾裝置加工油種和配比做出了相應的優化:以某周計劃安排加工配比為例:3#蒸餾加工安排高硫偏重質原油,依據出產品指標、裝置設防等需求,對原油進行調和:按5.6:1.8:1.6:1配比加工科威特、伊重、南巴、卡斯蒂利亞原油。1#蒸餾考慮后續加工裝置進料和潤滑油基礎油產品的粘度指標,按6:4配比加工卡賓達和卡倫原油;在原油調和過程中,主要關心原油的硫含量、鹽含量和密度等指標,裝置生產指標如有波動,要及時獲取信息并反饋代理公司,密切關注下批次采購的原油性質。
二、原油執行運輸的動態管理點及優化方向
自2014年原油價格暴跌以來,油價一直在低位徘徊,OPEC減產給油價帶來的支撐力度有限。目前原油基準價格起伏較大,考慮到企業裝置的特殊性,首先在保障原油供應的大前提下,結合企業生產和儲運實際情況,分析影響原油運輸執行的相關因素,確定原油管理全流程中的管理要點,積極應對采購油種、加工指標等客觀條件中的瓶頸,加強PIMS測算,會同技術,計劃,設備等多方力量,為持續的降本增效探索一套適合企業的優化方向和策略,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企業原油管理的源頭在于采購策略和方案的制定,確認采購計劃的前期準備工作可以會同生產、技術、設備等技術力量支持,不斷挖掘裝置潛能,優化采購方案,加強PIMS軟件測算能力,由技術部門牽頭,根據裝置適應性,篩選出適合加工的油種,切實采購性價比高的原油。還可通過全流程優化,及時反饋實際生產與采購中遇到的矛盾;全局地考慮財務利潤測算結果,不簡單的追求低油價,轉而側重原油“性價比”最優,權衡“投入-產出”效益,匯總后全面優化采購方案。主要原則,確保主打油種的貨量供應,適時尋求市場上的機會油種,以考慮性價比為主,隨機采購,降低原油采購成本。
(二)3#蒸餾加工的主打油種中的伊重和科威特原油,屬于集團特殊油種
其油款付款期分別為提單日后90天和60天,以2015年為例:全年采購伊重原油共計198萬噸,科威特原油共計15萬噸。按當年集團內部貸款利率4.05%計算,延期付款分別節約財務費用537.5萬美元和23.7萬美元。到2016年,由于美國經濟復蘇態勢穩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走跌,匯率大幅波動給付款帶來的不利影響極為明顯。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及時調整策略,將延期付款節約的利率費用和匯率波動導致的實付差異做比對,判斷出有利于企業的結算條件。控制貨款結算節奏,爭取有利的貨款支付條件,尋找合適時機爭取提前付款的可能,切實降低匯率波動過快造成的財務費用。
(三)保持合理原油庫存為保證裝置安全平穩運行,合理的原油庫存必不可少。但過高的庫存不僅會影響原油中轉的運作效率,還會占用企業大額資金,增加財務成本。該企業原油運輸執行受到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通過多年的實際運作,受限于以下幾項主要客觀條件,測算合理庫存,具體的:按兩套蒸餾常規加工5-7個油種,廠內原油儲罐容量54萬方(其中10萬方3個,5萬方3個,3萬方3個),兩套裝置原油分儲分煉,管輸原油每批次6萬噸,水運原油每批次≦4萬噸(碼頭靠泊條件限制),管輸中轉時間4-6天,水運中轉時間5-6天來計算,實物庫存控制在52-58萬噸為宜。原油運輸過程中需綜合考慮到廠內庫存和外港庫存,動態的管理相關流程,通過優化庫存管理,達到為企業降本增效的積極目標。
(四)中轉類費用控制維持合理實物庫存的同時應主動分析儲存成本,包括一程油輪到港滯期費,中轉費,中轉超期儲存費等。在理想狀態下,理論上原油到港接卸一艘VLCC需四天左右,由于集團進口原油總量增加,寧波舟山等碼頭和油罐接卸擁堵現象時有發生,船只到港等待一兩天靠泊屬于常態,外輪滯期費隨之產生。雖有總部統一協調到港計劃,企業仍可根據自身主觀條件,聯合周邊兄弟企業,在同類型原油的接卸過程中探尋優化空間,降低滯期費。同樣的,在加工配比比例上的微調動作,也可適當的加快中轉港庫存積壓,借由二程船的運力,使原油在海運上周轉起來。前述方式聯合考慮,切實降低了企業超期儲存費,不失為一個有效的優化方向。
(五)分析測算管輸水運各自的優勢與缺點,優化管輸水運比例與水運相比,原油管輸具有運輸成本低、有效緩解碼頭吞吐壓力、原油途耗低、受天氣影響小的明顯優勢。除去必須水運的油種,企業嘗試從提高日管輸量和爭取部分油種混合輸送方面著手,提高資源保供能力、降低中轉成本。
三、結束語
原油執行運輸工作銜接原油貿易與煉廠裝置加工,是原油管理全流程中的重要環節,優化空間也非常大。要想細致地做好執行運輸,應主動關注全程動態變化,有一定的財務相關知識。在運輸方面要加強船期計劃安排和運輸的調度管理,在矛盾中尋找平衡點。保證裝置加工的連續和平穩的基礎上探索優化策略,提升原油執行運輸水平,進而挖掘潛在效益。
參考文獻:
[1]陶為.我國國際原油貿易中的運輸風險分析.外交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