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婷
【摘 要】近年來,我國航空運輸行業得到的飛速發展。據中國民航局《2015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統計分析,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9.15億人次,旅客運輸量43618萬人次,運輸總周轉量851.65億噸公里。在冊飛機架數2650架。航空運輸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民航空管運行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驗。因此,本文對民航空管工作發展現狀進行評價,并提出了提升民航空管運行保障服務質量的優化途徑,試圖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議,為民航空管保障服務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民航;空管;運行保障;服務
0 前言
民航空管運行保障服務體系是我國民用航空事業發展的核心部分之一,也是我國空中交通管制建設的一部分,同時也把民航空管事業看作是非常重要的發展戰略。為了加快民航空管建設,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優化組合結構,滿足民航運輸量高速增長的需求,必須提出有效提升民航空管運行保障服務質量的途徑,為提高空管運行保障能力提供強大助力[1]。
1 空管運行工作發展現狀的評價分析
研究得知,當前空管運行系統中仍然存在較多的矛盾和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阻礙著空管運行系統的進一步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1 空管安全保障壓力增大
隨著航空運輸機數量不斷增加,民用航空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航空運輸量持續高速增長,使得空管保障飛行安全面臨巨大的挑戰。近年來,空管運行系統發生多起事故。從事故起因來看,原因趨于多樣化,“錯忘漏”問題仍亟待解決。從這些事故可以反映出,部分空管安全系統管制單位的管理不夠盡責,現場的管理存在弊端,監督檢查過于松懈,沒有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同時,空管安全系統中的部分管制員缺乏工作經驗,業務水平低,甚至崗位責任意識差,難以達到民航空管運行工作量大、效率高的工作要求。在航空運輸這種高風險、工作強度大的工作環境中,很容易出現人為造成的安全責任事故。
1.2 設備運行風險增大
近年來,由于空管系統設備運行異常,對空管運行造成影響的事件屢屢發生,雖然在逐年減少。然而隨著空管安全運行越來越依賴于設施設備,使自動化管制設備之間相互聯系也更加緊密,同時,也對空管設備安全保障能力以及設備維護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很多系統設備年久失修,甚至其中一些設備已經快要到達了最終使用壽命。與此同時,對設備設施使用和維護人員的培訓較少,缺乏專業技能培訓,缺乏應急處置經驗,設備維修系統還不夠完善,空管系統核心自動化設備主要依賴進口,運行和維護服務系統升級的成本較高,設備出現故障會對空管運行保障服務質量造成巨大影響[2]。
1.3 排堵保暢難度增大
據統計,2016年國內9 家大型航空公司由于流量控制致使航班延誤次數高達近126000 次,占所有受延誤航班次數的27.6%。面對逐年上漲的由于流量控制導致的航班延誤,保障航班正常運行難度也越來越嚴峻。目前,我國民航機場起降架次一直處于快速增長的趨勢,各主要大型機場的實際起降架次已經嚴重超標。例如:2016年首都國際機場日最高起降架次達到了1681 架次;上海機場日最高起降架次為1523 架次;深圳、廣州、天津等機場日最高起降架次也在不斷刷新紀錄。面對不斷增長的航班量和市場需求量,一旦遭遇極端天氣和不可控因素,空管調控幅度很小,極容易導致航班延誤,會對空管運行保障服務質量造成惡劣影響。因此,排堵保暢的任務十分艱巨。
1.4 運行環境矛盾增大
就國家管理而言,短期內我國的空域管理體制難以得到實質性的改變;就軍事而言,隨著我國軍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加快,軍事演練的規模和頻率正在逐漸增加;就天氣而言,近年來災害性極端天氣頻發對航班正常的影響越來越大;就民航可用資源而言,空域調控工作將越來越困難;就空管系統自身而言,民航流量控制存在較大隨意性,而沒有真正做到進行科學地流量控制,與國外還存在很大差距。
2 民航空管運行保障服務質量的優化途徑
2.1 落實安全責任,實現安全目標
落實民航空管運行安全主體責任,在空管系統內部開展安全運行主體責任教育,提升員工安全責任意識,建立安全運行主體責任追究制度;抓牢安全管理系統和質量管理,必須加快質量安全管理體系(QSMS) 的建設,大力推行質量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管制教員的作用,對管制教員管制現場的技術手段要進行創新,增強其管制效率,加強對于值班現場的管理;切實提高管制員的專業能力,必須從組織管理、專業技能、責任意識等多方面入手,加強對于管制員的培訓,爭取徹底避免錯忘漏問題出現[3]。
2.2 提升運行品質,減少航班延誤
努力提高協同保障空管運行能力,要加強與軍方的相互聯系,遇到有重大軍事活動時能夠提前采取更改航線、使用臨時航線等措施來減少對民航運行的影響;做好極端天氣下的管制指揮,組織開展特殊條件下的專項培訓,提高管制員管制技能水平,不定期進行特情處置演練;加快飛行流量管理系統的建設,要在國內主要航線上對區域間流量進行干預,棄用逐級遞加的流量控制手段,必須嚴格掌握流量控制的時間區間,嚴禁發布不科學的流量控制信息,為做好全國主要航線飛行流量的管理工作創造條件。
2.3 營造良好管制環境,提高管制運行效率
全面評估國內的航路航線網絡,要對航路航線網絡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在此基礎上加強航路航線網絡的運行性能;做好對于飛行繁忙扇區運行容量的評估,對飛行繁忙扇區進行重點管理,進行合理規劃管理,提高其管制運行效率;加快推動高空空域整合工作,做好各個地區的高空空域整合工作,特別是對于新整合的空域進行合理的規劃,充分合理發揮其空間作用;繼續調整雷達管制范圍,將東部地區雷達管制范圍縮小至區域10 公里,加快推進西部地區雷達管制的建設及其管制范圍[4]。
2.4 強化工程監管,細化實施方案
空管機場工程加強與機場建設之間的配合,空管工程指揮部和機場工程指揮部之間要緊密協調,保證配套工程能夠共同完成;將空管征地歸屬于機場征地管轄,與機場工程共同推進,用以改善空管工程審批手續繁瑣、時間長的情況;將明確內部工程的結構,根據各個項目之間不同的性質和內容,科學合理確定項目法人;要建立專門負責工程建設的機構,使管理部門與工程建設部門分工明確、相互聯系;要實行空域使用和飛行程序設計同步審批,將其作為國家調研機場工程可行性的根據之一;協調地方政府積極優化新建、改擴建機場的基本建設流程,充分發揮空管部門在機場改擴建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加大我國空域結構飛行程序設計的投入,提高自主飛行程序設計能力;要結合系統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成立飛行程序設計公司,聯系有關部門制定飛行程序的收費標準,推進飛行程序設計市場化,使其穩定健康發展[5]。
3 總結
隨著航空運輸行業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于民航空管運行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必須通過落實安全責任,實現安全目標,提升運行品質,減少航班延誤,營造良好管制環境,提高管制運行效率,強化工程監管,細化實施方案才能提升當前空管運行的服務質量,我們才能建立一個健康和諧的空管服務系統,為民航運輸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蘆建,張嘉寧.現行空管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缺陷及其改進建議[J].空中交通管理,2009(3):36-37.
[2]李果豐,梁巧琴,張新宏.空管設備運行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建設初探[J].空中交通,2015(10):11-15.
[3]李琰.民航青島空中交通管理站服務質量提升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3.
[4]李曉莉.提高西北空管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水平的途徑及方法[J].中國民用航空,2015(12):52-53.
[5]王利亞.深化五個體系建設,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全面提升民航空管系統運行保障服務品質——2011年民航空管系統工作報告[J].空中交通管理,2011(1):4-12.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