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春
幼兒園管理的重要目標之一, 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廣大教師的創造性, 使他們運用自己的能力來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 同時增強對事業和社會的安任感。制約這一目標實現程度的因素很多, 其中幼兒園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幼兒園領導民主意識的強弱, 決定著以人為本的幼兒園管理工作的成效。現代教育理論和管理實踐, 給我們重新詮釋和理解領導者的角色意識, 提供了理論與現實依據。
一、創新管理理念,堅持率先垂范
領導者作為幼兒園組織結構、政策和策略的設汁者和決策者, 必須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為廣大教師斗所認同。從一個事必躬親的事務主義者轉變為廣大教師形成共同教育價值觀的啟發者、教育觀念的先行者和引路人, 這是領導者治校和管理理念上的質的飛躍, 也是現代幼兒園管理對領導者的必然要求。要做到這一點, 領導者必須堅持經常地深入第一線了解教育教學情況, 彼此溝通, 建立共識, 使廣大教師能夠直接體察和領悟領導者的辦學理念與決策思想。這是領導者管理全面有效實施的前提。要扮演好幼兒園管理這一主要角色, 領導者必須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 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使自己成為視野開闊、 知識淵博的人。領導者還必須完善和提升自己的人格結構, 使自己成為胸懷寬闊、公正無私、謙遜謹慎、嚴于律己、實事求是、作風民主、情操高尚的師德表率。“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雖令不從”,“言教則空, 身教則從。”領導者, 尤其是校長, 其思想言行是影響師生、影響校風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領導者的世界觀、事業心、責任感、工作態度等常常成為師生模仿的對象, 起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善用動力原理,調動教師積極性
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溫·泰羅說得好:“……科學管理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它是科學, 而不是單憑經驗行事的方法。它提倡合作, 而不是不知。它要求最大的產出, 而不是受了限制的產出。它培養每個人發揮他的最大的效能和獲得最多的財富。”這就是說,管理必須有強大的動力, 而且要正確地運用動力, 才能使管理運動持續而有效地進行下去, 這就是動力原理。”在教育管理實踐中, 我們運用現代管理的三類基本動力:精神動力、信息動力和物質動力, 有效地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使幼兒園各方面工作出現了新的局面。“管理是人的活動,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我們針對當前有些人認為“思想政治工作不吃香了, 精神動力不存在了”的錯誤思想, 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使之具有新時代的特點和實效。在充分發揮精神動力作用時, 我們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實行校長負責制, 把年富力強、有創新精神的同志提拔到領導崗位上。新領導班子以身作則、銳意改革的精神帶出了教師們熱心工作的新風氣。二是依靠群眾力量, 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形勢教育變為工作的動力。三是運用辯證法, 堅持兩點論。針對教師隊伍中不同思想層次的人的需求, 采取適當的方法, 轉變教師的心理和行為, 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動性。我們對先進者敢于“樹”, 對幼兒園一般教師,我們堅持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 啟發他們的覺悟, 鼓勵他們上進, 開掘他們的潛能, 使他們從隨大流中脫穎而出, 向先進行列靠攏。我們對后進層熱心“幫”, 只有混亂的管理, 沒有無用的人才。我們改變過去簡單生硬的一些作法, 克服靜止不變、固定看人的思想方法, 對后進者進行感情激勵, 耐心疏導, 熱情關懷, 一視同仁, 從不歧視。 我們樹立起轉化他們的信心, 從感情上親近他們, 以集體的溫暖感化他們, 同時根據其特長, 為他們創造條件學業務, 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的時間和空間, 從而使他們增強了爭優創先的信心, 放下包袱, 輕裝上陣。努力克服缺點, 摘掉后進帽子,“沒有信, 息傳遞, 科學管理是不可設想的。”教育耍改革, 幼兒園要辦活, 我們就要注意從信息中找到努力方向和力量源泉。我們通過 In- lernel 等廣集信息, 并結合幼兒園實際, 及時傳遞、處理信息, 博采眾長, 為我所用。
三、練“內功”強基礎, 提高教學水平
俗話說:“功到自然成。”學校把對教師的教學才干、教學本領等基本功訓練看得非常重要, 并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來抓。一是加強理論學習。教師的教學實踐必須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學校把教育理論的學習納入每周星期五下午集體學習或教研活動的內容, 以教育學、心理學、教材教法、教法研究、學法探討為主, 同時, 除了教材、教參外, 要求教師要利用學校、個人訂閱的雜志進行學習。通過學習, 互相交流, 更新知識, 改變觀念, 并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 不斷提高。二是加強教學業務培訓。加強教師自身文化修養建設, 提高知識理論水平; 通過以老帶新, 促使新老教師共同發展;以科研課題促教師專業成長, 培養研究型 教師;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 在專家、名師的指導下發展。只有擁有一批思想、素質硬, 教學業務精的教師隊伍, 幼兒園才有人才優勢, 才有快速發展的動力基礎。三是加強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主要陣地, 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 學校要求全體教師必須做到:課前充分準備, 教案要合理, 教法設計要靈活, 教學估計要有預見性, 教學思路要有創新性。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教案, 要經幫帶教師修正后, 方能進入課堂, 要求教案要有后記, 要有教學心得等反饋筆記。最根本的要求是變課堂為學堂, 以學生為主體, 提倡“民主”教學, 尊重學生獨特體驗,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這一要求, 學校領導、教研組長經常深入課堂聽課, 并用課堂教學標準進行評課, 把教學過程作為教學評價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加強教科研活動,提升幼教質量
我園尤其重視通過常規教研活動來培養骨干教師。以學科為中心, 成立了教研組,在教導處的統一指揮下合理安排計劃, 精心組織活動。每雙周星期五下午為校內常規教研活動, 采取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說課、聽課、評課、經驗交流等形式。積極開展科研活動。教育科研是貫徹幼兒教育法規, 傳播科學教育理念, 改進教育方法, 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幼兒園成立教育科研小組, 在國家的教育方針指導下, 結合幼兒園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難題, 或是幼兒教育新的動態和一些熱點問題, 通過申報課題, 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創造性地進行科研探索, 科研實踐, 形成獨自的理論體系, 指導其辦園理念, 辦園目標, 辦園特色,從而提高教育質量, 提高辦園水平, 使幼兒園走上科研強園的發展道路。
五、打造特色校園,突顯辦園特色
個性與特色是一所幼兒園的優勢所在, 是幼兒園發展的強勁生命力, 是以園長為核心的全體員工整體智慧和共同實踐成果的結晶。幼兒園要善于把握教育大環境, 認清所處區域中環境, 根據幼兒園小環境(師資、園舍、地理位置、硬件設施等)準確定位發展戰略, 講究策略, 選準突破口, 形成正確的辦園特色;同時借助媒體拓展, 利用電視、 報紙、廣播等媒體宣傳, 爭取公眾對幼兒園的了解, 提高幼兒園的知名度, 擴大幼兒園 的影響力, 占領幼兒園自己的市場份額, 求得生存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