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盯住了可愛的寶寶們,拐騙、拐賣、搶劫、拐賣、綁架、騷擾等惡性案件時有發生。為了防患于未然,父母們要做好防范工作,教給寶寶一套應付的本領。
教給寶寶自我保護的基本常識
1.教寶寶記住以下常識
記住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家庭地址、父母的電話號碼和自己所在學校的全稱。
記住各種報警電話號碼和報警程序。發生火災時,撥火警電話119,準確報出失火地址、周圍環境、道路交通、失火原因;遇到歹徒有危險時,記住匪警電話110;家中沒人,受傷或者感到自己身體非常不舒服的時候,撥打急救電話120。
2.告訴寶寶哪些情況下需要說“不”
寶寶獨自在家時,從門鏡中看到一個陌生人按門鈴,不要給他開門。如果他一直按門鈴,你也可以隔著門告訴他,爸爸在睡覺,讓他過一會再來。然后,給家長或鄰居打電話,告訴他們有一個陌生人在家門外。
父母不在身邊時,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不要隨意乘坐別人的交通工具,不要隨便吃陌生人給的食物。
放學回家時要結伴回家,不要在街上閑逛,不要在偏僻的地方玩耍。
打雷閃電時,不要在樹下躲避或站在路牌旁,不要靠近路邊的高壓電線,不要在建筑工地附近玩耍。
不要讓陌生人摸自己的隱私部位,包括身邊熟悉的大人也不行。不論男孩不是女孩,都要牢記“背心和褲衩覆蓋的身體部位不允許別人看和摸”。一定要對他說“不可以”,盡快躲開,并將實情告訴父母。
3.告訴寶寶哪些情況下必須“要”
*告訴寶寶,當發現有個大人在后面跟著你,要穿過馬路或者走另一條路,避免和跟你的人接觸。如果這個人仍然跟著你,或者他強迫你跟他走,你要大聲尖叫并跑向有人群的地方,例如商店或者行人多的十字路口。不要往你看見的某一所房子跑,因為房子可能是空的;如果這時家里沒人,也不要往家里跑。
*迷路時,要及時向街邊警察求助,到附近公安單位、新聞單位求助,以擺脫困境。為了減少寶寶與父母外出時走失,對于較小的寶寶,可以給他穿上有特點的衣服和帽子,便于在人群中辨認。如果到外地旅游,父母可隨身帶著寶寶的照片,或給他的衣服縫上身份識別記號、家人的聯系方式,萬一寶寶走失了也有線索尋找。
*要游泳一定要有大人在場監護,不要單獨游泳。游泳還應注意“六忌”:忌飯后立即游泳;忌空腹游泳;忌劇烈運動后游泳;忌游泳時間過長;忌租借游泳衣褲;忌在不潔水域中游泳。
*不要湊熱鬧,當圍觀者。街上如有打斗場面,要趕快離開,離得越遠越好,;看到有精神病人蓬頭垢面地在街頭游走、唱歌,不要靠近,不要取笑他們。
提問法幫寶寶牢固掌握
提問法就是父母拿一個問題向寶寶提問“怎么辦”,要寶寶作答。寶寶在作答的過程中需要積極思考,靈活機變,這能很好地鍛煉寶寶的應變能力和思考能力。
父母還可以“步步緊逼”,有意設計更多的難題,讓寶寶接受挑戰,要求他作答。通過一問一答的對話,鼓勵寶寶說的對的地方,而對寶寶答不上來的,就借此進行教育,給寶寶傳授方法。
句式是:“如果……怎么辦?”比如,“如果你回家的時候迷路了,怎么辦?”“如果有人不認識路,要你領路帶他走一段,你怎么辦?”“如果有人說你媽媽讓我來接你回家,而你不認識這個人,你怎么辦?”
父母經驗:
以下是一個爸爸與一年級小學生睡前在床上的一段對話,通過輕松的對話,給寶寶上了一堂很好的安全教育課,提高了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寶寶臨危不懼、機智勇敢的品質。
爸爸:如果你放學了,有個叔叔走過來對你說,“小濤,我是你爸的好朋友,你爸今天沒時間來接你,讓我來接你。”而這個叔叔你從來沒見過。這時你怎么辦?
寶寶:我會……我會問他叫什么名字。
爸爸:那假如他真告訴你他的名字了,接下來怎么辦呢?
寶寶:我就打電話給你,向你證實一下,他是不是你的好朋友。
爸爸:可是,他就在你跟前,你怎么打電話給我呢?
寶寶:是啊,怎么打電話呢?嗯,我就說,你等下,我要給我爸打個電話問一下。
爸爸:可是,叔叔說,你不用打電話了。快跟我走吧!你怎么辦呢?
寶寶:有了,我對他說:叔叔你等下,我有點事,馬上就來。然后我返回學校,借人家的手機給你打電話。
爸爸:寶貝太棒了!真聰明,好機智!我再補充一下,我們還可以找個更好的借口離開一下。有沒有呢?
寶寶:想不出來了。
爸爸:我想出來的,比如,你說,叔叔你等下,我的作業本忘在了教室里,我回去拿了就來。這樣,他就不懷疑你了,是不是?
寶寶:對對!爸爸的辦法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