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溪
八月長安,原名劉婉薈,1987年8月12日出生于哈爾濱,畢業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中國青春小說作家。2009年,八月長安出版了第一本長篇青春小說《你好,舊時光》,此后又推出了同系列圖書《暗戀·橘生淮南》,備受80、90后讀者群體的歡迎。
八月長安的文筆清新、爽朗又非常細膩。而八月長安本人,不僅是當年哈爾濱市的文科狀元,還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可謂是青春小說作家里的“中國好學生”。
“劉婉薈,2006年高考哈爾濱市文科狀元,2010年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畢業,在上海金融行業從事資產投資工作,從2013年5月辭職,開始從事專職寫作。”
這是她的兩個世界:在讀者面前,她是八月長安,取生于盛夏八月,但求此生長安之意;在家人和朋友那里,她是劉婉薈。
八月長安是東北人,說話卻柔聲細語,十分溫婉,甚至有些“嗲”,筆者對此可以給出好幾種解釋:她之前的工作其實就是“幫有錢人賺更多的錢”,從事金融這種高端服務業的姑娘總是思維敏捷、邏輯清晰、語調柔和;她小說的文字中情感的描繪十分細膩,幾秒鐘的動作都能上百字,內心絕對是“婉約派”;在采訪時她剛錄晚視頻訪談,濃妝還沒卸,很明顯,端著的肩膀線條還僵硬,說話不可能太自然。然而采訪結束后,八月長安一句話擊碎了筆者的所有揣測:“我要是說東北話,采訪就笑場了。”
八月長安說她喜歡這么隨意的聊天兒,可以不用說那些冠冕堂皇的話——“我覺得很感動……”“我也很喜歡……”“希望大家能夠……”重感冒的她抱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頹廢地趴在桌子上,不過這些都沒能影響到她清晰的思維和極快的語速。
采訪之后的周末,八月長安在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簽售,現場粉絲爆棚,一個多小時她神速地簽了一千多本書。這種速度幾乎是幾秒一本,簽到最后手都抖了。這次全國簽售輾轉幾個城市,規模空前,采訪時她還笑嘻嘻地對記者說自己要練簽名,出版社立馬抱給她五千張扉頁,“怎么辦呢,抱回酒店簽!”像個面對做不完的暑假作業的小學生。
采訪結束后,八月長安在書《最好的我們》扉頁為記者簽,“祝萬事勝意”。這本銷量超過三十萬、篇幅長達四十萬字、五百多頁的小說,在第二十六章有這樣一段:
“那我祝你萬事勝意吧。”
“什么?”
“這是很重要的人以前送給我的一句話,我送給你。意思就是,一切都比你自己所期待的,還要好一點點。”
青春文學不簡單
“在北大的第三年,我去了日本一所大學交換,那一學期百無聊賴,就開始了寫小說。”
在北大的前兩年,除了修專業課,八月長安說自己的生活很單調:“沒怎么參加社團,沒怎么玩兒。”那都干嘛了?“買書,瘋狂地買書。”那時北大宿舍區馬路對面就是現在已經倒閉了的第三極圖書城,旁邊是海淀圖書城,再旁邊是中國書店,最后是中關村圖書大廈。“我和我舍友倆人一直買書,買到宿舍都放不下了。”
從小到大一直考第一名的八月長安發現,在北大光華這個環境里,在班里一半同學是狀元,另外一半是競賽金獎得主,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成不了“學霸”:“第一年就是受打擊去了。”
大三,畢業準備的工作的同學開始了廣泛的實習,準備出國的同學忙著復習參加托福和GRE的考試,“競爭很激烈,大家都很慌。”而八月長安卻在這一年機緣巧合“流落”到了一片世外桃源。“在他們最忙亂的時候,我卻閑得無所事事。大三是我人生的轉折點。”
最無聊的日子里,八月長安開始打開電腦,在鍵盤上敲下了那個早就在腦子里構思的故事。“在網上發文門檻那么低,注冊個賬號,誰都可以寫。”八月長安發第一篇《你好,舊時光》的時候并沒有想到會這么火,網絡上的反響迅速被出版社看中,在2010年出了書,銷量30多萬冊,直到現在還在賣。“像蝴蝶效應吧,你有了自己的讀者群,就會繼續寫下去。”
2013年年5月,26歲的八月長安把上海金融行業的高薪工作辭掉,專職寫作。“以前沒把寫小說當成謀生的手段,其實是一種不自信,是給自己留條退路。”八月長安說。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白百合和張孝全的臉在腦海中抹掉。”
八月長安今年要做兩件事:把電影劇本改編成自己的小說,把自己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前者是指正在熱映的,由白百合和張孝全主演的愛情電影《被偷走的那五年》。《被偷走的那五年》初剪完成時,八月長安去看了成片。“這并不是我喜歡的類型。”這部電影是女導演黃真真的新作,目前正在熱映。黃真真的愛情電影個人特色鮮明,如之前頗受好評的《分手說愛你》。
“我要澄清,大家都以為是我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其實不是,可能宣傳誤導了吧,這是根據黃真真導演的電影劇本改寫的小說。”八月長安第一句就是解釋這個“誤會”,“劇本改小說嘛,主要就是增添豐富的細節,電影可以很戲劇化,但是小說一定要有鋪墊,才能讓人信服啊。”八月長安對這次改編很有心得:“電影里女主角一醒過來就找老公去了,沒有任何糾結。但是小說不能這么寫,里面加了很多篇幅,除了幾個大的轉折保留了,其實我的小說改動比較大。”
黃真真起初對八月長安的改寫也很忐忑,她一收到小說,就在飛機上花兩個多小時一口氣看完:“一口氣并不單單是因為我的好奇心,而是因為作為一個讀者,我感到這部小說非常有追看性!”
“一些故事上面有一些狗血和戲劇化,但是我比較喜歡前半部分,就是5年后的設立。”八月長安的小說結局和電影里完全不同。電影中,黃真真讓白百合演的女主角手術失敗,先是高位截癱,后是截肢,最后又多次企圖自殺,最終安樂死告終。而八月長安的小說中則給讀者留了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局:“我對探討愛情比較感興趣,對探討安樂死沒什么興趣,因為我堅定地認為,人在自己有清醒意識的時候,是可以決定如何結束自己的生命的。”
白百合是八月長安的粉絲,她就很喜歡《你好,舊時光》,因為她的兒子就是小說里面主人公開篇時的年紀。白百合說在拍《失戀33天》的時候,張子萱她們都在看這本小說。然而,八月長安說:“”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白百合和張孝全的臉在我腦海中抹掉。我不希望大家看書的時候有那么強的代入感,覺得是又把劇本看了一遍。”
“我會自己來做編劇,我最了解的東西,自己動它也不會心疼。”
不少青春文學的暢銷書作者都面對過這樣的選擇:隨著自己年紀長大,閱歷增加,希望嘗試其它類型的寫作,科幻、推理、玄幻等等,也不希望自己的讀者群只是固定在13到20歲的青春期少男少女。有些人做了嘗試,比如郭敬明,他曾經表示試圖提高自己讀者的年齡層,或者讓自己的現有讀者能夠接受其它類型的作品,但是失敗了,原因是他們就喜歡看這樣的故事。
八月長安的青春文學系列“振華高中三部曲”描寫的大都是高中生、大學生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都是青春年少,她故事的讀者、簽售現場出現的粉絲大都是學生。但是八月長安覺得,自己在寫作時完全不會想作品會不會被讀者喜歡,也會在將來嘗試不同類型的小說,并且坦然接受市場和讀者的檢驗,即使不像這幾部作品那樣大賣,也能夠坦然接受失敗。不過她話鋒一轉,又說:“不過我覺得,青春文學一點兒都不簡單哦,就像許多兒童文學,其實蘊含著很深刻的哲理一樣,校園生活里面也有人生的百態,把這些都寫出來就一百個故事。昨天有一個報道的名字叫青春值得一寫再寫,因為我相信它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八月長安的《你好,舊時光》和《最好的我們》都已經被影視公司買下版權,投資方希望她能自己當編劇,她曾放話“我會自己來做編劇,因為我最了解的東西,自己動它也不會心疼。”實際上八月長安的心里卻很不自信。“他們應該會讓前輩來帶我吧,不會讓我一個人干憋的。我自己直接做編劇,怕出來的東西不會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