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深化國企改革進行了戰略部署,明確指出2018年底基本完成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集團公司也提出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礦區(社區)改革,確定了勝利油田礦區(社區)業務“四供交、一業專”的工作思路,這既為礦區(社區)深化改革、轉型升級提供了機遇,也充分表明了礦區(社區)改革對整個集團公司改革的重要性,預示著礦區(社區)改革作為集團公司精干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一環,已進入了關鍵性階段,已成為推進社區服務社會化、市場化,促進板塊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當前形勢下,積極推進礦區(社區)服務品牌建設是助力礦區(社區)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品牌建設;物業轉型;社區發展
1 樹立品牌意識,實施品牌戰略,推動管理服務升級
品牌意識是制定發展戰略鑄就強勢品牌的堅實基礎。當一個企業非常清楚地知道他的企業、產品和所提供的服務在市場上和客戶中的影響, 以及這種影響所造成的認知度、忠誠度和關聯度, 并能夠采取適當的戰略將品牌融入客戶和潛在客戶的生活時, 也就在一定的意義上培育了自己的品牌意識。《2015中國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報告》中排名前20強企業中,保利物業提出了“滿足需求、誠信服務”“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用心服務、追求更好”,全力打造中國最具人情味的物業服務品牌;長城物業不斷升級“一應云”系統,將線下傳統物業管理遷徙到線上運行,構建了社區服務生態圈,讓“值得托付”的品牌承諾深入到每一位長城業主的內心;綠城物業在“服務改善生活”的企業使命感召下,堅定貫徹“真誠、善意、精致、完美”的服務理念,致力于為廣大業主提供親情化和充滿人文關懷的服務,這些優秀企業之所以成功,都在確立服務宗旨、端正服務理念、形成服務特色、提升服務品質、打造服務品牌上下了很大功夫。勝利物業根植于油田土壤,要以建設溫馨和諧“大本營”為目標,結合社區業務板塊的特點,把品牌建設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努力探索將油田的企業精神、愿景目標、小區的規范要求和居民業主的訴求有機結合起來,有計劃、有意識地強化品牌建設,推進品牌戰略,有利于油田物業實施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由服務型向經營型轉變。
2 適應市場需求,找準品牌定位,推動管理服務創新
品牌建設是為了更好地經營,更好地獲得經濟利益。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公司總結了成功商業模式的三個特征:一是要能提供獨特價值;二是他人難以模仿;三是要腳踏實地。許多著名企業在多年的商業實踐中,已經形成不同形態的品牌經營模式,例如麥當勞模式、迪斯尼模式、耐克模式、奧運模式等。因此,要對品牌發展模式做深入研究,要適應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對自身優劣勢揚長避短,找準行業定位、品牌定位和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在國內物業行業,上海東湖物業依托其設施設備管理的核心競爭力,將企業發展定位在“做以銀行辦公樓為主的精品辦公樓管理專家”,現已基本實現了“以辦公樓管理為主,上海第一、全國著名”的愿景目標,企業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營績效。上海漕河涇開發區物業堅持只做園區物業,山東明德物業在院校后勤保障的物業管理上下功夫上水平,都體現了他們商業模式的獨特性,使得品牌知名度、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均得到快速提升。
3 建立完善標準化服務體系,推動標準化服務品牌建設
標準是塑造品牌的基礎,也是保證客戶滿意的最有效措施。近年來,油田成立了物業管理與服務專業標準化委員會,建立完善了《物業管理與服務專業標準體系表》,先后制定了《物業管理與服務等級標準》《小區保潔管理規范》等十多個企業標準,逐步建立起了較為科學的標準化管理體系。通過集中學習、崗位練兵、現場觀摩等形式做好標準的培訓宣貫,把標準貫穿到社區服務全過程,強化物業管理標準化服務實施效果,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延伸產品價值內涵,促進服務標準化和規范化,形成油田物業的核心競爭力。各社區根據標準化服務體系,結合實際工作,開展了各具特色的宣標貫標工作,夯實了“四保”基礎工作,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勝中社區實施的車棚“1141”管理法和機動車“五號定位”法,改變了車輛無序停放的狀況,促進了小區管理的精細化標準化水平;勝北社區綠地管理推行“三包四定四無”工作法,進一步提升了小區綠化管理的標準化和工作效率,使小區綠化面貌發生了較大改觀。針對小區公共設施設備管理現狀和安全管理要求,各社區健全了公共設施設備臺帳,推行現場5S管理,對高層消防設施、各類配電控制箱等安全點定人、定責、定檢,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提高設施設備完好率和使用效益。
4 拓展服務市場和服務空間,推動效益型服務品牌建設
近年來,家務勞動社會化、家庭消費多樣化、家庭生活品質化已成為一種趨勢,非住宅物業也呈現出更多的市場需求,要從物業管理理念和操作上突破傳統的運作模式,利用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各種資源挖掘邊際效益,積極調整業務結構,豐富服務業態,拓寬服務領域,大力推動社區由服務型向經營型轉變。一是擴展物業管理業態。充分發揮社區服務專業優勢,由以住宅為主向辦公樓、醫院、學校等非住宅物業服務轉變,展現物業管理覆蓋的巨大潛能。二是拓展物業服務內容。在環衛、綠化、秩序維護、設施設備維修等四項基本服務基礎上,物業管理縱向延伸至房地產開發全產業鏈條,包括前期的規劃、設計、設施設備選用顧問,中期的招商策劃、營銷代理,后期的商業物業經營、房地產經紀等,橫向涵蓋消費者居家養老、家政服務、房屋租售、電子商務等各類個性化需求,不斷挖掘出物業服務產品的附加值和邊際效益,體現物業管理豐富的商業價值。三是拓展物業服務產業鏈。充分開發利用社會資源,帶動裝飾裝修、電子商務、快遞租賃、文化健康、居家養老等眾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社區收益,逐步由單一住宅物業服務向綜合性產業服務轉變,逐步探索由服務提供者向服務集成商轉型。
5 互聯網與物業管理深度融合,推動智能化服務品牌建設
隨著網絡技術在物業管理和服務中的廣泛應用,傳統物業管理運作模式正在發生變革和升級。包括服務集成、集中管控、遠程監控、智能門禁、自動噴灌、網絡報修等,都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納,帶來企業組織結構扁平化,管理流程再造,標準化工作推進,達到人員配置減少、管理和執行效率提高、企業運營成本降低的綜合效果。油田通過互聯網在物業管理服務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投產上線了440客服中心。該平臺通過將全局報修業務集中整合和報修、維修業務流程的改造升級,實現了接報、派工、維修、完工、回訪到考核的全閉環管理,優化了油田客服資源,深化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和一體運行。開發建設了手機app移動智慧服務平臺,居民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實現物業報修、醫院掛號、生活繳費、公積金、社保信息查詢等功能,實現了“互聯網+物業服務”新模式。建設了小區體驗店,與優質商家合作提供零售、快遞、家政、旅游、居家養老、家教托管等服務,打造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的1公里生活圈,滿足了居民快捷化生活服務需求。
品牌的塑造是一項系統工程,一項長期戰略,不是一蹴而就的。對于企業來說,品牌是其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象征,對于社會來說,品牌是信譽、品質的保證,“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一個企業只有通過品牌管理,不斷去適應并引導市場,使品牌獲得提升、發展壯大,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