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綜合評價法是運用多個指標對多個參評單位進行評價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將多個指標轉化為一個能夠反映參評單位綜合情況的指標來進行評價。由于有大量理論學者在對綜合評價的方法上進行不斷的創新和研究,誕生了很多的綜合評價方法,但各綜合評價方法的基本出發點也不同,又各有優缺點,本文對幾種綜合評價方法進行對比后,定性地分析模糊綜合評價法在工程建設項目中的實用性。
關鍵詞:定性分析法;技術經濟分析法;運籌學法;模糊綜合評價法
基金項目: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科研項目階段性成果(基于模糊理論的政府投資項目風險評價與風險管理研究,項目編號K201504)
0 綜合評價方法概述
綜合評價法也稱多變量綜合評價方法,是運用多個指標對多個參評單位進行評價的方法。目前,綜合評價法主要包括分為對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和對綜合評價方法的研究;前者主要解決的是某一類問題,后者針對的是評價中的共性問題,是最重要、最具發展前景的研究方向。科學性是各個評價方法能否進行客觀評價的基礎,但在綜合評價方法中,對特別復雜的評價系統進行有效的正確評價難度巨大,所以在評價方法的理論和實踐選擇上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空間。由于有大量理論學者在對綜合評價的方法上進行不斷的創新和研究,誕生了很多的綜合評價方法有,但各綜合評價方法的基本出發點也不同,又各有優缺點。
1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亦稱“非數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預測人員的豐富實踐經驗以及主觀的判斷和分析能力,推斷出事物的性質和發展趨勢的分析方法,屬于預測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這類方法主要適用于一些沒有或不具備完整的歷史資料和數據的事項。
1.1 常用的定性分析法
(1)管理人員的判斷
建立在最高管理層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基礎上,這種方法依賴于這支隊伍的經驗、才能和直覺。如果管理當局正確決策的業績記錄保持良好,這種方法是很有價值的。
(2)專家的意見
這種方法建立在企業外部顧問的專業知識基礎上,能為管理當局帶來高度專業化和有價值的幫助。對于那些已經采取的、有可能出現問題的行動,管理當局可以聘請這樣的顧問在公司里進行日常業務的咨詢。
(3)小組討論
這是由委員會或小組做出決定。小組的所有成員,都必須就單一的決定達成共識,常常顯示出團隊的內聚力。但是要防止“恃強凌弱的霸道之人”,可能對小組的其他成員施加過分的影響,強迫人們同意他的意見。
(4)德爾菲法
這是集合意見法的一種變異形式。每個參與者遞交他們的個人估計值,然后審查其他參與者的估計值。這樣,他們就會照顧到不同意見而重新考慮和修改他們的原始數值。
1.2 定性分析法的優缺點
優點:簡單,方便,快捷。
缺點:主觀性強,很難統一結論,不太適合工程項目管理評價。
2 技術經濟分析法
所謂技術分析法,就是應用金融市場最簡單的供求關系變化規律,尋找、摸索出一套分析市場走勢、預測市場未來趨勢的金融市場分析方法。是分析金融市場波動規律的方法,其所依據的根本是市場的供求關系變化。
2.1 技術經濟分析法的三大假設
(1)市場行為反映一切,這是技術分析的基礎。技術分析者認為,市場的投資者在決定交易行為時,已經充分考慮了影響市場價格的各項因素,無需關心背后的影響因素。
(2)價格呈趨勢變動,這是進行技術分析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趨勢”概念是技術分析上的核心,技術分析法希望利用圖形或指標分析,盡早確定價格趨勢及發現反轉的信號,以掌握時機進行交易獲利。
(3)歷史會重演,這是從人的心理因素方面考慮的。人類的交易將趨于一定的模式,而導致歷史重演。所以,過去價格的變動方式,在未來可能不斷發生,值得投資者研究,并且利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從中發現一些有規律的圖形,整理一套有效的操作原則。
2.2 技術經濟分析法的特點
(1)量化指標特性:技術分析提供的量化指標,可以指示出行情轉折之所在。
(2)驅使追逐特性:技術分析得出的結果告訴人們如何去追逐趨勢,并非是創造趨勢或引導趨勢。
(3)技術分析直觀現實:所提供的圖表,是軌跡的紀錄,無虛假與臆斷的弊端。
2.3 技術經濟分析的具體方法
經濟分析法:通過對項目的財務價值進行分析,采用IRR、NPV、投資回收期等指標。
技術評價法:通過可行性研究分析經濟合理性和技術可行性。
因此,技術分析法需要首先制作圖表,進行分析,再作判斷。評價指標具體明確,對比性較強,但適用于要求簡單的評價項目。
3 運籌學方法
運籌學方法主要是通過把管理問題抽象成一個模型,求解模型來獲得解決問題的最優解,依據最優解和組織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的方法。已在市場銷售、生產計劃、庫存管理、運輸問題、人事管理、項目的選擇與評價、工程的優化設計、城市管理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3.1 基本步驟
一般來說,采用運籌學方法來編制組織計劃,大致需要經過如下幾個步驟:
(1)提出問題:明確管理問題的目標,找出管理問題的約束條件,設定管理問題的可控變量和參數,手機管理問題的相關資料。
(2)建立模型:把管理問題中的可控變量、參數和目標與約束條件的關系用模型表示出來。
(3)求解:依據管理問題的實際和決策者的要求,明確求解精度,采用各種手段將模型求解,解可以是最優解、次優解、滿意解。復雜模型的求解需要借助計算機的支持。
(4)解的檢驗:檢查求解步驟和程序是否有誤,檢查解是否反映現實的管理問題。
(5)解的控制:通過控制解的變化過程決定接是否要做一定的變化。
(6)解的運用:依據管理問題的實際,進行合理修改,進而為制定組織計劃提供依據。
(7)編制組織計劃:結合組織的實際,如有必要,可以反復上述步驟,利用上述求出的有關數據,編制組織計劃。
3.2 存在問題
(1)在究竟是讓模型適合問題還是讓問題適合模型這一點上,許多運籌學家實際上是在讓管理問題”削足適履”。他們將原始問題加以抽象,直到數學難點或計算難點都被舍去為止,從而使問題的解答失去實際應用價值。
(2)運籌學最終要得到問題的最優解,而從管理實踐的角度來看,由于決策目標通常有多個,且各個目標間又存在沖突,因此,最終的解決方案只能是一種折衷。只要能給出一個近似的、比不用數學方法而單靠經驗和直覺所得出的足夠好的結果來就滿不錯了。管理者實際需要的是這種”滿意解”,而不是附加了各種假定條件的“最優解”。
運籌學方法以相對有效性為基礎指標,按多指標投入和產出,對同類型的若干個決策單元是否相對有效進行評價。用于評價多輸入多輸入的系統,可以找出需要改進的因素,但不能表達主體實際發展水平,不適合對工程項目管理評價。
4 模糊綜合評價法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近年來逐漸推廣應用的一種系統綜合評價方法。是綜合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數學方法而形成的一種綜合評價方法。通過引入隸屬度函數,把人的感性認識轉化為模糊綜合評價矩陣,將所研究的問題指標進行量化后再評價。模糊數學很好地解決了界限模糊的評價指標等級問題,只需給出評價指標的模糊評價值,再通過隸屬度函數確定其評價值,非常適合對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評價。
將綜合評價的模糊分析方法用于項目管理實踐,總的指導思想是將定性分析指標與定量分析指標有機的結合起來,綜合評判的結果由各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的綜合總得分確定,建設項目管理成熟度等級依據綜合總得分確定。由于工程建設的評價指標眾多,既有定性指標又有定量指標,各評價指標的性質不同,不同性質的指標采用的具體計算方法不同,所以對于不同性質的指標,需要建立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
模糊綜合評價是根據所有的判斷對象求出一個判斷矩陣,然后通過判斷函數確定各評價對象的評價指標,最后根據所排列的順序進行擇優,其具體的步驟與方法如下:
①確定評價目標的集合因素U={u1,u2,u3,…,un};
②確定權重集A。根據各因素的相對重要性,對各元素賦予相應的權ai(i=1,2,…,m)。各權值組成權重集合A=(a1,a2,…,am);
③確定單因素的隸屬度組成模糊關系矩陣:
④進行模糊綜合評價。模糊綜合評價就是考慮所有的影響因素,以此得出比較正確的評價結果,可表示為:
其中,A為模糊評價的權重集合,R為U到V的一個模糊關系,B為模糊綜合評價的結果,bj為模糊綜合評價指標,算子“ ”表示了權重向量A和模糊關系矩陣R之間的合成方式。
⑤建立評價集V。評價集就是針對評價者可能做出的評價結果所建立的集合。表示為V={v1,v2,v3,…,vm}。
5 結束語
通過對幾種綜合評價方法的概念、特點、適用范圍比較后發現,定性分析法;技術經濟分析法與運籌學法在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評價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點與劣勢。模糊綜合評價法通過引入隸屬度函數,把感性認識轉化為模糊綜合評價矩陣,將研究的問題進行量化后再評價。很好地解決了界限模糊的評價指標等級問題,只需給出評價指標的模糊評價值,再通過隸屬度函數確定其評價值,非常適合對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評價。
參考文獻
[1] 王倩穎 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績效評價體系研究 [D];北京建筑大學;2014年
[2] 蘇為華 多指標綜合評價理論與方法問題研究 [D];廈門大學;2000年
[3] 戰麗,朱曉亮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幾種集材方式的研究與分[J];木材加工機械;2016.4
作者簡介
馬建斌(1984-),男,重慶永川人,講師,研究方向:工程造價管理、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