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燁
生命之美在花園
凡·高受盡了抑郁和焦慮的折磨。他發現在封閉的自然空間描畫空間外的景色,能夠幫助他維持畫作中必要的心理平衡。在他甚至最困擾的時候,他發現僻靜的花園是他唯一的慰藉之所。
凡·高從沒有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小塊土地,但是他有很大一部分繪畫和油畫作品是以花園為題材的。他曾說過,是花園為他提供了提升繪畫技巧的一個寧靜而隱蔽的環境。正是由于有了這種追求個人隱私的需求,以及研究大自然題材的強烈欲望,凡·高在短短10年的畫家生涯中創作了無數花園題材的畫作。在凡·高藝術生涯的各個階段,我們都可以找到關于花園題材的作品。有的是在鄉村環境中的,有的是在城市環境中的。
僻靜的花園是唯一的慰藉
1853年,凡·高出生于荷蘭北布拉班特省的一個小鄉村——格魯特·津德爾特,這里距離比利時邊境很近。他的父親是荷蘭基督教教會的一位牧師,凡·高和他的5個弟弟妹妹從小在牧師住宅長大,這座住所有一個美麗的花園。花園由園藝工人和凡·高的母親安娜打理。作為家中的長子,凡·高進場在花園中組織各種游戲和弟弟妹妹玩耍。
這座花園在培養凡·高對樹木,花卉的熱愛方面起了在重要作用,這份熱愛一直伴隨他的一生。1889年,當凡·高處于最嚴重的精神危機時,住進了法國普羅旺斯市阿爾勒小鎮上的一個精神病院,在那里,凡·高依然對津德爾特家的花園歷歷在目:我再次夢見到了津德爾特住所的每間屋子,花園里的每條路,每種植物,周圍的風景,田野,鄰居,墓地,教堂,教堂后的果菜園,以及墓地高高的刺槐上的喜鵲巢。
無論生活在鄉村,小鎮抑或是在城市里,凡·高對他周圍的環境異常敏感,對他來說,每個地方都會發出獨特的環境之聲,“似乎每樣東西都在說話,每樣東西都充滿特性。”花園以及幽靜的公園,都對凡·高有一種鎮靜情緒的效果,宗其一生,凡·高受盡了抑郁和焦慮的折磨。他發現在封閉的自然空間描畫空間外的景色,能夠幫助他維持畫作中必要的心理平衡。在他甚至最困擾的時候,他發現僻靜的花園是他唯一的慰藉之所。
例如,阿爾勒醫院帶拱頂裝飾的法式花園和圣雷米精神病院的圍墻花園都成了他安心的庇護所。在經受了沉重的打擊之后,凡·高在這些花園中重新開始提筆創作。在間歇性精神病很嚴重的時候,醫生要求凡·高一個月內不能離開醫院,他們允許他把封閉的花園當做戶外畫室,在那里,凡·高創作了一系列關于大自然素材的作品,包括松樹,常青藤,丁香花,玫瑰,鳶尾,蔓生的雜草。
年輕的時候,凡·高曾經仔細觀察母親是如何照管牧師住所的花園的,在他剛離家的那幾年里,他看到了家鄉那種密集的商品蔬菜栽培。后來,21歲的凡·高來到倫敦,他曾經記下了在房東家里的花園里忙碌栽培果蔬的事,兩年后,凡·高成了一名助理牧師,他描寫了自己在花園為土豆除草的超凡技術。
在生命最后一個月寫給母親的信中,凡·高同意了他的觀點,在花園干活地他的心理恢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凡·高以他的花卉為名,很多這類作品的創作靈感來自鮮花盛開的花園。通過查看他一生中的關于花園的畫作,我們有理由相信除了從家人和朋友那里得到的幫助之外,凡·高還時常投入到大自然中去尋找花園和公園里的安慰和鼓勵。他在畫作中為我們留下了一個種滿向日葵,鳶尾和玫瑰的花園。
普羅旺斯的花園
1880年8月,凡·高決定成為一名藝術家,27歲的他之前已經從事過多個職業,藝術商、教師、牧師,書商。從進入藝術生涯的年齡來說,凡·高是一個相對后來者,而且他主要依靠的是自學。1886年3月,凡·高來到了巴黎,6月,他和弟弟提奧搬進了蒙馬特區中心一間公寓。他報名參加了一個繪畫課程,與同學亨利·勞特雷克和埃米爾·伯納德等人交上了朋友。伯納德在阿尼埃爾他父母家花園中有一間木制畫室,在這間畫室,他和凡·高有時候會一起創作。起初與巴黎藝術家的友誼讓他獲得了很多靈感,但是到后來,他開始渴望最適合他創作的孤獨與寧靜。在巴黎的兩年里,他以相當狂熱的速度完成了大量繪畫作品,這給他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損傷。
1888年2月,凡·高離開巴黎搬到了普羅旺斯的阿爾勒鎮。5月初,他在黃房子租了四間房屋。他的繪畫作品讓這里成了之后著名的旅游景點。凡·高利用弟弟提奧提供的資金把房間裝飾成了畫室的格調。兩間臥室正好面對這圣馬丁廣場附近的三座公共花園。那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都花園中走走。在阿爾勒居住的14個月里,凡·高創作了關于這些公共花園的大量作品。阿爾勒郊區的很多農屋都有非常漂亮的花園,這些色彩絢麗,不拘常理的花園,讓凡·高創作了一些杰出的畫作。這些寧靜之所,似乎正好有效地壓制了凡·高內心的各種焦慮煩躁。他說,這些農家的花園上長著可愛的大紅普羅旺斯玫瑰,葡萄樹,無花果樹,真實太有詩意了。
1888年12月在與高更的激烈爭吵之后,凡·高用剃須刀片切掉了自己的左耳。1889年2月,由于當地居民請愿,要求凡·高永久搬出他們的社區,凡·高再次,也是最后一次住進了阿爾勒的醫院。醫院封閉的庭院為他提供了一個庇護所,他在信中多次把這個醫院的庭院描述成一個古老的花園。1889年5月,他自愿到普羅旺斯的圣雷米的圣保羅精神病院入住。醫院里經常空無一人的花園了長滿了松樹,丁香花和鳶尾,為凡·高提供了一個寧靜的封閉空間。
雖然他依然非常擔心會有更多的精神打擊,但是他的精神狀態的確因為花園之美而平靜了不少。他在給提奧的信中寫道:當你收到我在花園里完成的畫作,你會發現其實我在這里并不憂郁。在精神病院期間,凡·高一共有過4此躁狂發作,但是每次之后,他都能在花園里不受監督地重新創作。凡·高的一些最偉大的繪畫作品正是在這里的花園中創作出來的。
凡·高相信花園已經讓他的生活不再那么憂傷。他認為這座花園比他畫過的其他所有花園都能減輕他的憂愁,讓他從可怕的焦慮中得到一些緩解,這座花園和阿爾勒醫院的花園一樣,如今依然存在,也是對公眾開放的。
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度過漫長的一年之后,凡·高決定馬上離開法國南部,他確信法國北部將幫助他從日益嚴重的狂躁和壓抑狀態中恢復過來。為此提奧找了畢沙羅,這位閱歷豐富的藝術家建議凡·高去歐韋,他相信凡·高會在加歇醫生的照料下鎮定下來。這位博學多才的繪畫愛好者醫生了凡·高的醫療指導師和好朋友。在這個離巴黎30公里的村莊里,凡·高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周。在凡·高生命的最后70天,他加快了創作速度,更加瘋狂的作畫,他完成了75幅油畫作品和50幅繪畫作品。其中一些是在杜比尼家的花園中完成的,這里成了一座凡·高紀念館。
1890年7月27日,37歲的藝術家散步到附近的田野,用左輪手槍朝自己胸部開了一槍。7月29日在弟弟提奧的陪伴下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