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絲綢之路給東盟國家帶來了貿易和信息,也傳播著中國的優秀文化。
2017年3月31日至4月2日,“文化中國走進東盟之泰國站”系列活動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標志著“文化中國走進東盟”項目正式啟動。
此次活動由世界知識出版社(以下簡稱“世知社”)、曼谷中國文化中心和泰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辦,山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與山東省文化廳協辦。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泰國副總理維薩努、中國駐泰國大使寧賦魁、泰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席披尼·扎祿頌巴等中泰嘉賓出席開幕式,世知社社長馬鳳春主持開幕式。

劉振民副部長會見泰國副總理維薩努。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在致辭中表示,泰國是東盟創始成員國和東盟重要成員,中泰在很多領域的合作都走在中國和東盟國家合作的前列。今年適逢東盟成立50周年,這為此次活動的舉行增添了更加特殊重要的意義。當前,中泰兩國都處于國家發展建設和改革的關鍵時期,都面臨著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任務。中方愿加強“一帶一路”建設與泰國“工業4.0”“東部經濟走廊”等發展戰略的對接,深化兩國在政治、經濟、人文、科技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做大共同利益蛋糕。他相信此次活動必將進一步帶動中泰兩國優秀文化的交流互鑒,增進兩國人民的理解和友誼,為“中泰一家親”和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的蓬勃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泰國副總理維薩努在致辭中表示,中泰友誼源遠流長,其中既有血緣聯系,又有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中國的絲綢之路連接東盟國家,其中也包括泰國。絲綢之路給東盟國家帶來了信息和經濟資源,也傳播著中國的文學、音樂、繪畫等優秀文化。他表示,希望借助此次活動,能讓泰國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的燦爛文明,也對中國當今的國情和發展現狀有更多認識。此外,中國駐泰國大使寧賦魁、泰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席披尼·扎祿頌巴等中泰嘉賓也分別致辭。
此次活動遴選了突出展現中國文化、中國風情和中國人物的800余冊圖書和百余幅書法、繪畫作品進行集中展出,并舉辦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文藝節目及互動展演等活動。數百名中泰各界人士前來觀展。活動期間,世知社社長馬鳳春還與中國前駐德國大使盧秋田、中國前駐泰國大使管木等嘉賓進行了面對面訪談,并與泰國南美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此外,世知社還與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比里·帕儂榮國際學院、云南大學泰國研究中心在泰國國立法政大學共同舉辦“‘一帶一路下的民心相通——中泰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世知社社長馬鳳春和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比里·帕儂榮國際學院副院長阿卡拉蓬分別在研討會上致辭。中國前駐德國大使盧秋田發表了以“關于跨文化交流的思考”為題的主旨演講,中國前駐泰國大使管木以“中泰文化交流促進兩國民心相通”為題作了發言。另有十幾位來自泰國國立法政大學、云南大學、山東大學、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人文交流委員會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就相關話題進行發言,并展開熱烈討論。
4月4日至5日,“文化中國走進東盟之老撾站”系列活動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此次活動由世知社與老撾中國文化中心主辦、山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和山東省文化廳協辦。世知社社長馬鳳春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希望此次活動能充分發揮中國優秀文化特質,以文化藝術特有的感召力和親和力,加深中老兩國文化藝術交流,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擴大彼此的“朋友圈”,推進中老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斷向前發展,為兩國人民創造更多共同利益。老撾文化旅游部國際合作司司長本勒恩·布帕表示,此次活動能夠進一步加深兩國友誼,增進雙方各方面了解,推動兩國間文化交流進一步發展。中國駐老撾大使館臨時代辦趙承剛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老兩國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包括人文往來等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升華。此次活動為中國與東盟、中國與老撾的文化交流開創了新平臺,必將在老撾掀起了解中國文化、欣賞中國藝術的新熱潮,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老撾公共工程與運輸部副部長、老撾老中友誼協會副會長拉塔納瑪尼·昆尼翁,老中合作委員會副主席肯通·西索翁,老撾文化旅游部辦公廳主任萬西·庫旺莫,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王延琦,老撾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闕小華等嘉賓出席開幕式。
老撾站系列活動包括圖書展、書畫展和文化講座三個部分。其中,有400余冊突出反映中國文化、中國風情和中國人物的圖書參加了圖書展。來自外交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文聯等單位的多位書畫名家在現場展示了他們的書畫作品,同時還舉行了中老藝術家共同作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互動展示等活動。此外,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家余熙就多幅作品進行了以“油畫文化與女性、青年群體等”為主題的講座。
“文化中國走進東盟”項目是中國外交部直屬世界知識出版社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以中華優秀文化為媒介,以東盟國家為特定交流對象的國際文化交流項目,旨在通過中華文化展示與文化產品銷售、人才培訓、文化交流研討會、版權交易、出版合作等方式,綜合運用傳統模式及數字化、新媒體等現代科技手段,為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文化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溝通雙方文化發展理念,促進民心互聯互通。據世知社社長馬鳳春介紹,該項目充分利用世界知識出版社資源,帶動部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國門、走向東盟,將中華文化的親切感具體化、形象化,以吸引更多貿易伙伴和國際朋友。同時,這也是企業順應新聞出版文化“走出去”的大趨勢,根據自身轉型和國際化發展需求,積極開拓國際交流渠道,邁出開展國際化業務的實質性步伐。根據規劃,該項目的下一步相關活動還將在其他東盟國家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