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賀
分時租賃模式的推廣應用并非易事,國內城市在大規模鼓勵和推行分時租賃模式之前,需“三思”而后行。
近年來,汽車分時租賃作為一種將短租和共享相結合的創新型出行方式,日益受到國內外汽車行業和消費者的追捧。在海外,奔馳和寶馬兩大整車廠分別推出了“car2go”和“Drive Now”的共享項目,美國的“Zipcar”和法國的“Autolib”也是風頭正勁。在國內,分時租賃品牌百花齊放,在北京市場有首汽的“Gofun出行”、一度用車、北汽綠狗等,在上海,“EVCARD”和途歌(TOGO)等運營商也應運而生。
與出租車和傳統租賃服務提供商相比,分時租賃的最大特點就是采取了自助式運營模式。消費者可通過手機APP完成包括查找、預定、解鎖使用和完成付款等全套用車流程,由此,運營企業能省去大量人力成本和維持門店經營與管理的所需費用。對消費者而言,分時租賃模式具有隨用隨取、即時付款等特點,使用體驗靈活簡單,且收費標準也有一定吸引力。
對城市發展而言,分時租賃的理想愿景是以共享租賃替代私家車購買,并以此減少汽車保有總量,緩解城市擁堵。同時,由于許多運營企業都以純電動車等清潔能源汽車作為主力車型,該模式對城市治污減排也將產生積極效果。當前北京、上海、浙江、湖南等十余個省市均出臺了鼓勵分時租賃示范運行的相關政策條文,而這些政策無一例外,都與本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相綁定。
布局難題待解
分時租賃模式的推廣應用并非易事。只有運營企業、使用者和政府管理部門之間密切協作、統籌配合,最終才能達到各方預期目標,即運營企業盈利最大化、消費者出行性價比顯著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有力推進。
目前,我國汽車分時租賃模式在推廣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
一是網點布局難度大。當前,許多省市都出臺了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網點規劃目標,比如上海計劃到2020年,將全市分時租賃服務網點數量增至6000個,但在現實情況中,車輛停車位和充電樁布局建設卻是困難重重。
例如,分時租賃對停車位的需求量很大,要想讓用戶獲得“隨時取還車”的最佳體驗,就需要打通與各個物業主體的合作渠道,而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車位用地緊張、停車費用高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徒增了布點難度。
此外,新能源汽車還需要配備數量充足、位置合理的充電樁,但是,當前一些分時租賃服務網點卻存在“只見停車位、不見充電樁”的問題,給用戶的實際使用和租賃公司的運營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
二是各地每年發放的車輛運營牌照額度有限。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的通告顯示,2017年新能源營運小客車指標額度是6000輛,與2016年的計劃指標持平。但據業界統計,北京市去年實際發放的指標數卻遠不到這一數字。
在此背景下,“一度用車”一家企業在北京市內布局了200多個網點、約300輛車,即平均每個網點只有1~2輛車,這在用車高峰時段顯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也不利于用戶黏性的養成。
另一方面,政府限制牌照額度的背后,也有對車輛供應過剩的擔心。
如今,分時租賃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果貿然大幅放開運營資質,是否會打擊城市公共交通、加重交通擁堵程度?這一問題需要政府部門聯合相關協會機構進行認真考量。
三是企業盈利模式有待進一步探索。近兩年來,有一大批分時租賃領域的O2O企業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目前依然挺立的租賃公司也有相當一部分處于“賠本賺吆喝”的境地。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投入成本大,雖然分時租賃免去了出租車司機的人力成本,但從前期的車輛購置、網點建設、停車位和充電樁的配置,再到車輛后期的保養與維修,所需費用著實不菲。
在此情況下,湖南、上海、安徽蕪湖及合肥等地區都針對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業務出臺了相應的購車和運營補貼政策。雖然財政補貼可以起到短期刺激作用,但可持續性存疑。更何況,相比于出租車和傳統租賃門店,分時租賃并不具備絕對價格優勢。一般而言,單次出行時長越短,分時租賃與出租車的價格越相近。因此,僅依靠補貼來增加網點密度的方法,并不一定能大幅提高消費者的使用頻率。
對于運營企業而言,拓展廣告投放等增值及衍生服務或許能成為未來有效的盈利渠道之一。但是,眼下國內分時租賃企業的盈利模式依然較為單一,要想“穩賺不賠”仍然任重道遠。
“三思”而后行
綜合看來,國內城市在大規模鼓勵和推行分時租賃模式之前,首先應想清楚以下三大問題,“三思”而后行。
第一,分時租賃模式是否與本地實際情況和未來可持續發展路線相契合?城市的人口密度、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公共交通發達程度、私家車保有量、本地居民出行偏好及消費水平、城市主干道規劃格局等,都是決定分時租賃模式能否在當地推廣、何時才能大規模“上馬”的重要因素。
第二,如何科學規劃分時租賃的推廣路線圖?從業務類型來看,政府是該先鼓勵運營企業拓展B2C,還是B2B模式?B2B模式有利于打通與物業的合作環節,并起到試點示范作用。例如,北京就曾在去年大力推廣“公務員專用分時租賃車輛”,主要在各委辦局設置服務網點和充電樁等配套設施。
而另一方面,B2C模式“廣撒網”特點可以吸引更多用戶、擴大業務規模,但網點的選址和規劃設計卻尤為重要。今年,北京市政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將二、三環40余處高架橋下的空間改造為租賃點,如何有效規劃和利用橋區空間,并將停車位、充電樁和車輛數目進行科學配比,成為決定這一模式能否成功的關鍵點。
第三,分時租賃模式如何融入整個城市交通體系?對于國內絕大多數城市而言,分時租賃模式只是解決現有交通問題的一個選項而已,并非萬能藥。要滿足城市居民日益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必須綜合考察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公交車輛、私家車、租賃車輛乃至騎行和步行等多種出行方式。分時租賃只有融入整個城市的交通體系,才能推動各種出行方式無縫、精準對接的實現,真正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體驗。